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日本电力中心研究所和东芝电气有限公司共同试制成功500KVA 这一世界上最大容量的交流(50HZ)超导线圈。如果发电机应用超导技术,其大小和重量约为目前发电机的一半,而且电能损耗可降低到额定容量的0.5%。对100万 KW 的火力发电机来讲,全年可节约1亿日元的燃料费。超导技术对直流是非常有效的,但对交流则较难维持超导状态,因为电磁作用要产生电能损耗,所以到目前为止超导技术仅限于直流方  相似文献   

2.
日本“超导发电机械与材料技术研究组合”日前宣布,它试制的超导发电机已连续运转1800h,创造了此类发电机发电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3.
因风速的随机性和间断性会给电网带来不稳定因素.为了降低风电场并网对系统稳定的影响.首先建立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和超导储能装置的数学模型;然后合理设计功率解耦的比例-积分-微分超导磁储能控制器抑制功率波动,从而平滑风电场的输出功率;最后基于Matlab中Simulink.对含6台单机容量为1500kw的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组成的风电场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的超导储能装置能够降低四分法风速和单相短路接地故障对电网电压的冲击.  相似文献   

4.
汽车(及电起动拖拉机,下同)上,已普遍采用硅整流发电机代替直流发电机供电。这是因为前者比后者,价格便宜、比容量大及维修简便.例如,解放牌汽车采用的硅整流发电机,额定功率为350瓦,而重量只有4.8公斤;原采用的直流发电机,额定功率为250瓦,重量竟达11公斤,即前者的比容量为73瓦/公斤,后者的比容量为23瓦/公斤。  相似文献   

5.
受美国内政部委托,由汉密尔顿标准公司设计、制造的一台世界最大容量的风力发电机,按照计划,于1981年9月发电,可供1200户住户的用电。汉密尔顿标准公司透平发电机将安装在怀俄旺州草原的262呎高的塔上,以后还将以50台机组建成一个“风力农场”,参加科罗拉多水力发电厂的电网,成为风力发电与大型水力发电相配合的电网。这种新型的风力发电机,是在瑞士生产的3兆瓦风力透平发电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6.
某些物质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能够实现电阻降为零。这就是超导电性。当超导体进入到超导态时,其电阻为零,进而具有诸多的用处。如果能够实现常温超导电,那么没有能耗的超导输电线、时速达到500km的超导磁悬浮列车等都将不再是一种设想。人们的生活会因为常温超导电而出现巨大的改变。该文从发电机的角度对实现常温超导进行了介绍,首先介绍了研发超导电转输发电机的科学逻辑,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础科学突破带来的影响,最后则是就笔者研究的动力进行了介绍,希望能够获得支持。  相似文献   

7.
25兆瓦旋转磁通压缩脉冲发电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25兆瓦被动旋转通压缩脉冲发电机的电磁设计,对电枢绕组的工艺实现、发电机的静态和空载特性进行了实验,还解释了实验中出现的励磁减速现象,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研究为短路实验和驱动电磁轨道炮连发实验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超导电缆     
苏联制造了一种超导电缆,可通过强度为十万安培的电流。这种电缆是管状,内有热缘、铌导体及液态氦。输电过程中,电阻损耗几乎等于零。所有金属对电流来说存在电阻,而铌在摄氏零下273度情况下,即近于绝对零度时,将出现超导状态。这一温度在新制成的电缆中,是通过液态氦达到的。超导体可组成全新的远距离输电系统,譬如,超导电缆可把西伯利亚电站的电能,无损耗地输送至苏联欧洲部分。 (转自《国外科技动态》七一年6月)  相似文献   

9.
太阳能垃圾     
在2003年底,德国太阳能发电设备的总容量约为400兆瓦,而到了2004年底它增加到了700兆瓦。太阳能电池总而积500-600万m^2的太阳能电池提供了电流使德国保持利用日光获取电能和热水世界第一的位置,而把日本和美国抛在后面而且这一切没有任何有害的喷出物。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兆瓦级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直驱系统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定子电流定向的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复合矢量控制策略;该策略在发电机切入速度与转折速度间采用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方式提高系统的发电功率,在转折速度至极限速度间,采用最大功率输出的弱磁控制方式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根据实时检测的发电机运行状况,2种控制策略实现相互转换,应用所提方案于兆瓦级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控制系统,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所提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是风力发电的中核心装备,其设计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磁极结构和永磁材料性能,利用Ansoft软件对兆瓦级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进行瞬态场电磁分析.得到了空载、负载运行时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磁场分布.为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的设计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具有1200兆瓦发电能力的罕有装置今年将在苏联伏尔加河上的库茨特洛马热电站投入运行。它的投产将预示该国电力工程的新起步。这座崭新的发电装置:是在这方面的最新技术成就予以应有重视的基础上设计而成的。  相似文献   

