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12月6日,日本照相机博物馆举办间谍照相机展,共展出了200台五花八门的各种间谍相机。上图为此次展览中展出的世界上最小的间谍相机。(摘自《科技日报》)世界上最小的间谍相机  相似文献   

2.
网络间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基 《信息化建设》2005,(10):44-45
对于间谍,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头戴礼帽、架着墨镜、穿着花呢西服、嘴里叼着烟卷是电影里典型的传统间谍形象。曾几何时,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各个领域发生了无数扑朔迷离、惊心动魄的间谍战。间谍活动的重要作用历来受到各国重视,有时间谍甚至成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与以往传统的间谍相比,网络间谍不再需要化装,不再需要格斗训练,不再需要复杂的装备,不再需要承受昼伏夜出、上树攀房的风险。一台电脑和一条电话线,再加上他们魔鬼般的大脑,喷云吐雾间就可以将世界搅和得天翻地覆。  相似文献   

3.
动物间谍     
在现代战争或科技情报战中,事先安装窃听器获取情报是很困难的。因为现代的监测手段容易将其侦破。然而,高科技一旦与一些有“特异功能”的动物结合起来,则如虎添翼。所以,“招骋”一些动物充当间谍窃取情报也就成了人们的“拿手好戏”。  相似文献   

4.
追踪间谍     
正王凯奇中计王凯奇是一家大型科技公司的研发部主管,去年春天被派到U国的分公司工作。在那里,他认识了一位叫李约的人。李约对王凯奇关怀备至,隔三差五来分公司或公寓找王凯奇聊聊工作和生活,令王凯奇十分感激。一年后,王凯奇辞别李约回国。休息了一周后,他回到总公司上班,当天上午便去了自  相似文献   

5.
间谍佐尔格     
理查德·佐尔格(1895~1944),二战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苏联间谍。他发出的德国要发动对苏战争的准确情报和对日本不会在西伯利亚采取行动做出的准确判断,成为谍报活动的经典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6.
贪杯的间谍     
前不久,一桩蹊跷的、涉及一位苏联外交官的事件在西方传开了。3月22日下午,在马德里的巴拉哈斯国际机场上,只见12名苏联外交人员簇拥着一名苏联外交官及其家属,匆匆登上苏联航空公司一架班机。机场人员发现,这一行人的神色很异样,那名苏联外交官几乎是被其他人架着双臂拥上飞机的。很快,苏联驻马德里大使馆作出了解释:驻马德里高级商务官员维亚切斯拉夫·克赫马拉已奉调回国。联想到在机场上的异常现象,人们对这样的解释当然是不信服的。新闻界顺藤摸瓜,深入调查,终于查明所谓“奉调回国”的维亚切斯拉夫是因为暴露了自己的克格勃官员的身份而被押送回国的!马德里轰动了。西班牙一家颇有影响的  相似文献   

7.
国际间谍博物馆是美国最现代化、最具吸引力的博物馆之一。它也可以被称为“失误”博物馆,正是由于“失误”,许多间谍的名字被公诸于众,而后被博物馆收录。因此,因失误而暴露身份或被人告发的间谍的资料、五花八门的间谍器材及轰动一时的间谍案件,填满了博物馆。博物馆最新收录的大“鼹鼠”——奥尔德里奇·埃姆斯,曾是一名可以接触绝密情报的美国中情局高官。1994年,当他被逮捕并被美国法庭判处终身监禁时,他的名字才为世人所知。  相似文献   

8.
我是间谍     
那臃肿的身形很难让人想到她就是半个世纪前出镜率最高的美人,有着水滑细嫩的性感外表。1962年12月,上流社会的接骨师(前首相丘吉尔也是其顾客),画家斯蒂芬·沃德报了警,因为他庇护下的女孩克里斯蒂娜·基勒的前情人,毒品贩子强尼·埃奇库姆朝他家的门锁开了6抢。随着警方调查的深入,沃德本人卷了进来,他被指控有不道德的收入,而高级交际花克里斯蒂娜·基勒牵扯出的情人们则引发了二战后英国史上最大的性丑闻。那是在“下流的闸门被打开,轻浮的泡沫满天飞”的1963年,《世界新闻报》  相似文献   

9.
今年,对苏联在国外的间谍人员来说,是流年不利的一年。自3月底西班牙政府驱逐一名从事颠覆活动的苏联外交官员以来,一阵“起于青萍之末”的“扫荡间谍”之风,吹向世界各地,几乎变成了“龙卷风”。4月份,澳大利亚驱逐一名苏联外交官;英国先后两次赶走了4名苏联人;瑞士封闭了苏联新闻社伯尔尼分社,驱走了首席记者。4月上旬法国政府宣布47名苏联外交官、记者、侨民为不受欢迎的人,并勒令其当天离境,出现驱逐苏联间谍的高潮。5月初,伊朗政府又赶跑了18名苏联官员。一时苏联间谍成了过街老鼠。《亚洲周刊》也把苏联在亚洲六个首都的“外交官—间谍”名单公之于众,使这些人处于尴尬的境地。据说,仅今年几个月内,全世界被驱逐的苏联外交  相似文献   

