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通过分析二维方形腔内的凝固规律,提出了用4个一维凝固问题近似求解方形腔内二维凝图问题的新方法,用此法对二维方形空内的凝固规律求取近似解,并将它与数值解进行了对比,对比表明,在凝固率小于90%时,用近似解与数值解求得的凝固率的偏差小于5%,完全满足工程计算的要求,通过比较2种解法求得的固液相界面的位置的变化规律,从物理上解释了偏差不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求解凝固相变热传导问题的简便方法—热阻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求解相变热传导问题的简易法——热阻法,具有一阶精度。在热阻法求解中作了热流集中于相变界面释放的假定。举例求解了一维半无限体和圆柱体的凝固问题。  相似文献   

3.
考虑一类具有激波层性态的奇摄动拟线性边值问题,先分析在一个内点处可能出现激波层现象的条件,然后利用匹配渐近展开法构造出在整个区间上一致有效的复合展开式,从而得到该问题具有激波层性质的零次近似解。  相似文献   

4.
通过接触边界的偶联.导出了求解二维非连续域非稳态凝固传热问题的边界元法数学模型、编制了计算程序.以金属模型内的铸坯凝固传热为例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使用有限差分法的计算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5.
A 2-D finite point meshless model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heat transfer and solidification of steel in continuous casting molds to illustrate its use in metallurgy. The latent heat of the pure metal was treated using the temperature recovery method and the latent heat of the alloy was treated using an apparent heat capacity method. The model was validated by calculating the classical Stefan moving boundary problem. Analysis of the solid shell growth an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a billet in a mold shows that the solution by the finite point meshless model is quite reasonable,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model has potential in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用边界元法求解凝固传热问题的数学模型.用FORTRAN语言编写了计算程序.以连铸坯凝固传热为例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7.
利用NH4Cl-H2O溶液的共晶凝固模拟Bridgman法晶体生长过程,通过粒子图像测速系统测量了矩形腔和圆柱腔内NH4Cl-H2O溶液共晶凝固过程中的流场,结合温度变化得到了凝固过程中流动和温度的耦合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侧壁和底部冷却条件下,两种腔室内溶液共晶凝固过程中流场的变化基本相似,形成竖壁面附近溶液向下流动、中心区域溶液向上流动的对流涡;凝固开始后,热交换和潜热的释放使液相区内温度下降趋于平缓;圆柱腔内出现了角区绕流和二次对流涡现象.实验得到的流动和温度变化规律为理论建模及数值计算提供了有用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8.
变物性对水平同心套管中自然对流换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变物性对水平同心套管夹层中自然对流换热的影响。计算时Ra达到了10^6,温差率θ0=(Tb-Tc)/Tc分别为0.2、0.5、1.0和2.0半径比从1.50、2.28、3.33到5.00计算时采用质量平均温度Tm作为参考温度,得到了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分布。  相似文献   

9.
单辊薄带连铸凝固传热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单辊薄带连铸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传热数学模型,结合热态试验,找出带厚与工艺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生产出较好质量带坯提供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0.
基于铸铁定向凝固实验,将Bridgman法定向凝固装置简化为由加热区和冷却区组成的二段式结构,推导出一个简明的一维传热解析解。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说明了该解使用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作者测试了铸铁定向凝固实验中试样移动时液—固界面位置的变化和稳态凝固段液相中的轴向温度分布,并用试样轴向一维传热解析解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证实了该传热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