13.
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研究与建造的我国第一座5兆瓦低温核供热试验反应堆于1989年11月11日启动运行成功。这是我国在核能开发和利用领域取得的一项突破性进展。这个反应堆采用一体化自然循环壳式轻水堆方案,具有优异的固有安全特性。反应堆设置有压力壳和安全壳双重安全屏障,并没有中间隔离回路,因而既简单可行,又安全可靠。5兆瓦堆还采用了新型水力驱动控制棒系统,这种控制棒为我国所独创、也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地应用于反应堆的新型控制棒系统。5兆瓦低温核供热堆的主要设备均为国产;也是世界上第一座投入运行的壳式核供热堆,技术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低温核供热堆是近年来出现的专门用于城市集中供热供暖的,安全性能好的新型核动力堆。它为核能的和平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目前,苏联、加拿大、联邦德国、瑞士等十多个国家已经开展了低温核供热堆研究,除苏联外,大都处于工程设计阶段。5兆瓦低温堆的建成和运行成功,使我  相似文献   

14.
产业     
《科技潮》2013,(1):7
我国破解"低风速大风电"技术难题2012年12月15日,中国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了我国首台适用于风速低于每秒7米的2兆瓦低风速风力发电机。这一大功率风力发电装备的问世,将"激活"中国中部和东南部风能资源。中国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朱剑飞介绍,科研人员经过技术攻关,采用新型齿轮传动、轻量化、高绝缘等级及低开路电压等技术,设计并生产出了一台功率达2兆瓦的低风速风力发电机。这种装备能在不足每秒7米的低风速下运转并发电,将被首先应用于湖南境内的渌口风场并开始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容量发电机的使用,倘若发电容量不作分块处理,将使可靠性评估发生误差。 本文对发电机的LNS按容量分块计算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供发电机在非额定负载情况下发电机可靠性评估使用。  相似文献   

16.
超导已成为世界性的热门课题。作为全美最高理工学府的麻省理工学院(MIT)当然不会落后。MIT在超导村料的应用研究上首先打开突破口的是材料系冶金专业几位教授组成的科研组。当我与一位刚来MIT进修物理的中国学者谈起此事时,他异常吃惊。按中国学术界的传统看法是:超导研究是物理界的事,隔行如隔山,搞冶金的人怎能插手呢?岂不是外行顶内行吗?其实这是一种早已陈旧的观点,它渊源于50年代的苏联模式,但至今在国内学术界仍甚有影响。先从对“专业”的理解谈起。一次,听说一位同事的儿子在二次  相似文献   

17.
科技新闻     
《中国西部科技》2012,(4):3+63+70+72
我国研制出世界最大容量水轮机导水机构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专家组3月22日在哈尔滨宣布,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为三峡工程自主研发的世界最大容量800兆瓦水轮机导水机构,经专家组反复检查确认,装配的各项技术参数均满足设计  相似文献   

18.
走向深海     
正从诞生至今,海上风电的历史还不到30年,其技术革新之迅猛令人印象深刻。如果以这种速度发展下去,未来的海上风电将会呈现怎样的景象呢?最明显的趋势,是风力机的进一步大型化。现今叶片制造技术以及传动系统性能的持续改善,使得风力机可以使用更大型的叶片,相应地提高了单机容量。目前主流海上风力机的单机容量已经达到6兆瓦,风轮直径达150米。运用更大型的机组,能够通过提高可靠性以及在同功率情况下缩减基础制造与吊装成本,来获得更好的经济性。预计到本世纪20年代,单机容量为10兆瓦的海上风力机将会投入商业化应用,而到30年代,单机容量为15兆瓦的机组将能够面市。当今我国乃至世界上建成的海上风电场绝大多数为近海风电场。未来,海上风电势必会向深远海发展,因为深远海范围更广,风能资源更丰富,风速更稳定,也不会与海上渔场、航线等发生冲突。前文介绍的风力机基础都需要与海床结合来提供承载力,而深海风力机要是仍然使用这一形式,其基础的尺寸和造价将随着水深急剧增加。也就是说,深海风力机将只能选择用海水  相似文献   

19.
针对兆瓦级风力机偏航动作时剧烈振动问题,本文根据兆瓦级风机偏航系统主动偏航原理,在ADAMS中建立了兆瓦级风力发电机偏航系统虚拟样机动力学仿真模型.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主动偏航振动分析结果表明,偏航系统前四阶扭转振动的固有频率分别为17.694 7Hz,55.816 6Hz,85.141 2Hz,170.182 3Hz.动力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主机架在偏航运动的结束阶段存在剧烈的来回振荡现象,且振动的幅值达到了0.15rad,振动衰减的时间超过了20s,通过在主机架上加反馈控制可快速消除兆瓦级风机偏航系统来回振荡现象.  相似文献   

20.
1986~1987年,超导研究在钇钡铜氧系和镧铜氧系等材料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超导器件在液氮温度区工作的目标已经实现。这一重大研究成果一旦实现实用化和商品化,必然导致一场新的工业革命。这一趋势已引起世界各国,尤其是先进工业国的极大关注。因此,作为超导材料的关键原料的稀土资源立即成了许多国家垂涎的目标。种种迹象表明,日本为争夺全球经济和技术的霸主地位,已把争夺超导技术产业市场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并已制订出一个从资源到市场的超导产业的长远战略计划,他们瞄准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中国。日本共同社1月5日的电讯报道,日本“为了在获得稀土资源的竞争中不落后,通产省将与中国协商共同开发超导材料问题”。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