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说明阅读书籍给人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哲学家培根也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深刻道出了书对人的影响力和对人心灵的塑造作用。阅读是语言能力的基石,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对于语文老师,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自古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读书曾是有钱人的事:穷养猪,富读书;读书曾是很浪漫的事:红袖添香夜读书;读书曾是极具想象力的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然而,当读书的门槛越来越低,人人都读得起书时,人变了,书也大不相同了。微阅读这种碎片化的浅阅读,以一种短、平、快的狂飙之姿,迅速占领了我们的阅读阵地。  相似文献   

4.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以上这些都是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和诗句,我非常喜欢。我上一年级时,爸爸带我到图书馆办了一张借阅证。从那以后,我经常去图书馆借书,感受到了读书的无限快乐。  相似文献   

5.
知识源自于生活,而知识的获得又源自于书本和广泛的课外阅读积累。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因此,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云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等等。文章就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谈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便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宋代的理学大家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还有杜甫倡导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在现实生活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不由此而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挥。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起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  相似文献   

7.
阅读能够给人知识,让人警醒,令人愉悦;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阅读让我们铭记过去,阅读让我们把握现在,阅读让我们预测未来。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让他们能够喜欢上阅读,热爱阅读是我们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因为小学生的年龄小,性格活泼,没有较好的自我约束力,平时生活经验优先,对阅读难以产生兴趣。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引导学生阅读呢?现就笔者的一些经验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什么是阅读理解能力呢?翻阅字典,发现阅读能力的释义为:阅读书、报并领会其内容的本领。那么,农村中学生阅读书、报有哪些途径,领会内容的能力又如何获得呢?  相似文献   

9.
耿序  陈树文 《科技资讯》2013,(6):233-233
读书的名言有很多,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有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现实是,书越来越多,可读书的人却越来越少。本文从"图书馆现象"引发关于读书的思考,集合阅读《毛泽东传》,回顾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读书历程,点出读书对于现代青年人的成长的重要性,旨在鼓励现代青年人多读书,读好书,进而建立起一个学习型的社会。  相似文献   

10.
一、概括现代文阅读的一般原则高考现代文阅读 ,既不同于平时随意性文章阅读 ,也不是探究式文章鉴赏 ,而是一种问题式和指向性很强的阅读 ,自有它一定的规律和原则。1.确定性原则高考现代文阅读 ,有较为明确的阅读目的 ,是为了获取语言信息 ,其过程是检索——辨析——筛选——加工——储存。确定性原则就是指从阅读文章中辨别各种信息的性质 ,筛选确定出自己所需要的重要的语言信息。这里所说的语言内容 ,是指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消息、情报或代表某些信息的词语、符号、数据或图形等。语言的表达形式要抓住“是什么”、“为什么”、“怎…  相似文献   

11.
吕斌 《创新科技》2011,(6):42-43
<正>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但对现在身兼双职——上海易狄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和上海新华解放数字阅读传媒有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海归青年丁辉文来说,如今更是电子书中自有"黄金屋"。丁辉文出身书香之家,父亲是扬州大  相似文献   

12.
陈伟 《科技信息》2012,(1):369-369
默读与指读是公认的快读阅读中的两个应该加以克服的不良习惯,被誉为“智力魔法师”,“世界大脑先生”的东尼博赞在其所著的《快速阅读》一书中对这两点阐述了自己独特的见解。笔者认为他的这两个见解有理有据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授人以渔”一一教给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强化片段训练是教给学生结合“读”与“听、说”能力,训练“写”的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一、读写结合原则的体现课本里的每篇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可以在片段写作中得到巩固和发展。同时写作又推动阅读的深入。要想“下笔如有神”,就须将书读熟读透,揣摩于心。这不是浮光掠影看一遍所能奏效的,必须下点苦功夫。不管是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几乎每篇文章都有精彩片段,抓好片段训练,大胆下功夫强化“段”的训练,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记叙文中写人为  相似文献   

14.
李宏庆 《科技资讯》2009,(6):156-156
与现代文相比,学生阅读古诗文还有较大的障碍,但在教学中,我们仍然可以引导学生对古诗文的字词、句子、主题、感情、结构乃至表现方法进行一些探究,笔者在教学中就引导学生探究了《与朱元思书》中“见”的读音,《桃花源记》中3处“外人”的含义,《口技》一文结构安排的优劣。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当今中学生的自学阅读情况,配合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的开展,我对鲁山一高在校生的自学阅读情况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调查。经过调查,了解到当今中学生的自学阅读和阅读趋向,从中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令人欣喜的读书“热点”90年代的中学生自学阅读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对鲁山一高的2010名学生分级分班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反映现代生活的书报杂志最受学生欢迎,经常阅读此类书的同学有1550人,占全体学生的77%以上,构成了中学生的阅读主流。特别是高年级的同学更喜欢阅读具有浓厚现代生活气息的书…  相似文献   

16.
书本无香     
古语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而于我来说,书却有着诉不清道不明的情愫,也因此而决定着生命的颜色。这解不开的情节如同月老手中的红线,牵牵绊绊地陪伴着我成长的每一步。刚上小学时,总是经不住路边小书摊的诱惑,可贫穷清苦的家庭根本不允许我  相似文献   

17.
《社会思潮研究》一书虽然不是一本国际关系专著,但是,正如作者所说,“社会思潮主要指引领社会方向的大众思维运动”。在全球化的当今时代,国际政治、国际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该书势必涉及。在阅读中发现,该书不但涉及了国际关系诸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书中所主张的在文明交往中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自古以来,知识分子被称为读书人、书生。可见,知识分子是离不开读书的。大学生作为正在成长中的知识分子,更是不能不读书。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读书指导教育,使之学会有效的读书,应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大学生必须读书 大学生必须读书,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是,近年来,“读书无用论”的思潮在许多高校甚是流行的事实使我们不得不老话重提。先前,人们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而今却又信奉起“读书无用论”的观点,这种令人惊讶的变化不正表明了人们在此问题认识上的混乱吗?由此而言,加强对大学生的读书意义的教育决不是多余的。这个问题认识不清就谈不到有效的去读书。 关于读书的意义,古人谈论极多,最有名的莫过于宋朝真宗皇帝赵恒写的那首《劝学诗》。诗中写道;“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  相似文献   

19.
洪盛 《科技信息》2009,(19):235-235
书籍装帧是指塑造书的“体”和“貌”。“体”就是为书籍制作其盛纳内容的容器,“貌”则是将内容传达给读者的外表。书的内容就是通过装饰将“体”和“貌”构成完美的统一体,形成了可供阅读的书籍。  相似文献   

20.
图书漂流:让书香飘散开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是一本‘漂流书’,我不属于任何人。欢迎您阅读我,也希望您帮助我继续漂流。”近期,在南京、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一些图书馆、公园、电影院等公共场所,人们会看到一个个专用书架,上面摆放的图书的封面或封底上都贴有一张带有蒲公英标记的小纸条,纸条上印着这样一句温润的话语。不用借书证,也不必付押金,看到中意的书,你尽可以随意取阅,读完后,记得把书放回“漂流书架”,让它漂流到下一位读者手里,你若有想“放漂”的书,也可以随时放上书架,与人分享——这是一种名为“图书漂流”的全新阅读方式。让书漂流,让书香流淌,让整个社会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