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以洪湖为例,从生态调水的角度出发,向湖体输入改善水质的生态环境用水,并根据物质守恒原理建立湖泊水质模型,对生态环境用水量进行了估算,得出在年入湖污染物质排放总量不变的条件下,满足洪湖TN浓度达到Ⅲ类标准(TN=1.0 mg/L)所需的生态环境用水量为23.2×108m3/a.  相似文献   

2.
九龙江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污染定量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农村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已成为流域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准确估算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氮磷排放量可为污染控制管理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对村庄汇水区定点水质监测分析,在了解生活污水水质特性与排污特征的同时,获取生活污水氮磷的人均排放负荷,从而定量估算九龙江流域农村生活污水营养盐污染负荷.研究结果表明,生活污水中总氮、总磷等水质指标浓度均很高,且浓度变化基本反映了居民的生活方式及作息规律.研究区人均排放量为总氮1.562kg/a,总磷0.153kg/a.九龙江全流域生活污水排放负荷为总氮5920t/a、总磷578t/a,分别占全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排放量的28%、25%.经济发达、人口集中的沿江两岸地区的氮磷排放负荷较大,应重点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城市用水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联合国法和消费水平法分别预测出江苏省不同水平年城镇化水平,分析确定了江苏省不同水平年设区城市人口的数量;分别用分项预测法和城市人均综合用水定额法预测不同水平年城市用水量,两者结果非常接近,可采用人均综合用水量预测结果作为不同水平年的城市用水量,用分项预测成果分析各类用水的比重;针对城市用水预测结果,提出了保障江苏省设区城市用水的开源节流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兴阜煤矿矿井水的水质水量与井下用水要求,提出兴阜煤矿矿井水井下处理并回用的方案,对原有的井下水仓改造为沉砂槽、机械混凝沉淀池和斜板沉淀池,处理水水质可满足井下生产要求.对矿井水井下处理工程投资及运营成本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兴阜煤矿矿井水井下处理的成本仅为0.2~0.25元/t,相比于目前的井下用水价格可节省约1.00元/t,兴阜煤矿进行矿井水井下处理及回用方案是可行的,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国用水效率评价问题,选取人均综合用水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耕地实际灌溉亩均用水量、城镇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作为输入指标,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输出指标,建立DEA模型对中国2012年~2016年用水效率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
产业化中的工业水处理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是人类乃至万物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联合国曾经预言:能源危机之后,水将成为人类社会的下一个危机。水荒已在非洲、亚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出现。随着社会的发展,水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我国工业的淡水耗量急速增加,北方地区更是面临严重的水源紧缺状况。据报道我国人均拥有水量为2400吨,而北方地区的人均拥有水量是240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天津市人均水量仅为150吨。在城市用水中,工业用水约占总用水量的60%~80%,而工业冷却水用量约占整个工业用水量的70%~80%。然而,有关资料显示,我…  相似文献   

