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总结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3例尿道完整,4例膀胱颈和9例尿道损伤后均缝合修补。术后随访1~31个月,无尿道狭窄、尿失禁、性功能丧失等并发症。结论:本术式适应症以侧叶增生为主,中叶无明显增生,无膀胱内疾病,未接受过射频、微波、注射及电切等治疗BPH的患者。术后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TURP术后排尿困难或尿潴留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探讨其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对21例TURP术后排尿困难或尿潴留患者的病因和处理进行分析.结果:尿道水肿4例;前列腺组织残留2例;前列腺增生复发7例;尿道狭窄2例;膀胱颈口瘢痕挛缩2例;膀胱逼尿肌收缩乏力4例.结论:TURP术后排尿困难或尿潴留的原因有尿道水肿、组织残留、前列腺增生复发、尿道狭窄、膀胱颈口瘢痕挛缩和膀胱逼尿肌收缩乏力等.提高手术技巧和术前尿动力学检查对避免发生术后排尿困难和预测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发生排尿困难及尿失禁的原因及防治,方法: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280例,其中14例发生并发症,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结果:6例出现排尿困难的原因有:膀胱颈狭窄2例,尿道狭窄3例,膀胱颈水肿1例,8例尿失禁的原因有:前列腺窝或膀胱感染5例,尿道膜部损伤3例。经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均治愈。结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出现排尿困难及尿失禁主要由医源性因素引起,只要高度重视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术后发生排尿困难及尿失禁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26例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恰当的围手术期处理是降低手术风险的关键;对下尿路梗阻者术前膀胱充分引流是纠正肾功能不全、保证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的重要措施;熟练掌握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存病的处理是重要的。本文认为对高龄、高危患者在良好的围手术期处理下,行前列腺摘除术是相对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VP)术中及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及产生原因,以提高TVP治疗效果。方法对820例有症状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行TVP术。平均年龄68.3岁。术前及术后测定血常规、血钠和血糖,术后随访1~3个月。结果术中发生大出血的本组无6例。电切综合征(TURS)先兆6例,膀胱前列腺交界处穿孔5例,术后发生肺栓塞6例,膀胱痉挛32例,尿道狭窄18例,继发性出血3例,尿路感染24例,,逆行射精11例,尿失禁11例。结论TVP术前作好预防工作,术中保持清晰的视野,是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在BPH的治疗中,开放性手术解除梗阻彻底,远期疗效好。然而,出血、术后膀胱痉挛、尿道狭窄及尿失禁等是开放性手术有待解决的问题。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MPC)因保持了膀胱颈及尿道解剖的完整性而使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以其痛苦小、易管理、恢复快而倍受欢迎。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了经腹部超声探查的100列前列腺肥大的患者,并讨论了前列腺的大小及各年龄组测值,前列腺肥大与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前列腺肥大与膀胱颈肿瘤的鉴别要点。 前列腺肥大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发病率较高。B型超声是目前诊断前列腺疾病的良好方法。它能客观的反映前列腺的大小形状和内部结构等。而且无损伤,无痛苦,并且即刻便能得到诊断结果。我们用膀胱充盈后腹部探查的方法检查前列腺肥大的老年患者100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检查对象为门诊与住院病人,年龄58—84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夜尿频繁、肛门指诊,前…  相似文献   

8.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前列腺增生患者178例,年龄48~83岁,平均65.7岁,病程6~12月,平均48.5月.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排尿困难、尿潴留、血尿、夜尿频以及氮质血症.IPSS评分(27.3±2.7)分,直肠指诊前列腺增生Ⅰ度58例,Ⅱ度92度,Ⅲ度28例.最大尿流率(8.8±0.7)mL/s.B超、CT检查均支持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冠心病28例,高血压24例,糖尿病17例,脑血管疾病9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16例,慢性贫血4例.1.2 手术方法采用低位腰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取膀胱截石位,导入F26前列腺电切镜,观察膀胱情况.明确膀胱镜到精阜距离和前列腺增生程度,依…  相似文献   

9.