10.
经过四次搜身,三次脱鞋,换了两个航班,我这才抵达了处于“桔黄色”(意即“面临相当大恐怖袭击危险”)警报之下的华盛顿。在第九大街一家酒店住下,从窗户望出去,左面就是戒备森严的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大楼,似乎看不见什么人进出。而FBI斜对面的一幢暗红色建筑外面却显得熙熙攘攘,排队的人群形成了长蛇大阵。定睛一看,原来这些人是在等着参观“国际间谍博物馆”。由于时差错乱,反正也睡不着觉,再说如今国际斗争这么复杂,何不也去看看间谍博物馆,学它几招呢?当我挂着照相机,排到等待参观的队伍中以后,马上感觉到是犯了一个错。这倒不是因为…  相似文献   

11.
3月15日,伊拉克以间谍罪处死了英国《观察家》周刊记者法扎德·巴佐夫特,并判处为巴佐夫特开车从事间谍活动的英籍女护士达夫妮·帕里什15年徒刊。对巴佐夫特的死,英国作出强烈反应:召回驻巴格达大使,中止双边部长级往来,驱逐6名在英国军  相似文献   

12.
一场间谍革命正悄悄逼近我们,掀起这场革命的魔手是“精巧科技”,在它的导演下,地面伸出了顺风耳,空中悬挂着千里眼,草丛间暗藏间谍虫,大街小巷飞临元名飞行器……一个未来的间谍世界画面已初步呈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13.
见惯了那些庞大的载人飞机,或许你在想:世界上最小的飞机有多大?也许你想不到,最小的飞机就像苍蝇一般大小。它不仅个子小,而且  相似文献   

14.
15.
正唐纳德·尼科尔斯的崛起和毁灭1946年尼科尔斯刚到汉城执行任务的时候,是个超重,没受过什么教育的23岁青年,但在几周之内,他就与结束了在美国的流亡生活,刚刚返回韩国的政治人物李承晚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最近,在朝鲜进行了核试验的八天之后,美国中情局(CIA)局长麦克·蓬佩奥(Mike Pompeo)在接受新闻媒体访问时表示,探知朝鲜的真实意图是一个"比登天还难的情报问题"。问题的关键何在呢?蓬佩奥说,无法预测这个外国领导人下一步如何行动,也不知道是哪些人作出决定,至少其核  相似文献   

16.
<正>哇喔,这是哪家博物馆里展出的动物标本吗?太逼真了……嘿嘿,你要是真这么想,就说明它们成功骗过你啦!这些家伙可不是标本,而是BBC(英国广播公司)的纪录片制作组精心打造的机器动物间谍。间谍?放心,不是那种搞破坏的间谍,准确地说是潜入野生动物身边的"摄影师"。众所周知,给动物拍纪录片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不仅得选好场景,把握时机,更得应对"演员"的各种不配合,简直是对耐心和制作周期的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生产竞争空前激烈,一批工业间谍便应运而生。他们千方百计窃取竞争对手的发明创造、企业决策计划和产品配方等。其手段之离奇令人难以想象。 1973年,苏联放风说打算挑选美国一家飞机制造公司为苏联建造一个喷气式客机制造厂。美国三大飞机制造商-波音、洛克希德和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闻讯后,都想抢这笔大生意。而苏方周旋于三大公司之间,让他们互相竞争。波音公司为了第一个抢到生意,同意让20名苏联专家到飞机制造厂参观、考察。苏联专家仔细地进行了一番“考察”,很满意地走了。波音公司满心喜欢地等待着他们来谈生意、签合同。然而久等无讯。后来,美国人发现苏联利用波音公司的技术自己设计制造出了伊柳辛式  相似文献   

18.
最近,美国新出版了一本名为《迷宫》的书,读后人们顿有所悟:原来美国最大最神秘的间谍机构不是赫赫有名的中央情报局,而是默默无闻的国家保密局.国家保密局的总部设在马里兰州的米德堡,总部大楼的规模几乎相当于中央情报局的办公大楼.  相似文献   

19.
二战后的法国巴黎布尔歇机场人来人往,机场服务人员用甜美的法语迎接着来自世界各国的旅客。在这些旅客之中,有一个人身着整齐笔挺的西装,扎着领带,拿着样式呆板的公文包,像任何一个正准备赶飞机的乘客一样,行色匆匆地走进机场大厅。  相似文献   

20.
爱我的间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