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陕西渭河盆地地热资源赋存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充分收集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物探及地热资料基础上,分析了陕西渭河盆地地热资源形成和赋存的背景、条件、规律及特征,并进行了地下热水的分区预测,为进一步研究、勘探及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陕西渭河盆地地热资源赋存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充分收集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物探及地热资料基础上,分析了陕西渭河盆地地热资源形成和赋存的背景、条件、规律及特征,并进行了地下热水的分区预测,为进一步研究、勘探及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渭河盆地滑坡的特点及其灾害现象,分析了滑坡和现代构造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地质灾害是地壳内动力地质作用及岩石圈表层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作用和影响之下,使人类生命及财产遭受损失的一种灾害现象.临汾盆地位于山西省中南部,是一个断陷盆地,新生代以来本区在新的应力场作用下,一直发生着断裂和差异升降运动,导致本区地质构造破碎,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临汾盆地历史上一直是山西省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地区之一,因此历次地质灾害的发生都给当地居民和工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03年11月25日中午13时40分,临汾盆地又一次发生地震,震中在洪洞县甘亭一带,震级为5.3级.这次地震的发生,重新唤醒了当地人们对地质灾害的重视.为了全面了解临汾盆地主要地质灾害情况,提前做好具有针对性的防灾减灾准备工作,该文作者协同临汾市地质工作人员通过实地考察,对临汾盆地现存的主要地质灾害进行分类研究,提出了系统防治对策,以供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5.
6.
运用分形几何学的方法,分别测算了渭河盆地活断层系的分维数和地震、滑坡及地裂等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的分维数。结果显示,渭河盆地活断层的分布分维数与地质灾害的分布分维数强弱关系相一致,定量地证明了活断层对渭河盆地地质灾害有着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地质灾害是地壳内动力地质作用及岩石圈表层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作用和影响之下,使人类生命及财产遭受损失的一种灾害现象.临汾盆地位于山西省中南部,是一个断陷盆地,新生代以来本区在新的应力场作用下,一直发生着断裂和差异升降运动,导致本区地质构造破碎,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临汾盆地历史上一直是山西省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地区之一,因此历次地质灾害的发生都给当地居民和工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03年11月25日中午13时40分,临汾盆地又一次发生地震,震中在洪洞县甘亭一带,震级为5.3级.这次地震的发生,重新唤醒了当地人们对地质灾害的重视.为了全面了解临汾盆地主要地质灾害情况,提前做好具有针对性的防灾减灾准备工作,该文作者协同临汾市地质工作人员通过实地考察,对临汾盆地现存的主要地质灾害进行分类研究,提出了系统防治对策,以供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8.
渭河盆地天然气成因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渭河盆地地热井气样分析成果,结合地质分析,发现渭河盆地地热井中广泛发现与上古生界煤系地层有关的热解-裂解煤型甲烷气及有机成因CO2气,区域地质和地震成果也佐证了渭河盆地基底存在上古生界地层.因此,前人认为渭河新生代盆地以渭河断裂为界,北部为下古生界,南部为元古界基底,不存在上古生界煤系地层基底的认识是不全面的,渭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古三门湖的盐度数值。方法在渭河盆地渭南部分地区的古三门湖沉积地层中采集泥岩样品,分析了样品中的B元素,然后利用有关公式求得古三门湖的盐度。结果渭河盆地渭南段三门组盐度变化范围大致为1.66%~1.88%,游河组盐度变化范围大致为1.38%~2.06%。结论渭南段三门组为低盐度沉积,游河组为低盐度—半咸水沉积。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及其监测预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社会经济背景与防灾需求三峡库区移民迁建线以下淹没面积约1084km2,其中陆域面积638km2。据1985年调查 ,淹没区内计有耕地35.7万亩(其中水稻田10.95万亩) ,柑桔地6.45万亩 ;人口72.6万人 ,其中农村人口33.3万人、城镇人口39.3万人 ,农村人口约占46 % ,考虑人口自然增长及其他因素 ,规划迁移人口约113万人。1991~1992年复查结果为 :淹没面积632km2,淹没区计有耕地25.73万亩 ,园地11.02万亩 ,河滩地15.8万亩 ,人口82.62万人 ,其中农村人口36.15…  相似文献   

11.
对滨里海盆地盐下层系的地层与沉积以及石油地质等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抓住了盐下层系储集体发育与分布这一油气成藏的关键,并通过对已发现的油气田(藏)的特点和分布规律分析,认为在盐下层系中,卡腊通—田吉兹隆起区和北里海—阿兹吉尔隆起区为有利勘探目标区;盆地东部延别克—扎尔卡梅斯和扎纳若尔地区为较为有利勘探目标区;盆地西部和西南部的阿斯特拉罕—阿克纠宾斯克隆起带的西南坡和西坡以及盆地西北部的乌津地区为具有一定勘探潜力目标区。  相似文献   

