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完善以往比例电磁铁特性测试系统,并方便准确地测试比例电磁铁的特性,研制了一种操纵界面友好的、由计算机直接控制的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以VB为开发环境,结合传感与控制技术、数据库技术,实现了比例电磁铁特性的自动化精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各类比例电磁铁特性测试.  相似文献   

2.
网络测试系统足网络教育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web的网络测试系统是网络测试系统的最新发展方向,它在远程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保证测试的公正、可信,必须要保证网络测试系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利用密码技术提高基于web的网络测试系统的信息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3.
张金玉 《科技资讯》2009,(16):30-30
本文利用运用先进的测控技术针对较为落后的采煤机技术实现了基于微机控制的测试系统。重点分析测试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分别就测试系统中的液压系统设计、测试系统硬件设计和测试系统中软件设计进行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4.
阐述数字化智能网络测试系统的实现方法和技术 .这是一个集成了注册验证、试卷生成、网上测试、自动阅卷、试卷分析为一体的测试系统 ,此系统将繁杂、重复的测试任务简单化 ,使测试更公平、公正 ;更科学、规范 ;更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5.
邢华刚  张国凯 《科技信息》2011,(31):126-126,140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嵌入式的电路测试系统的设计。区别于传统的基于通用工控机的电路测试系统,本文充分利用ARM、FPGA、DDS等先进技术的体积小功耗小的特点把传统的测试系统做进一步的改进设计,使得测试系统便于携带,性能更加优良。  相似文献   

6.
基于Cortex-M3和互联网的分布式测试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Cortex-M3微处理器为核心、基于互联网的分布式测试系统,分析了系统的各部分功能。提出了分布式测试系统总体设计框架以及设计原则。并分别给出了分布式测试系统中主控制器模块、模拟输入输出模块和以太网接口电路模块等的硬件设计和该测试系统平台的软件模块设计。其中包括嵌入式软件和CPLD控制模块软件的设计。通过反复实验测试,该分布式测试系统运行效果极佳,能非常可靠的进行数据采集、控制、传输,采样率和采样精度也达到预期值。  相似文献   

7.
8.
根据某型航空发动机排气喷嘴液压电磁阀的试验要求,设计了液压电磁阀的测试系统。测试系统从测试内容、系统组成、计算机控制原理、控制软件等方面着手,由液压控制系统、电子测量系统、软件控制部分组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电磁阀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案。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飞机维修工厂的需要,工作状况良好,并在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基于VXI总线组建的电液伺服阀动态特性测试系统的误差来源,指出了VXI总线测试系统的高速、精确中断采集功能,提高了系统的测试精度,并减少了误差.液压测试系统的误差对于线性较好的电液伺服阀动态特性测试误差较小,对于非线性较强的阀动态特性测试误差较大,采用VXI总线系统减少了测试误差.液压系统和VXI测试系统在采用非线性检测理论下可以分析电液伺服阀的非线性,是分析研究电液伺服阀非线性的实验平台.图6,参11.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利用现代测试技术实现电子镇流器逆变器电参数测试系统的设计,给出了电子镇流器测试系统主要研究对象、测试内容、主要电参数的计算方法和测试原理;介绍了试验系统方案设计及关键技术。该系统测试精度高,功能齐全,可靠性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利用现有的用户线路,采用回波抵消和均衡技术,在一普通的2线用户线上实现全双工传输2B十D数字信号,即数字用户环路(0+4)的具体方法。此方案易于实现,可在1对用户线上传输4路用户信号,能节省投资,且信号传输质量高,是当前缓解用户线路紧张状态的一种良好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现有市话用户线路网的特性,研究并建立了适用于电话用户环路的回波抵消器的数学模型和电路结构,从而解决了用户二线环路远距离信号传输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经济实用的新型电话用户环路延伸器。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112故障台的工作效率,实现用户线路的自动检测和集成管理,采用脉冲反射法,设计并实现了112集成维护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实时在线地检测用户线路的工作状态,准确地判断出每个线路的故障性质和位置,并报告给维护人员及时处理;还能通过语音服务自动接收用户的故障语音申告,弥补了自动检测系统对一些故障无法检测的缺陷。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探讨数字用户线技术的基础上,对利用公用电话网传输图象信号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高速发展,IP网络已经相当普遍。而电话网也逐步实现了无人值守和集中监控。介绍了一种通过IP网络将交换机用户线延伸的技术.使在监控中心也能直接检测电话系统的通话情况。同时,这种系统也能应用于其它有IP网络、而电话用户线不能到达的场合。  相似文献   

16.
详细论述了基于双绞铜线的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技术原理,并通过结构图介绍了ADSL具体应用方式,最后指出了ADSL网络技术的不足,提出了新的非对称网络技术VDSL。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如何将现有的有线电视传输网络以及电话通讯网络升级,以适合多媒体信息服务系统技术的需要,同时也介绍了光纤电缆混合网和非对称数字用户线等适合于多媒体信息服务系统的接入技术。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HDSL原理和性能的基础上,对其CAP(无载波调幅/调相)与2B1Q编码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结合实例给出了HDSL技术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9.
在ISDN用户线基本接入全双工传输系统的设计中,线路编码是重要的一步。本文对采用不同的线路码型时数据回波抵消器的收敛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模拟。结果表明,回波抵消器的收敛速度与线路码的均方值和相关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利用语音压缩技术和ISDNU接口实现的数字用户环路倍增设备,可在一对用户线上传输多路高质量的话音或数据。介绍了该系统的技术基础、传输结构和软硬实现及其监控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