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论语>中先后四处出现山东地名"费".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两处加注,注明其音读和现所在地区;两处未加注解.王力先生、郭锡良先生、朱振家先生分别在他们主编的<古代汉语>文选中,对<论语·季氏>提及的山东地名"费"注明音读和现所在地区.本文试从古音韵学角度考察山东地名"费"的古读音及流变,并对古代典籍中的古读音标示发表了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2.
依据对<左传>等有关文献资料研究及实地文物遗迹考证,<左传*僖公四年>所载"方城"是楚国长城,其始筑于楚文王二年(公元前688年)冬"伐申过邓"之后、"还年"伐邓"之前,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修筑的长城,是中国长城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3.
<古诗十九首>是我国五言古诗最早最成熟的代表作,陆时雍曾指出"<十九首>谓之<风>余,谓之诗母."它上祖<诗><骚>,下启唐宋,标志着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本文试从句法分析的角度对<古诗十九首>的语式及其对后世诗歌语言的影响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从上海这个城市的"文化"或者说"气质"入手来描述上海的历史,是王安忆最近两个长篇<长恨歌>与<富萍>的写作主旨所在,也是其在上海谱系的作品中的特色所在.从作品的内在逻辑来看,<富萍>的产生可以看作是王安忆对<长恨歌>第二部文字的充实.  相似文献   

5.
<筭数书>是20世纪80年代在湖北张家山汉墓出土的数学竹简,是先秦的作品,是现在人们所知道的中国传统数学最早的著作.它内容丰富、深刻,对它的研究将进一步揭开先秦数学的面纱.2000年第9期<文物>发表了<筭数书>的释文.该文对<释文>作了校勘,写出校勘记近190条.其校勘内容包括(1)<释文>中的少量错简;(2)<释文>中字词的大量衍脱舛误,特别是数字计算的错误;(3)互训或通假字不当改而<释文>做了改动的;(4)原简中若干未被<释文>识别的字;(5)<释文>中个别小标题的处理的失误.另外,<筭数书>中分数表示方式的不同一,是先秦数学的固有现象,汉张苍等整理<九章算术>,才对此做了标准化处理,因此,不宜以后者为模式改动前者.  相似文献   

6.
从<文心雕龙>这部巨著中,我们可以看见孟子的文学理论观"知人论世"对刘勰的影响.刘勰博览群书,杂观百家对各种文学体裁及作家、作品进行了分类研究.刘勰既通历史又晓人情,进而以窥文情.整个<文心雕龙>的创作就是一次"知人论世"观的批评实践.  相似文献   

7.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诗歌产生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与卦爻辞的产生时代大致衔接.<周易>卦爻辞象征艺术的三大特点鲜明性、典型性、含蓄性,已初见"比"、"兴"之端倪,对<诗经>"比"、"兴"表现手法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二者又不可等而视之.卦爻辞的"象征"是一种思维方式(即隐喻思维),而<诗>之"比"、"兴"则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8.
<愤怒的葡萄>结构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借鉴了<圣经·出埃及记>故事的构思轮廓.本文拟通过分析俄克拉荷马逃荒移民的苦难旅程和"上帝的选民"--以色列人的大迁徙之间的联系,挖掘小说从表层到深层的深刻内涵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诗经>和<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两部文学总集.<诗经>经春秋战国而到两汉被奉为经,<楚辞>在汉代也曾被依经阐释,推为"古诗之流",但最终未被升格为经,而是经历了由赋体到楚辞体的认识转变过程.本文讨论了这一转变所体现的文学标准的变迁,以及这种变迁之下,"楚辞"体在古代文献目录中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对<离骚>"落英"之"落"字的理解历来不一,训"始"训"落",各执一词.今又有人提出"下垂"一义,笔者难以苟同,主要从文献角度论证"落"当解释为"凋落".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组织的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导致图书采购经费的增加,而图书采购经费的大幅增长给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如何能合理使用经费,使高校图书馆的藏书体系更为合理,从而更有效地为教学科研服务,文献采访工作者面临巨大的挑战。在传统图书采访模式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可以构建出适应时代需求的新的采访模式。  相似文献   

12.
闽地开发较晚,但在五代至北宋初即已有蔡元鼎这样的《诗》学专家.至朱子兴学闽地,其所著《诗集传》在闽地影响深远.受其影响,闽地治《诗》者代有人出.黄道周浸淫于具有浓郁《诗》学氛围的闽南,一生治《诗》不辍.黄道周《诗》学著述散佚严重,但经过爬梳剔挟,还是可以发现其有大量的《诗经》学文献存世.梳理闽地《诗经》学传统以及黄道周的《诗经》学研究,可以引起学界对黄道周乃至闽地《诗经》学的关注和研究,以充分揭示其特点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文选》除诗、赋之外,共收文35类,其中的册、令等8类各仅收文1篇,入选条件极苛严。但“书”类却收录了18人24。篇,数量为《文选》文之冠,足见书类名篇之夥。书体的日用性、私家性及其规范的宽松性、表达的自由性是其体作者和作品如此众多的重要原因。书体名篇的产生,除了一般的主体素质要求之外,有其特殊规律:作者因外部摧折形成的情感发酵至临界点,借口或决口同时形成时;人际关系良好的讲究友谊的时代氛围的驱使;书信的施者与受者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距离;征战频繁或政治动荡时代的需要;饱学上司的激励作用。从作者角度看,书有自撰与代拟之分;从施受关系看,有友与敌之分;从缘起上看,有主动与被动之分;从情调上看,有乐与苦之分,均以后者为主。  相似文献   

14.
对同一主题图书分属不同类目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本着分类是为使用的最终目的,指出各图书馆可制定适合本馆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使用办法,从而达到归类一致,最大限度地实现馆藏图书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针对《诗经》中有关战争方面的诗歌,从战争诗歌对战争的各个侧面的描写中所体现出来的先秦人的尚武精神,从多个视角作了详细的分析,并又对于先秦之尚武精神的成因及其实质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2000年的临近,多数中小图书馆计算机系统正面临着千年虫的困扰.本文以我院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为例,就如何测试这些系统是否存在2000年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2000年问题,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7.
广东藏书家的历史地位及其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3个方面陈述了广东藏书家在岭南藏书史上做出的贡献及其在岭南文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指出广东藏书家和广东藏书史应在岭南文化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8.
"二十四幅花卉册页":《儒林外史》的结构形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根据作家在楔子里的提示,指出<外史>采用的结构类似王冕画的册页,由头、身、尾三个有机部分组成.册身具有时间性、逻辑性、层次性、对照性、条贯性等五个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多如牛毛,程朱礼学提倡妇女要贞操守节,更将这种残酷的制度发挥到了极点。然而考察诞生于春秋时代的《诗经》,却发现《诗经》时代的女性可以自由地与自己喜欢的男子欢会、定情,甚至结合。她们大胆为自己歌唱,率真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大胆地吐露对心仪男子的爱慕。一切所谓女性的德行在她们身上几乎不留痕迹,贞节观念更是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20.
从文献学的角度,结合史料分析了《诗经》的分类体系,并阐明了该体系在我国图书分类史上的文献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