7.
我国人均拥有水量为2700m~3,仅为世界人均值的1/4,全国年缺水量超过300亿m~3;但占全国总用水量70%的城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电率低,且污染日趋严重,急需优质的水处理剂。国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6—2010年用水量数据,对"十一五"我国30个省区节水量和节水效率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各省区节水效率具有收敛性,平均在35%~50%之间;而单位产值节水量差异较大,且与该期万元产值耗水系数呈正相关性.假设万元产值耗水系数是人均水资源禀赋、第一产业比重和人均GDP的函数,依据2006—2010年30个省区面板数据统计分析,发现人均水资源丰富和第一产业比例大,单位产值用水量越大;而单产用水量与人均GDP呈负指数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万元产值耗水系数方程.从该方程可看出,水资源越丰富的地区节水潜力越大,而降低第一产业和提高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居民生活用水需求是城市供水的刚性保障,其用水发展趋势及增长规律事关城镇供水管理的宏观决策.根据历史数据分析北京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演变规律和成因,研究表明影响居民生活用水量的关键因素是器具设施水平、行为习惯和收入水平,通过对关键因素与用水量的定量化分析和情景模拟,预测未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极值、时点条件和节水潜力.结果表明,现状节水条件下,居民收入水平增长至15 000元/月时,生活用水习惯将达到相对稳定状态,用水需求增长至极值,约为168L/人·d.节水政策干预条件下,技术和意识节水潜力达到极限时,居民生活用水量分别为123L/人·d和156L/人·d,节水效率分别为27%和7%.在最可能的节水发展情景中,2050年用水量为143L/人·d左右,节水效率约为15%.通过对北京市居民生活用水量和节水潜力分析,提出了控制居民用水需求快速增长的措施建议,为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我国农业节水技术的选择与立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业节水是长期的战略任务众所周知,我国水资源不足,而农业始终是用水大户。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24.4亿立方米,但人均占有量仅2400立方米/(年·人),亩均占有量1460立方米/(年·亩),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1/4和1/2。若按未来人口15亿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1875立方米/(人·年),而美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13500立方米/(人·年),1985年人均实际用水量已达1900立方米/(人·年)。我国总用水量中约7O~80%用于农业,当用水紧张时,首先被削减的总是农业用水。目前全国农田灌慨平均每年缺水达300多亿立方米,受旱面…  相似文献   

11.
针对渭河流域(陕西段)面临的水量、水质问题,本文依据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为控制目标,统筹考虑跨流域调水与河道内外不同用水需求等,绘制了渭河流域水量水质联合调控节点图,引入改进型一维河流稳态水质模型,建立了基于"三条红线"的水量水质耦合调控模型,构建了水资源配置方案集,并对模型求解.计算结果表明,2020水平年,不同方案下渭河流域各断面生态需水保证率均符合设计要求;在考虑用水效率红线指标以及引汉济渭调水方案下,流域缺水量达到最小;考虑限制纳污指标时,需大力削减污染物入河量才可满足水功能区限制纳污要求.研究成果可为渭河流域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提供理论支撑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0个县(市、区)2010—2013年用水效率的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进行分析,再结合典型相关分析(CCA)模型,探究影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用水效率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区)无论在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还是总用水效率上差异都较为明显,其中鄱阳县、南昌市区、南昌县等8个县(市、区)总体用水效率较高,其他县(市、区)总体用水效率中等或偏低,丰城市总体用水效率很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资源利用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农业用水效率最低,是牵制总用水效率上升的主要指标.影响技术冗余率的主要因素有人均GDP和一产产值/(二产产值+三产产值),而影响规模冗余率主要因素有人均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以及一产产值/(二产产值+三产产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青海水资源紧缺的现状,通过对青海某火电工程生产用水采用再生水为主要水源的水量和水质的论证,分析了项目取、退水对区域水环境及其他用水户的影响.结果表明:充分利用再生水,建设项目取水水量、水质均满足要求,取、退水对区域水资源和其他用水户无负面影响.文章阐释了再生水作为重要水源在项目水资源论证中的重要性,对类似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农业用水占到全国总用水量的70%以上。实施农业节水灌溉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项措施。推广农业节水灌溉,不仅可以缓解农业用水的供需矛盾,加快了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南湖是武汉市"四水共治"行动计划中需要优先实施水环境提升的水体,其水环境功能区划目标为地表水Ⅳ类,但其现状水质一直处于Ⅴ类或劣Ⅴ类,常年达不到水功能要求,亟需治理.通过对南湖污染源进行解析,核算污染负荷,确定了排口是南湖最大的污染源,其对COD、NH3-N、TP的贡献量分别为550. 2 t/a、60. 3 t/a和7. 8 t/a,负荷比分别为67. 4%、71. 4%和70. 3%.其次为城市径流污染,其对COD、NH3-N、TP的贡献量分别为153. 01 t/a、15. 30 t/a和3. 06 t/a,负荷比分别为18. 8%、18. 1%和27. 6%.再次为降尘污染,其对COD、NH3-N、TP的贡献量分别为112. 4 t/a、8. 7 t/a和0. 2 t/a,负荷比分别为13. 8%、10. 3%和1. 8%.最后为农田种植污染,其对COD、NH3-N、TP的贡献量分别为0. 6 t/a、0. 1 t/a和0. 03 t/a,负荷比分别为0. 1%、0. 2%和0. 3%.  相似文献   

