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玉米是攀西山区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玉米在攀西山区粮食生产中的地位显得愈来愈重要,因此,玉米育种的研究工作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从攀西山区玉米育种的技术和市场两个方面对该地区的育种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攀西芒果生产基本情况和攀西发展高产同效芒果生产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提出芒果生产必须树立产业化的指导思想,走高优质高效之路,实现芒果高产优质高效之措施。  相似文献   

3.
鲜食玉米新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丽萍 《甘肃科技》2008,24(8):152-153
鲜食玉米近年来在兰州近郊地区发展迅速.针对鲜食玉米产业的发展,引进鲜食甜、糯玉米超甜1825、万甜糯一号等新品种15个进行了试验,从植物学性状、生育期比较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引进的试验品种在兰州近郊地区种植表现均好,适宜种植,依综合性状、生育期、品质及口味习惯,大面积推广糯玉米品种,早熟品种应以万粘三号、彩糯一号为主,晚熟品种应以彩糯二号、万甜糯一号为主,因北方人喜食糯性玉米,甜食玉米在兰州近郊地区可做适量搭配种植.其熟性早熟品种依次为超甜2008、超甜1825、超甜1822;晚熟品种为超甜2000、超甜1826.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中国加入WTO后,在农业生产中农业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至关重要性,探讨了为促进攀西地区经济发展,攀西农业开发文献资源最佳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5.
钢铁工业在生产中要大量消耗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是最具潜力、最有条件、最迫切需要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攀钢在40年的建设发展中,依托攀西地区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在党中央几代领导人和国家各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关心支持下,较好地承担了开发攀西资源的重任,坚持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攀西地区主要桑树病害发生及防治对策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攀西地区是四川省主要的蚕桑生产基地,随着蚕桑业的不断发展,桑树病害的发生日趋严重,严重地影响了该地区蚕桑业的发展。为了全面的弄清攀西地区桑树病害的发生情况,自2001年起我们对该地区桑树病害的种类、分布、为害症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研究,基本弄清了攀西地区桑树病害的发生有17种,其中主要病害有8种,并针对桑树主要病害在攀西地区发生的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根据攀西地区的气候特点,栽培措施,论述了攀西地区山葵种植的主要病虫害的发病特点及其主要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攀西地区下湿田增种早春作物,是充分利用春季光温资源,提高复种指数的有效措施。测定5种早春作物的全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与净同化率、茎叶中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和产量、产值。不同作物比较试验表明,攀西地区下湿田早春作物以种植玉米、西瓜、马铃薯的产量和产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自二十世纪初,西方基督教传入攀西地区以来,在其一百多年来的传播过程中历经曲折多艰而逐渐发展壮大并不断融入攀西本土文化之中。攀西地区基督教在其与攀西本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逐渐褪去其"西方"色彩的同时,也经历和加速了其自身的本土化进程,并在其文明演进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攀西本土特点的攀西基督教,成为攀西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达到自身的蜕变而"攀西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攀西经济圈是我国西部资源最富集地区之一,但是区域范围较大,发展水平严重不均衡。本文首先结合区域特点,对攀西经济圈区域范围进行了重新界定,然后应用了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攀西经济圈22个市县的城市能级梯度进行了评价,并将攀西经济圈的城市能级分布结构划分为四个梯度级,同时,深入分析了攀西经济圈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攀西经济圈"双核、两圈、两轴"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以推动攀西经济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甜糯玉米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模式的示范推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两精四适宜"即铺膜精细播种、精细管理;适宜播种期、适宜密度、适宜采收期、适宜绿色病虫害防治的综合集成栽培技术,种植迪糯278、京科糯2000、迪甜6号、迪甜10号、鲜糯1号5个甜糯玉米品种,两年来种植推广面积达1966.667hm2,平均增产2550kg/hm2,平均增收4500元/hm2以上,新增经济效益1068万元。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试验观测,对甜玉米的花粉直感现象进行了探讨,证明甜玉米和普通玉米杂交或不同基因型甜玉米互相杂交,通过花粉直感的作用,当代果穗上全部为非甜籽粒,F_1果穗上甜质籽粒数和非甜籽粒数的比例和显性及性状分离规律基本吻合。试验研究和实践证明,利用花粉直感的作用,异型杂交甜玉米具有出苗率高、幼苗健壮、青穗产量高、青穗籽粒含糖适宜而食味好的优点,有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3.
根据山西省甜玉米产业化发展的务件,国内外甜玉米加工产品的结构和市场分析,提出了在山西省实施以产品加工为中心环节的甜玉米产业化构思。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以玉米为原料酿制麸子酒的生产工艺 ,并对酒的主要营养成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玉米是全世界也是我国种植范围最广、总产量最大、用途最多的粮食作物。玉米按收获物和用途可分为籽粒用玉米、鲜食玉米、青贮玉米等3类,其中籽粒用玉米是我国玉米的主要产品。指出我国籽粒用玉米及其制品在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真菌毒素污染,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等问题,并从玉米育种和作物栽培等方面给出相应的控制对策:1)选育并推广抗病虫害的玉米新品种,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防治病虫害。2)选育并推广脱水快、成熟度好、利于籽粒直收的玉米品种,规范玉米籽粒晾晒及储存过程。3)完善相关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4)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合理规范使用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使用低毒农药。5)加强标准农田建设,减少面源污染,降低重金属在玉米中吸收和积累。  相似文献   