12.
渭河流域近50年来气候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渭河流域1958—2008年的主要气象数据,采用Mann-Kendall和R/S方法,对渭河流域降水和气温2个要素的时间序列进行趋势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Mann-Kendall法对其突变点进行检验.结果显示:1)渭河流域年均气温在时间上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其中春季、秋季、冬季的上升趋势非常显著;在空间上则表现为中游地区气温最高;从整个流域Hurst指数分析看,未来渭河流域年平均气温仍将持续升高,但变异程度不显著.2)渭河流域的年降水量在时间上呈现出一定的减少趋势,其中春季和秋季降水显著减少,冬季降水量增加;在空间上表现为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增加;从Hurst指数看,渭河流域的降雨序列处于弱变异状态,未来的降水变异不显著.3)对渭河流域近50a的气温和降水进行突变分析,大部分站点气温突变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显著变暖,与突变前相比较有明显差异;降水量突变点较多,每个年代都有不同程度上的突变,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渭河盆地有滑坡1060处,以黄土滑坡为主,大型滑坡多为复活的古老滑坡,近期有23处在蠕动变形。它们主要集中在5条滑坡带和雨片滑坡区中,常造成阻断交通、摧毁厂矿、掩没村庄、压死人畜的事件,灾害甚重。渭河盆地区域性的黄土构造节理是黄土原有的软弱面和地下水下渗的通道;主要活动断层和活动断块分别控制上列滑坡带和滑坡区的分布,其活动特征、断距和长度大小分别决定了沿线多数滑坡的分布规律、发育程度和规模大小。它们同是该区滑坡的构造基础。  相似文献   

14.
根据渭河盆地的地应力测量资料,结合震源机制解,采用有限单元法反演了渭河盆地区域构造应力与形变场。讨论了区域内应力场和应变能密度分布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历史地震活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西源流变模型对应力-形变场随时间的变化作了粘弹塑性有限元模拟。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对川中白垩系、侏罗系的泥岩、砂岩、泥质粉砂岩的抗压强度进行统计分析 ,得出了红层岩石作为地基时抗压强度的范围值供设计参考 ,其次 ,分析沟谷土体工程性质 ,最后对低山斜坡稳定性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广西喀斯特地区面积大,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水平低,严重的洪涝灾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本文在分析广西喀斯特地区洪涝灾害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非工程措施为主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有关各种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报道在近些年成为各种媒体报道的重要内容。出于社会责任感的考虑,新闻工作者在灾难新闻报道中应该注入人文关怀的因素。本文采用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解读灾难报道与人文关怀的基本涵义,阐明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出当代媒体在灾难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分析其深层原因,并进一步提出改进灾难新闻报道过程中人文关怀缺失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详细剖析了Kashan区块的油气地质条件。其主要目的层中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的库姆组为世界上极具特色的含陆源碎屑—火山碎屑的碳酸盐岩混积地层,又是典型的裂缝-孔隙型储层。中伊朗盆地为一弧背前陆盆地,其内构造圈闭发育。由于泥质岩和膏岩发育,Kashan地区油气保存条件极佳。中伊朗盆地Kashan地区发育有侏罗系Shemshak组、白垩系和库姆组海相页岩和泥灰岩3套烃源岩,但质量欠佳。Arn-2井和Fkh-21井分别有过3期和4期含烃流体充注。Arn-22井和Fkh-21井所充注的并不是与Arn-21井类似的液态石油而是富氮或不含氮的天然气。建议在中伊朗盆地其他区块的油气勘探中,把烃源岩的质量评价、油气资源前景估计和储层裂缝预测放在研究工作的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19.
江河地质地貌环境条件是影响沿江工程建设发展及其环境特征的重要因素,是决定沿江城市自然环境特色的背景.以闽江下游福州段为例,考察研究了闽江福州段南、北港(支流)的地质地貌环境特征及变化发展趋势;分析研究了沿江各种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与南北港地质作用及地貌环境的相互作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人类各种工程建设活动促进和强化了北港的冲刷侵蚀作用和南港的淤积堆高作用;并使闽江下游福州段南北港的地质地貌环境朝不稳定方向发展演化且日趋严重.南北港地质地貌环境的不稳定与恶化又反作用于各种人类工程建设活动,如使该河段许多已建和拟建或在建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问题受到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