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青少年歌唱教学中,正如音乐教育学大纲指出:“唱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能力的有效手段。题材丰富、内容健康、形象鲜明的歌曲,富有表情地歌唱,最能感染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2.
中学音乐教学大綱(草案)規定音乐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有理解有表情地唱歌和感受音乐,通过歌曲艺术形象的感染来培养全面發展的社会主义新人”。苏联古尔維奇同志在“儿童集体唱歌教学法”中,更把教歌的过程理解为:“教歌本身应当直接被理解为在儿童面前更全面地說明歌曲的形象的过程,和求得必要的合唱——声乐技能以便富有表情地表达歌曲中的这个形象的过程”。故在各級学校的唱歌教学中,如何理解及掌握歌曲的形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問題。  相似文献   

3.
弥兰 《科技信息》2009,(23):I0229-I0229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那么,在这一新的理念指导下,我们应该如何上好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课呢?  相似文献   

4.
从音乐教学现存的问题入手,提出音乐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听”的能力,阐述了为什么要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及如何提高学生“听”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日常音乐课里我们常会发现不少学生缺乏音乐素质(如音高感、节奏感、嗓音等)唱起歌来常常出现“五音不全”的情况,通常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会要求学生轻声唱歌,不管是何种情绪的歌曲,采用降调处理。让一节课顺顺利利地度过,这相较于传统唱歌教学中扯着大白嗓喊叫似的唱歌方法来说,这似乎已经是一种进步了。但是以上这种唱歌方法都属应付式的教学,既压抑了孩子们的情绪,无视学生对歌曲的情绪和表现,又把原歌曲的灵魂给丢了.让本来激昂奋进的曲子变成压抑无力的,这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相反倒把有一定歌唱能力的人拉下水也跟着“五音不全”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和歌唱能力,我想,作为一个专职音乐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着手,以期达到比较完善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从小接受有意识的和声美感培训或熏陶,对其一生的音乐素养特别是对乐音合响的听辩能力、感受能力乃至今后对整个多声部音乐织体的形象思维能力,都将产生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最终达到具有敏锐的音乐感受能力。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音乐和声美的熏陶和注重和声美感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教学质量、发展音乐教育事业、培养音乐人才,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徐虹  谢玲  曹萱  罗云  闫红彦 《科技资讯》2014,(1):174-174,17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教学理念、教法学法、教材及信息技术的运用,旧的教学模式已不在适应新的课程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尝试进行了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方法的研究。"唱歌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基础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音乐表现形式。可以说唱歌教学是学生对音乐审美、音乐感受和音乐表现能力培养的最直接手段。正如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说过:"有了歌唱的基础,更高层次的音乐教育就能得以发展。只有人声——这个人们生而有之的而且是最优美的乐器,才是使音乐文化属于每个人的沃土。"因此唱歌教学占去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其他教学领域也大多是配合歌曲教学进行。那么如何有效的进行唱歌课教学?"唱会"之后应是"唱好"还是进行学科内的综合表现?是我区音乐教研组这两年重点研讨和不断实践改进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从音乐教学现存的问题入手,提出音乐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听”的能力,阐述了为什么要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及如何提高学生“听”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的素质教育日益受到学校和广大家长的重视。小学音乐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欣赏力,为学生插上音乐的翅膀。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作品背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曾霞 《科技信息》2007,(27):242
音乐教学中注重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强调教学中的听赏作用。通过听赏激发学生情趣,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音乐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表现歌曲。本文力图通过多个完整的音乐形象,来揭示歌曲的思想性、艺术性及趣味性。笔者认为教师应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入手,让他们充分感受音乐,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进一步表现音乐。  相似文献   

11.
音乐是由声音运动作用于人的听觉引起人的联想而获得感觉形象的,换言之,没有联想这种思维形式,也就没有音乐的可感性,也就没有音乐的形象性。那样的“音乐”只能成为声音或响动了。可见联想对于音乐多么重要,有人把它比成音乐的生命,是非常恰当的。然而,音乐不是直观可见的实体形象,它不象图画、雕刻是可见的造型艺术,也不象影视、戏剧是可听可见的综合艺术,音乐是通过不可见的声音来引起联想的,这种联想非但不容易产生,而且不容易切合实际。做为一个音乐教师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呢…  相似文献   

12.
杨双艳 《科技信息》2009,(4):180-180
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审美音乐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审美音乐、享受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中等职业教育音乐课的任务不是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13.
梁荟 《新余高专学报》2008,13(1):126-128
视唱是音乐教学中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其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准确流畅的读谱能力和听辩能力。要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其音乐感知力并建立良好的音乐感觉,就必须注重“三个结合”: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首调唱名法和固定唱名法相结合:多样化教学形式与自我练习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赵辉 《科技信息》2007,(15):474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在中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掌握一定音乐知识的基础上使其具有理解音乐的基本能力,从而使精神受到陶冶,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具体来说,中学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应当是让学生具有较为准确的感觉和感受音乐的能力。按理说,凡具有听觉的生物就该具有感觉音乐的能力,但这种感觉未必准确,因为音乐并非单指声音而言,它不仅包括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还包括声音所表达的气氛、感情、形象,平常所说的“对牛弹琴”,即指对音乐所表现的气氛、感情、形象的不理解,让学生对各种音乐符号的学习、记忆,以及视唱、听写练习等等,都…  相似文献   

15.
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为了有效地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实现预定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既包括教师的教法,又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法,是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有效结合。随着新课程的推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经验面临严重的挑战。如何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提高音乐教育教学质量,是音乐教学改革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6.
中师音乐欣赏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提高学生感受、理解、鉴赏音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以情感人,以美育人,而美育是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标,以艺术和现实美为手段的审美教育,它通过对人的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达到对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诱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教学活动中,自觉主动地感受音乐,自已动手去创造音乐,从而获得音乐素质提高和个性的发展,培养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动态模拟功能,使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直观、形象、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弥补了传统物理教学手段受环境器材或其它人为条件限制的不足,从而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同时,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其它实验手段无法提供的素材,益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而且生动有趣的物理实验和上机操作便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9.
音乐欣赏教学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感受、体验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绪,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音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帮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体验,教师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训练和培养学生听音乐的能力.音乐欣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直接的过程,在整个音乐教材中的欣赏部分,有许多不同历史时期的优秀作品,种类之齐全,内容之丰富是审美教育的极好教材.利用教材的这种刻意安排,充分发挥欣赏课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首先,教学要从以教师为中心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转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要从知识教育向能力、素质教育的观念转变,构建合理的、具有特色的知识、能力结构体系.同时,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培养创能力的途径和方法。1、搞活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当前,我们培养的人才理论知识掌握较好,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不足,究其原因,主要一点是教学方法存在弊端。因此,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怎样教课的老师是好老师”、“怎样学习的学生是好学生“怎样的实验是好实验”等问题的讨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多种方式的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切实搞活教学方法,提倡学生冒尖、创新、标新立异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进取的精神,鼓励、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改革教学方法的主要任务。在教学手段上,当前我们国家正在大力提倡和实施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如计算机辅助教学,试题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