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五年来国内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三个方面总结了近五年来我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成果,并指出这五年来我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的特点:第一,理论研究仍然是主流;第二,诗歌研究是薄弱环节;第三,研究的作家趋于广泛;第四,后现代主义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关系研究呈多元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三个方面总结了近五年来我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成果,并指出这五年来我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的特点第一,理论研究仍然是主流;第二,诗歌研究是薄弱环节;第三,研究的作家趋于广泛;第四,后现代主义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关系研究呈多元化.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英国进入了后现代主义时期,后现代主义文学也在现代主义文学的基础上日益发展起来,蒂姆·帕克斯是后现代主义时代中的著名作家之一,他的小说《爱上罗杰》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作品,它具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特点。本文旨在简要介绍这一时期的英国的后现代主义小说特点及分析这部小说中所体现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后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尽管后现代主义文学难以梳理,但概括而论,仍能分辨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若干特征,如碎片化、互文性、反体裁、迷宫小说等。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价值和美学意义的求解过程可能是漫长的,唯有经过时间岁月的冲刷,才能对此作出完整的定位和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1951至1966年期间《中国文学》(英文版)中明喻这一修辞手法的翻译情况,分析了该英文版中译者对于明喻这一修辞手法采取了何种翻译策略。研究指出《中国文学》(1951-1966)作品中明喻的英译以直译为主要翻译策略,其次为增加或删减喻底,译入英语隐喻的方式。译者采取的相关翻译策略与时代背景、英汉固有文化差异、《中国文学》(英文版)读者群体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唐菁 《科技信息》2007,(12):122-123
后现代主义小说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形式与结构,成了一种语言的游戏。本文以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巴塞尔姆的短篇小说《玻璃山》为范本,通过分析其形式与内容上的特点,即文本体现出来的“不确定性”、“戏仿”、“零碎化”、“真实与虚构的混淆”等后现代特征,揭示了后现代文学的颠覆性与游戏原则。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目前是个有着极大争议空间的话题.本文针对"后现代主义"这一术语的使用,在文学意义上与现代主义的裂变、继承和反拨,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上的异同等方面作了分析、辨别.  相似文献   

8.
约翰·巴斯的后现代主义小说《迷失在开心馆》是一部晦涩难懂的作品,然而它又具有独特的语言魅力。文章旨在从其叙述方法、叙述的不确定性和元小说元素三个方面分析其实验性语言特点。这部作品对提高读者文学修养有积极意义,肯定了巴斯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以破坏、消解和颠覆为根本任务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是对传统文学的否定和超越。本文论述了后现代文学的产生根源,后现代文学的主要特征,并结合作品从作者,叙述和语言的审美角度分析了后现代文学作品对作者,传统叙事及文本中心意义的消解与颠覆。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的崛起是二十世纪下半叶西方文坛上最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之一。荒诞派戏剧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流派,它的主旨是“反戏剧”、“反传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表现手法荒诞、场景孤立封闭、情节荒诞离奇、人物怪异扭曲和语言破碎混乱。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与文学结缘,主要融合了文学修辞手法、文学描写方法和篇章结构形式等。修辞手法主要运用于新闻标题;文学描写手法体现在新闻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情节现场化、现场细节化、细节形象化;通讯类新闻及其栏目设置,主要运用了篇章结构形式;联想和想象是新闻的禁区,是导致假新闻的主要渠道。新闻与文学的结缘是受众审美需求以及文化品位提升的表现,是今后新闻传播发展新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将文本泛化,认为"文本就是一切,文本之外别无他物".后现代主义小说家不仅混杂各种文学体裁,拆除文学的"内部边界",而且试图抹杀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打破文学的"外部边界".从而构成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共同特征,如意义的不确定性、内容的荒诞性、形式上的非连续性、文本结构的无序性和混沌性、文本自我反映的操作性以及语言高度实验化等,而这些都是通过采用戏仿、拼贴、大众化和互文性等后现代主义文本策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文学是主体对生活的的摹仿。后现代主义文学提出的“文本之外,别无它物”和“互文性”等观点挑战了传统的文本观。文学摹仿生活的观点似乎走到了尽头。文章认为后现代主义文学也是对生活的摹仿。只不过,后现代主义的生活具有“能指即所指,文本即生活”的特征。根据文学语言的主体间性就是文学的主体性以及二十世纪的批评理论提出“阅读主体和阐释主体通过文本进行历史性对话”和“文本的历史性意义是文本系统和阅读主体的历史性阅读的产物”,试图重建文本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为非主流的边缘化文学存在,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化在主体观念、叙事方式和接受空间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这影响着它在新的时代环境中融入中华文化整体格局又保持自己文化特点的基本方式。认识这种差异,对探讨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规律,繁荣中华多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文学内涵及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欧美后现代主义文学现象及中美内涵特征.对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起源、流变、终结及其美学评价,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50年代后现代主义开始在西方社会和国家出现比较大范围的文化潮流,这个文学潮流广泛的涉及到了社会学、哲学、语言学、文学、建筑学以及影视等诸多领域。本文主要研究了西方后现代翻译理论的特点以及它的局限性,为今后的翻译理论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从分析"90后"大学生与"80后"辅导员的特点入手,结合后现代主义价值观的现实影响,对"80后"辅导员工作中表现的不足以及后现代主义价值观对大学生和辅导员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探索适合"90后"大学生与"80后"辅导员的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回顾数十年来有关彩调剧的研究,不难发现大家多从文学、音乐、表演的角度切入分析彩调剧,却很少涉及其中语言的运用,特别是修辞手法的使用。事实上,彩调剧利用多种修辞手法营造诙谐、幽默的风格,比较突出的有诡谐、曲解等8种手法。这些手法的创造性运用丰富了这个剧种的表现力,形成了有彩调特色的修辞艺术。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小说不仅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内部结构 ,而且对小说这一形式和叙述本身进行反思、解构和颠覆。后现代主义小说与现代主义小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打破了美与丑 ,文学与非文学 ,能指和所指的界限。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非泾渭分明、清晰可辨 ,而是既异中有同 ,也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20.
关于后现代心理健康标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脱胎于哲学,又顺应于哲学的发展.作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毫无疑问,理应渗透于心理学研究的诸多方面.因此可以通过对后现代主义特点及心理健康标准的趋向分析,推演出后现代心理健康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