探讨连续灌洗镜“预先保留膀胱颈电切术”治疗96例高危重度BPH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回顾性分析96例高危重度BPH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制定个体化诊疗,96例患者均能安全耐受手术,术后自行排尿通畅,TURP前后最大尿流率、残余尿、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高危重度BPH患者,经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采用“预先保留膀胱颈电切术”,优化TURP操作,对高危重度BPH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观察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汽化术(TUBVP)和传统单极前列腺电汽化术(TUVP)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电解质及血糖影响。方法:选择48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术前病情估计分级(ASA)Ⅰ~Ⅱ无糖尿病病史BPH患者,随机分为TUVP组和TUBVP组。TUVP组用50g·L-1葡萄糖作为膀胱灌洗液,TUBVP组用9g·L-1氯化钠作为膀胱灌洗液。分别于术前(T1)、术中20min(T2)、40min(T3)、60min(T4)和术毕时间点(T5)监测血流动力学、电解质及血糖值。结果:与T1相比,TUVP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钠(Na+)于T5显著降低(P<0 05);血糖(Glu)于T5显著升高(P<0 05);TUBVP组各项指标与T1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TUVP组Hb、Hct、Na+于T4开始较TUBVP组显著降低(P<0 05);Glu于T4开始较TUBVP组显著升高(P<0 05)。结论:TUBVP较TUVP具有出血少、膀胱灌洗液吸收少和不会发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UVPSyndrome)等优点,TUBVP较TUVP具有更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膀胱颈挛缩采用膀胱颈后唇楔切除术或后唇楔切除术加Y-V成形术与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的治疗并进行疗效对比。方法对33例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颈挛缩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996年2月。2005年2月收治33例62岁以上膀胱颈挛缩患者,其中A组(行膀胱颈后唇楔形切除术)19例,B组(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14例,年龄、术前全身状况均相似,并随访3-15月。结果B组平均住院日及手术持续时间均较短,且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随访3~15月,A组症状改善率为73.7%,B组为92.9%。结论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TuRN)治疗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颈挛缩,其梗阻解除彻底,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可供选择的方法数10种之多,最常用的方法仍是手术治疗。除传统的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近年来由于TURP的普遍开展,把治疗BPH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但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也不矢为治疗BPH良好方法。现将我院1990年1月-1997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者648例加以统计,其中耻骨上摘除92例,TURP556例,并对二术式进行比较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本组病例648例,术中无一例死亡。年龄在51岁-94岁之间,平均年龄72.5岁。其中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92例,术中输血74例,占手术输血的75.5%,平均输血340m…  相似文献   

13.
