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恒温条件下从嗜麦芽假单胞菌中获得酪氨酸酶,利用微量热法测定了酪氨酸酶催化氧化酪氨酸反应的动力学性质,并得出该反应符合Michaelis-Menten动力学的结论.该方法不需要将酶提纯,可以原位测定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在恒温条件下从嗜麦芽假单胞菌中获得酪氨酸酶 ,利用微量热法测定了酪氨酸酶催化氧化酪氨酸反应的动力学性质 ,并得出该反应符合Michaelis -Menten动力学的结论。该方法不需要将酶提纯 ,可以原位测定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3.
酪氨酸酶催化氧化羟基吡啶类化合物的反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酪氨酸酶催化 2 3_二羟基吡啶氧化反应条件 ,结果表明该催化反应的最适pH值为 8 5 ,最适温度是 4 5℃ ,Km 值为 0 32 2mmol L ,并发现当酶量较低时 ,该催化反应存在一个延迟期。研究还表明酪氨酸酶不能催化 2_羟基吡啶和 4_羟基吡啶的氧化反应。根据实验结果 ,探讨了酪氨酸酶催化 2 3_二羟基吡啶氧化反应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meso-四(N-甲基-3-吡啶基)卟啉和钴的配合物(CoTMPyP)可以作为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模拟酶来催化高香草酸和H_2O_2的反应,生成具有强荧光的高香草酸的二聚体。用CoTMPyP催化,可以测定3.0×10~(-7)—2.0×10~(-6)mol/L的H_2O_2,通过和葡萄糖氧化酶反应的偶联,可以测定0.20—4.0μgmL~(-1)的葡萄糖。对血清中的葡萄糖含量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明外源苯丙烯酸在弱光逆境胁迫下对黄瓜叶片抗氧化特性的影响,本实验以‘津春4号’黄瓜(Cucumis sativus L.)品种为材料,用50μmol苯丙烯酸处理2 d,然后分别置于正常光照(500μmol/(m·s)和弱光(80μmol/(m·s)下生长6 d。探究黄瓜在抗弱光胁迫中外源苯丙烯酸是否通过抗氧化酶在对膜脂过氧化起作用。结果表明,在第2天,苯丙烯酸预处理降低了MDA含量、O_2~(.-)生成速率以及H_2O_2含量,提高了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第8天,苯丙烯酸预处理降低了弱光胁迫下MDA含量、O_2~(.-)生成速率以及H_2O_2含量,提高了SOD、APX、过氧化氢酶(CAT)、GSH-Px活性。因此,外源苯丙烯酸预处理通过抗氧化酶的作用缓解了弱光下黄瓜叶片的膜脂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6.
铜或锌胁迫对小麦根中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小麦根中抗氧化酶对重金属胁迫的反应.利用水培法研究了铜(Cu)或锌(Zn)胁迫对小麦幼苗根中活性氧(ROS)产生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Cu或Zn胁迫下小麦根中OH~·、H_2O_2和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Cu胁迫下O_2~(·-)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而O_2~(·-)在Zn胁迫下呈升高的趋势.Cu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升高的趋势,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Zn胁迫下SOD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POD活性受到明显的抑制,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Cu或Zn胁迫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表明Cu或Zn胁迫下小麦根中抗氧化酶活性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以此来清除根中积累的ROS,降低重金属对小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研究酪氨酸酶促反应的抑制对探讨皮肤色素沉着的消失具有临床意义。我们采用光度法和Stemartand Bewley报道的氮兰四唑光还原反应分别对谷胱甘肽、甘露醇对该酶的抑制类型以及对O_2~自由基清除作用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谷胱甘肽、甘露醇对酪氨酸酶的抑制动力学上均属不可逆抑制类型。两种药物对O_2~自由基均有明显地清除作用。这对探讨酪氨酸酶的抑制机理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8.
盐酸羟胺在碱性水溶液中发生自氧化反应,可产生O2-.,其自身被氧化为亚硝酸根离子,在酸性介质中SCN-催化亚硝酸根离子与二苯胺-4-磺酸反应生成具有电活性的亚硝基化合物在-0.60V处有一波形很好的二阶导数极谱峰。在一定条件下,极谱峰电流的大小与亚硝酸根离子的浓度呈线性关系。体系中加入SOD,使生成的亚硝酸根离子的量减小。由此建立了通过检测亚硝酸根离子的生成量来测定超氧化歧化酶活性的电化学方法,测定了酶活力曲线,并研究了常见的黄酮类化合物对O2-.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9.
进行了CO作为还原剂选择性催化还原低温烟气中NO_x的实验.主要考察了反应温度、活性金属负载质量比、活性金属种类3个因素对脱硝效率及CO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考察温度窗口内(100~180℃),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Cu-Co/Al_2O_3催化剂的NO脱除率逐渐升高,Cu-Mn/Al_2O_3催化剂的NO脱除率先升高后降低,CO转化率不断增大;随着活性金属负载质量比的改变,实验工况下Cu-Co/Al_2O_3和Cu-Mn/Al_2O_3催化剂活性金属负载质量比均为1.5时催化剂的脱硝性能最优;Cu-Mn/Al_2O_3的整体NO脱除率高于Cu-Co/Al_2O_3;8种催化剂中活性金属负载质量比为1.5的Cu-Mn/Al_2O_3催化剂在160℃下脱硝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简称SOD)广泛存在于各类生物体中,能催化生物体内超氧自由基(O_2~(?))发生歧化反映,是机体内O_2~(?)的天然消除剂,对机体细胞起保护作用.因此,机体内SOD在防御O_2~(?)的毒性、抗衰老以及预防肿瘤和抗炎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并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