16.
深圳河湾流域水污染源解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污染源调查资料、污水处理厂运行数据、底质监测结果、SWMM的非点源污染模型和截排系统溢流模型, 估算深圳河湾流域的非点源和溢流污染负荷, 解析流域主要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和来源, 得到如下结论。1) 2015年深圳河湾流域全年入河负荷量为COD 3.676 万 t/a, 氨氮 5715.65 t/a, TP 494.36 t/a, 其中点源为COD 2.63 万 t/a, 氨氮 5496.9 t/a, TP 463.55 t/a, 占全年的比例分别为72%, 96%和94%。非点源负荷为COD 8608 t/a, 氨氮 99.8 t/a, TP 18 t/a。雨季(4-9 月)溢流总负荷为COD 1894.05 t, 氨氮 118.95 t, TP 12.81 t。2) 深圳河湾流域单日入河负荷为COD 116.5 t/d, 氨氮 15.75 t/d, TP 1.412 t/d; 旱季污染源中漏排污水, 各指标负荷属排污口和支流漏排占比最大; 旱季点源总COD为71.94 t/d, 氨氮为15.06 t/d, TP为1.27 t/d。雨季中, 非点源的COD占比最大(34.21%), 其次是支流漏排(28.73%)和排污口(22.3%); 3) 雨季非点源和溢流的负荷对水质的影响不能忽略, 尤其是暴雨天, 虽然时间短, 但大量负荷对水质冲击的影响极其严重, 恢复到正常水质需较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5—2016年辽宁省的统计数据,以新型城镇化为视角,首先分析辽宁省城镇化与用水结构的发展趋势,然后构建回归模型,利用Eviews软件实证研究辽宁省城镇化率与水资源利用效率、城镇化率与人均用水水平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城镇化率是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人均用水水平的Granger原因,城镇化率每提高1%,万元GDP用水量和人均用水量分别降低7.48%和0.22%,即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高用水效率。利用回归模型预测可知,到2020年,辽宁省城镇化率达到72%时,水资源利用效率将明显高于2016年,并且辽宁省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未超过辽宁省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最后,针对辽宁省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天津市水资源短缺的严峻性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而我市又是严重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仅16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量的7%,如果加上入境水,我市人均水量也仅有380立方米,为全国人均水量的17%.  相似文献   

19.
对东江源区(寻乌段)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综合评价,为制定合理的湿地生态修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按湿地功能区水质监测结果评价,水质达标的有7个(70%),不达标的有3个(30%)。按湿地功能区水质目标要求评价,主要水库水质达标的有2个(40%),不达标的有3个(60%)。寻乌县城区河段生活污水入河量278万t/a,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污染负荷分别为333. 7 t/a、54. 9 t/a,城区居民的生活排污是影响湿地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源。最后,对东江源区的湿地生态环境退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立社区共管共建流域保护机制的可行性,使东江源区上下游形成湿地资源保护和生态旅游发展的长效模式。  相似文献   

20.
赵龙 《甘肃科技》2000,16(4):28-29
1 发展节水灌溉势在必行根据临泽县节水灌溉规划,到2010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将达到60.86万亩,净增灌溉面积3.08万亩,需新增水量2750万立米,工业需新增321万立米,居民生活用水需新增26万立米,合计新增水量3097.8万立米,经分析全县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4.86亿立米。目前全县年总用水量已达4.37亿立米,占可利用水资源量的90%,其余10%已属开发难度较大或不易开发利用的储备资源。可见,可供我县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已十分有限,上述增加的用水量大部分靠节水来解决。因此,加强用水管理,研究和推广节水灌溉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2 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