通过比较黄芪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前列腺增生的抑制作用,为寻找黄芪抗前列腺增生作用的活性成分奠定基础。比较了3种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及水提取物对前列腺增生模型大鼠前列腺系数大小、离体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强度、血清睾酮和二氢睾酮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芪4种溶剂提取物组对模型大鼠的前列腺系数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P<0.01),95%乙醇提取物作用更明显,与其他3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4种提取物还能增加模型大鼠膀胱逼尿肌条收缩强度,降低模型大鼠血清睾酮和二氢睾酮的浓度,其中95%乙醇提取物组作用更强,与其他提取物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1)。黄芪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大鼠前列腺增生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95%乙醇提取物作用更好,机理可能与降低血清中睾酮和二氢睾酮的浓度有关,活性成分可能是毛蕊异黄酮为主的黄酮苷元成分。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合并膀胱逼尿肌无力(detrusor underactivity,DU)的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激光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通过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1月完成的10例激光治疗的合并DU的前列腺增生患者资料:年龄58~88岁(平均74.00岁),其中长期留置尿管引流尿液1例,前列腺超声测得体积24.1~94.26 mL(平均46.7 mL).术前泌尿系彩超、直肠指诊、膀胱镜检查及尿动力检查明确前列腺增生诊断.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显示:最大逼尿肌压力(Pdet,max)为15~49.5 cm H2 O(平均35.3 cm H2O),膀胱收缩指数(bladder contractility index,BCI)为21~89,线性被动尿道阻力关系分级(linearized passive ure-thral resistance relation,linPURR)3例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BOO),6例可疑膀胱出口梗阻,1例无膀胱出口梗阻,排除前列腺癌.观察术中出血情况、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术前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生活质量评分(qaulity of life,QoL)、最大尿流率(maximum urinary flow rate,Qmax)及术后尿管留置时间.观察及随访术后排尿情况,有无尿潴留及再次置管并发症.结果表明:10例手术过程顺利,未发现严重脑梗、心梗、血栓、大量出血及周围器官组织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40~130 min(平均70 min).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4~12 d(平均5.4 d).术后Qmax由术前(4.4±0.6)mL/s增加至(13.9±5.7)mL/s(P<0.05),IPSS及QoL分别从(21.3±6.2)分和(5.1±1.1)分降到(10.8±4.1)分和(1.4±0.7)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拔尿管后能自行排尿,随访3~6月无尿潴留及尿失禁发生.可见合并DU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并非手术治疗的绝对禁忌症,经尿道激光前列腺切除术治疗该类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总结36例腔内剜除法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患者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为先,术前宣教为辅,必查项目为基,避免禁忌症为要,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做好心理护理,规范进食要求,积极采取预防膀胱痉挛、感染等并发症措施。认为及时、合理、的护理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对67例前列腺增生术后再入院的病人进行诊断治疗.结果表明:48例疗效满意,其中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14例,TURP或TUVP13例,尿道内切或加电切16例,尿道外口切开3例,经尿道电凝止血1例,耻骨上膀胱切开、双输尿管结扎线松解1例.膀胱造瘘2例,有17例需定期或不定期尿道扩张.  相似文献   

17.
李燕 《科技咨询导报》2010,(21):243-244
本文综述了良性前列腺增生近年来的药物治疗进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药物治疗是轻度、中度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主要治疗方法,作用机理主要集中表现在消除雄激素对前列腺的作用;抑制雌激素的生成;解除膀胱出口梗阻的动力学因素。α肾上腺受体阻滞剂与5α-还原酶抑制剂联合用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植物类制剂对前列腺增生的日常调理有很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20例采用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资料。结果:120例手术成功,手术时间50-80min,平均60min,术中出血70-210ml,全部患者均无术中术后输血。无术后切口漏尿、膀胱血块填塞及尿管阻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具有术中和术后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降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膀胱痉挛发生率的方法和措施。观察经直肠应用双氯灭痛胶浆对缓解TURP后病人膀胱痉挛的疗效。观察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09年10月至2013年4月行TURP术的1024例病人,其中175例病人发生膀胱痉挛,随机分入两组:双氯灭痛胶浆组,88例病人,经直肠应用双氯灭痛胶浆治疗;消炎痛栓组,87例病人,经直肠应用消炎痛栓。以用药后2h症状是否缓解作为疗效判定,疼痛消失为完全缓解,明显消失(病人疼痛从无法忍受到可以忍受)为有效,无变化为无效。第一组病人有49例完全缓解,29例明显缓解,1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9%。第二组病人有34例完全缓解,27例明显缓解,2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0%。应用双氯灭痛胶浆可有效抑制膀胱痉挛发生,从而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出血,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0.
为比较经尿道1 470 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汽化术与经尿道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和安全性。通过回顾性分析原海军总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20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其中103例行经尿道1 470 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汽化术,另外101例行经尿道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统计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_(max))。结果表明:组间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的IPSS、QoL、Q_(max)进行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前后组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可见经尿道1 470 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汽化术与经尿道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具有一致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