16.
我国甜、糯玉米生产现状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我国甜、糯玉米育种现状、生产加工现状和市场现状及其生产前景分析,提出我国甜、糯玉米产业的形成关键要以加强育种研究;因势利导,重点发展,提高产量,扩大面积;制定甜、糯玉米质量标准,加快品种审定;发展订单农业,形成良性循环;引导消费,开拓和培育市场等为对策。  相似文献   

17.
明中叶后,美洲的玉米与甘薯越过大洋,先后来到中国安家落户,也走进皖西淮河、长江支流的一处处谷地和上游大别山区的高山腹地。玉米和甘薯是比较典型的旱粮作物,它们不太苛刻的种植条件带来了两种作物的极度扩张,从而为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加进了新元素,从根本上改变了种植地民众食物不足的困境,尤其是解决了山区越冬食物不足和春荒的困难。但何炳棣"整体史学"的思维告诉我们,玉米和甘薯的引种,也带来了人口的激增;涌向山地的农民由于缺乏山地耕作的经验,又造成了水土流失和环境危急的日益严重。当然,只要能采取波伦式谨慎选择的态度,玉米和甘薯基本上是个好东西。历史的启示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只能走一条"共同进化"的路。  相似文献   

18.
2006年4—9月在内蒙古民族大学试验农场进行了甜玉米的播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的后延,春早播、春晚播和夏早播的甜玉米单穗鲜重均呈持续增加的趋势;胚面厚度在50%吐丝后28d达到最大值,之后略有下降;籽粒含水量呈下降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在50%吐丝期后的第22d达到最大值后不断下降.由含水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共同确定的采收期为:春早播50%吐丝后21.6—25.3d;春晚播50%吐丝后20.5—24.9d;夏早播50%吐丝后20.8—23.0d.  相似文献   

19.
以壳聚糖和玉米淀粉为主要基质,分别加入甘油、聚乙烯醇、明胶和气相二氧化硅,采用溶液共混后流延方法制备食品包装膜。分析了壳聚糖和玉米淀粉的最佳质量比以及添加剂的用量对包装膜力学性能和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壳聚糖和玉米淀粉质量比为100:214,甘油含量为玉米淀粉质量的20%时,壳聚糖/玉米淀粉膜的综合性能较好;聚乙烯醇含量为玉米淀粉质量的60%、明胶固含量为玉米淀粉质量的10%、气态二氧化硅固含量为玉米淀粉质量的4%时,所得膜在各自系列膜中的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