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准确度和高分辨力的四斜 A/D 转换中,只注意系统部件的静态特性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本文提出并分析了四斜 A/D 转换系统的动态问题。把这一分析用于 DO-13 DVM 中的内控逻辑和积分器--第一检零器系统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2.
通过改变传统D/A转换器中电阻的方法,研究了D/A转换器的一种新作用。并对新设计的D/A转换器进行了技术分析和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方案不仅实现了数模转换而且能测出输入二进制数中数码“1”的位数。 相似文献
3.
4.
廖建波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61-66
流水线模数转换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较为先进的技术 ,本文对几种最为常用的模数 (A/ D)转换技术及其特点加以比较 ,着重介绍流水线技术 ;阐述其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其优点 ,以助于读者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设计的模数 (A/ D)转换器 相似文献
5.
一种利用AD574A内部结构提高小幅值信号分辨率的方法,适用于信号幅度范围较大且要求测试精度较高的场合。试验证明,在小幅值信号下,分辨率可提高一倍。 相似文献
6.
杨彩芳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42-44
介绍了AD公司的24位串行A/D模数转换器AD7714原理.给出了AD7714同热电偶、热电阻的接口电路及A/D转换的C-51软件程序.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基于逐次逼近式架构的低功耗A/D转换器.该转换器有14/8 bit转换精度2种工作模式,其采样率分别为0~1×105/s和0~2×105/s.低功耗转换器基于0.18μm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完成版图设计,版图面积仅为0.64 mm×0.31 mm.转换器在最高性能下的积分非线性(INL)和微分非线性(DNL)最低有效位分别为0.38 LSB和0.33 LSB,电流消耗仪为2 mA.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4位A/D转换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硬件实现中的主要技术问题.给出了从Hopfield的原理电路逐步演化成实际电子电路的设计过程,讨论了如何保证各个神经元在最佳状态下进行翻转,从而获得可靠、准确的输入-输出特性.同时指出了在计算机仿真中人们难以发现的极限环现象及其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按钮式数字电位器X9511的基本原理。为了使调节更准确方便、精确改变电阻的大小,采用防抖触发器和单稳态电路防止抖动和重复动作。以及在ADC0809中,用数字电位器取代传统的机械电位器,使输入的模拟量精确可调,AD转换后输出的数字量更准确。 相似文献
10.
曹嘉毅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4(1):37-41
在深入分析Hopfield 神经网络A/D转换器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严格单调下降输入-输出特性的神经元的,下三角权阵神经网络A/D转换器。并由此构造出了一种4位神经网络A/D转换器。 相似文献
11.
A/D转换技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A/D转换发展的要求,A/D转换技术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就A/D转换这一领域所应用的主要转换技术以及各自的特点做一简要的介绍,并由此推断出A/D转换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文川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2(4):357-359
当把D/A输出作为控制系统的输出控制信号时,输出曲线的连续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细分D/A输出,能够使输出曲线更为连续。介绍了细分D/A输出最小增量使输出曲线更为连续的传统方法,给出了细分D/A输出最小增量的新思路,指出了使用3个D/A转换器,细分连续2个D/A转换输入数据的增量,能使D/A的输出曲线比单个D/A转换器的输出更为光滑连续。 相似文献
13.
模数转换(A/D)集成电路设计原理及其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电子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模数转换(A/D)集成电路芯片已成为电子产品设计中最关键的芯片器件之一,它的性能优劣直接决定着电子产品的质量.介绍了几种主要的A/D集成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各类A/D芯片的性能特点及其应用范围,指出了提高不同应用领域A/D芯片质量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王彪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2(3):107-112
A/D转换器是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电路、RTU模拟量遥测信息采集电路中的关键部件.并行比较型、逐次逼近型、双积分型A/D转换方案的转换电路不同,它们的主要技术指标、适用场合也有所差别.目前,在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电路、模拟量遥测信息采集电路中采用的A/D转换芯片主要是AD574. 相似文献
15.
吴清收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4):50-53
提出一种多路脉冲数据采集和电源管理的典型设计方案,脉冲数据采用A/D转换器采集。在软件设计方面,系统采用独特的软件滤波,有效地抑制了干扰;在电源管理上,采用单片。系统具有硬件电路简单、成本低、采集路数多和性能稳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A/D转换器MAX194与单片机的接口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一种14位串行模数转换器MAX194,它不仅速度快、精度高、功耗低,而且与单片机连接方便,编程简单。它在高精度的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应用系统中是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从A/D转换基本规则出发,提出了一种电流模式MOSA/D转换神经网络,并对该网络进行了分析研究,导出确定权值的公式。网络权值易存贮且调节简单。用PSPICE对4-bitA/D转换网络进行仿真,并对采用分立元件的构成的3-bitA/’D转换网络进行了实验。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通用串行总线(USB)技术的特点和USB设备的开发过程,以及如何用USB接口芯片PDIUSBD12来开发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要设计思想,并通过USB在A/D转换方面的一个应用实例来说明其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9.
陶瓦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99,16(2):66-72
给出信息的电压形式从模拟量到数字量精确转换所依赖的基础-A/D界面。揭示构成各类分时段并行A/D转换器量化界面基础性,共通性的各种要素性电路环节,对A/D量化界面电路进行全面整体数学抽象,在此基础上,给出分时段并行A/D转换精度理想量化数学模型,指明A/D界面电路全体相关因素的各种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