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s well as verbal communication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It is a lso a very important form, which supplement and improve the verbal communication. In som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at verbal language can't take. This thesis, compared with chinese, introduce the gesture and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 in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相似文献   

2.
言语交际中的模糊语言及其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林 《镇江高专学报》2006,19(4):104-106
借助题旨情境,模糊语言在言语交际中十分活跃,语用灵活,可使言语表达更加有效、更加睿智、更加委婉、更加灵活。应结合语境并随语随文来剖析其表象,阐释其语义,体会其言外之意和弦外之乐。  相似文献   

3.
跨文化交际中体态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跨文化交际中。体态语作为有声语言的补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就解读体态语的重要条件而言,语境和文化背景是极其必要的。同时分析了体态语的具体类型——目光、手势、姿势和接触,并围绕跨文化交际中体态语与英语教学的关系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非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势语又是非语言交际中的一种常见手段。人类不仅使用言语交际思想、传递信息,还使用身势语来表达情感和思想。文章从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论述了身势语的交际功能,分析了各个地区、民族之间的身势语的文化差异及对英语教学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读者服务中语言沟通技巧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80%以上的投诉都是因为读者与图书馆员彼此间沟通时言语不当造成的,所以掌握好语言沟通很重要。通过分析语言沟通在读者服务工作中的作用和读者与图书馆员语言沟通中存在的障碍,建议图书馆员应树立与读者"沟通从心开始"的服务理念,学习并掌握语言沟通技巧。  相似文献   

6.
语用模糊理论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语策略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顺利实现交际目的或占据有利地位的重要手段。语用模糊策略正是这种策略之一。文章阐述了俄语语料中使用这一话语策略的言语现象。  相似文献   

7.
从目前由于过分强调语言这个交际工具的重要性而产生的两个误解着手,对语言及非语言交际工具的地位和作用展开论述,认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作为次重要和次要交际工具的非语言交际也是人类交际必需的手段。同时,对语言交际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8.
苏佑 《科技信息》2008,(9):274-274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日渐增多,口头交流表达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从交流技巧方面入手针对如何有效地促进口头交流提出了三条建议:考虑对方的观点,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观点和怀疑自己的感受,尊重并听取别人的感受和思想。  相似文献   

9.
交际中言语幽默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芳  黄换乃  乔云生 《科技信息》2009,(25):I0023-I0024
言语幽默能以诙谐或是讽刺的语言形式给人们带来欢笑和愉悦,是人类创造性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从幽默的功能入手,主要讨论交际中言语幽默所产生的交际效应从而提升人们对交际中言语幽默的深入理解和运用,为交际创造良好的语言氛围并增添丰富的喜剧色彩。  相似文献   

10.
在外语教学与研究过程中,人们往往只注重于语言本身,而对交际过程中的非言语行为却容易忽视.其实,人们交际时可资利用的方法和手段不仅有言语行为,还有内容极为丰富的非言语行为.  相似文献   

11.
在实际交际中,人们通常多注意语言行为的正确性,合适性和接受性,却往往忽略了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文化差异及其影响。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和冲突频频发生。文章将就教室环境语,师生间距离和课堂沉默等静态无声非语言行为三方面在教学中的应用分别作以论述,并探讨由此反映出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2.
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产生的文化冲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各民族不同文化的碰撞使然。语言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符号系统,是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是交际的媒介。作为语言符号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和基本构成的词汇,最能体现出不同文化的差异。为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引起文化冲突,不仅要关注词汇的字面意义,而且要关注词汇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我国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文章以跨文化交际为依托,对中美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能力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探索言语交际下跨文化意识的差异并分析成因,以期增强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进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4.
非言语交际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言语交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非言语交际包括诸多要素,并受到民族文化背景的影响与制约。受古代日本相对封闭的村落社会结构与言灵思想的影响,日语的非言语交际非常发达。在中日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必须重视非言语交际的重要作用,尤其要注意把握好交际过程中的各种非言语要素,中日间对于同一非言语要素的不同理解,以及日方对于某些非言语要素的独特解读。  相似文献   

15.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对非语言交际的交际功能、交际途径以及在交际过程所起的作用,特别是对外语课堂教学的效果影响做一些探讨,以引起人们对非语言交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交际系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的言语或非言语交际行为,它在国际和民族间的交流、交往和合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文化上的差异,在交际行为中产生语用失误并造成交际障碍和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语用策略的选择势在必行.本文从言语交际的礼貌得体本质、语用策略选择的"面子"理据和语用策略选择的文化属性特征三个方面对跨文化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策略做出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人们在交际时,通常使用语言交流思想,传递信息。除此之外,人们还使用非语言交际,如:点头、摇头、微笑、皱眉、耸肩等手段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传递不同的信息。因此可以通过剖析日本人体态语(Body language)的表现形式,分析日本民族体态语的由来,探讨日本民族的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体态语,以引起日语学习者和从事对日交流人士对日本民族体态语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以往跨文化交际理论的研究,多集中于言语交际因素,忽略了非言语交际因素的重要性。根据理工科院校中英语教学的特点,大学英语老师在课堂中应重视一些非言语交际因素,主要为:时间语言、空间距离、肢体语言和副语言。  相似文献   

19.
体态语和有声语言一样,是人类交际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手段。而面部表情又是体态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语言中"喜"的面部表情的语言表现进行比较,探讨了两国在体态语语言表现上的差异,试图从体态语这个比较特殊的角度对中日语言表现做进一步的剖析。  相似文献   

20.
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跨文化交际功能。非言语交际教学是外语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可以促进外语教学。文中研究分析了非言语交际的语用特性和语用功能,并倡导在外语教学中结合非言语交际教学,以促进外语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