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课堂提问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课堂提问,许多论文只着眼于研究如何问,似乎学生的任务就是答问;其实,课堂提问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是教师培养和发展学生思辨能力的过程;课堂提问所追求的不是“巧问”,而是问题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2.
语文阅读教学必须顾及学生的学习心理,学生需要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然后才能“因需施教”、“因趣施教”。因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习是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事。不顾及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语文教学显然是不明智的、低效的。根据“学习的联结理论”我们认为尤其要关注教材中的“疑点”、“异点”、“奇点”和“悬点”,因为它们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杨冬云 《科技信息》2009,(8):232-232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提高语文成绩,要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必须引“源头活水”进语文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音乐”的魅力感染学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通过语文“人文性”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运用被“击活”的语文知识,促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课堂教学双边活动中,提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必要途径和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善于提问,达到预期的目的,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告诉笔者:提问必须包括教师精心设计提问和学生自主提问两个主面.  相似文献   

5.
<正> 在讲读课教学中,教师的发问包括提问和“设问”,对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展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文章的艺术手法,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优秀的语文教师都能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课文知识的深浅度,在备课时就精心设计所问的内容和方式。有些优秀教师在教学中也能临时随机恰到好处地发问。既启发学生恰当  相似文献   

6.
人的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因此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本文以物理教学为例,浅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以使其形成主动提问的好习惯,促进学生从“要我问”到“我要问”的思维转变和发展,促使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成为自觉的学习者。  相似文献   

7.
“问是深入的阶梯、是前进的桥梁、是触发的引线、是觉悟的契机”。课堂提问是“问”在课堂教学中具体体现,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之间互传信息、师生互动的重要途径。科学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积极主动的表达能力,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密切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但实际上有时我们却难免会碰上“有问无答”、“启而不发”的窘况,是什么原因呢?这除了与学生本身的“素质”有关外,教师是否还应该自我反省一下:我的提问有问题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古今中外教育家都认为问答教学法,无论在传知、授技,还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等方面,都显示出特殊的功能。但提问是关键。教师要明确提问的目的意义,作好充分的准备,科学地设计问题,并努力掌握提问的技术要求,严格遵循教学规律和原则,准确地把握提问的时机和对象,积极鼓励学生回答,并不断提高其回答的技能。此外,教师还应诚恳地引导学生好问、善问,充分调动“教”与“学”两个积极性,才能较快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田丽俊 《科技资讯》2014,(30):146-146
语文是中职学校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工具学科。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而且对其以后工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语文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中职语文也开始审视自己的现状,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提问是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对话式教学的最常用方式是提问。而回视语文课堂的提问现状,在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学生回答的积极性方面,存在着不足。该文旨在探讨教师如何掌握课堂提问的艺术,从而达到丰富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丁兆梅 《奇闻怪事》2009,(12):27-29
课堂提问可谓是教师的“家常便饭”,教师的“导”在很大程度上要靠设疑提问来实现。“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学记》早就明确指出课堂教学应努力的方向。教师如何借助一个与文本有联系的话题,激发、唤醒学生饶有兴趣地研读文章,曲径通幽地实现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是技巧,更是艺术。  相似文献   

11.
副词“真”、“很”、“太”在语义上都有表示程度高的意思,但是三者在语义特征及语法功能上还是存在许多差异。文章从语义内涵、组合能力和语用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直觉模糊集定义及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基础上 ,利用 F -格的序关系 ,研究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给出了直觉模糊逻辑 t-范及 t-余范的定义 ,同时给出了两种新型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探讨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 t-范及 t-余范所具有的性质 .拓广了模糊逻辑中关于生成子的概念 ,给出了阿基米德直觉t-范及 t-余范的表现定理 ,并对不同算子分别进行了研究 .  相似文献   

13.
南朝梁时,萧统、萧纲兄弟分别主持编纂了《选》和《玉台新咏》。论对其编撰目的和体例、作家作品录情况、各自的学观和对后世的影响,一一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而见出它们的价值与得失。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尤其是文学作品中文化意象的使用包含着更为广阔、更为深沉的内涵,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译出原作的语义信息,而且还要译出原作内在的文化信息。通过对比分析霍克斯及杨宪益、戴乃迭对"司马牛之叹"中"叹"字的不同翻译方法,说明译者只有正确理解原语词义及其文化意蕴,才能更加全面、准确地传达文本及其蕴含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动态表演性原则在英若诚先生所译的《芭芭拉少校》中习语、活句、文化转换、称谓等方面的应用来论证这一原则在戏剧翻译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在英文中,消费需求包括“Needs”和“Wants”,有人把它们分别译为“需求”或“欲望”,“需要”和“想要”,也有人用“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或“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来区分,从意义上讲,这些表述都是有道理的,但从“Needs”和“Wants(也有人用‘desires')”的定义和表述的简洁来讲,本人更愿意把它们表述为“需求”和“欲求”,即消费者“求其所需”和“求其所欲”的意思,从消费需求的发展来看,二者的区别越来越小,甚至可以互换使用;所以,通常情况下,我们只使用“消费需求”这一概念,而不再对二者进行严格的区分。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的"中国"与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在内涵、层次上有所不同。在中国历史语境中,"华夏"既可指称古代族群或民族,也可表示一种文化或文明的载体。从历史上的"中国"、"华夏"到"中华"乃至现今"中华民族"的发展演变,"中华"一词与时俱进,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中华民族的民族过程比中国已经识别的56个民族实体发展缓慢,至今仍然属于"想象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就《左传》的记载来看,“因”并非一种婚姻关系,而“报”并不见容于春秋时期的宗法制度。“烝”是在婚姻伦理形成之初,在宗法制度可以容忍的范围内的一种事实婚姻。它既非群婚或转房婚的遗迹,亦不同于周边少数民族的收继婚。对于这种事实婚姻,不同地区、不同的人所持的态度是不同的,既非毫不犹豫的承认,亦非旗帜鲜明的反对。这种情况反映了春秋早期贵族阶层婚姻伦理的相对混乱状态。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以及与世界制造业的差距,指出中国的设计师应"为中国制造而设计",从而使"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设计",最终实现"中国创造"。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成瘾症”(IAD)在全球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网民)当中迅速蔓延,社会危害性极强,备受社会学和心理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网络成瘾概念的界定出发,介绍了网络成瘾的临床鉴定和基本类型,剖析了网络成瘾的心理成因,建议网民们要解除网瘾,进行信息“节食”,最后对青少年沉缅于网络游戏这一社会问题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