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某单层轻钢结构厂房装配车间的原设计吊车更换为大吨位工程为背景,进行厂房装配车间DL-3吊车梁、DL-4吊车梁、DCL-2A吊车梁吊车更换大吨位后吊车梁荷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吊车梁理论值大于试验值,但均小于限值。在试验加载和卸载过程中,每级荷载作用下吊车梁跨中底部翼缘单向应变变化与荷载增量基本呈线性关系,卸载完成后各吊车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应变回弹,符合弹性阶段的要求。可见该装配车间DL-3吊车梁、DL-4吊车梁、DCL-2A吊车梁能够在更换大吨位吊车后安全工作,满足变形要求,可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2.
厂房钢结构连续吊车梁相比目前普遍采用的单跨简支吊车梁,具有更好的竖向刚度和经济性。但由于连续吊车梁在移动荷载下的内力分析难度较大,工程设计中罕有采用。本次研究采用有限元程序,对两等跨等截面小跨度吊车梁的仿真分析,得出连续吊车梁在中轻级吊车荷载作用下的控制内力和变形挠度,对比单跨简支吊车梁,提出满足工程设计的简单实用的小跨度连续吊车梁内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创造激光监视垂直吊装,且回避不垂直抬吊与载荷超常变动风险的新一代吊车,是完善吊车吊装的需要,更是实现吊车大仰角垂直吊装的需要;依据吊装数学模型,三吊车抬吊时,三吊点与被吊重物重心共面设置、加上垂直吊装,就是实现各吊点载荷不变的恒抬吊力吊装的必要充分条件,由于各吊点载荷不变,无需设置平衡梁、分配梁,使吊装高度大幅度下降,且由主、辅吊车共同承担全部吊重,可成倍降低主吊车规格,恒抬吊力吊装包括双吊车、三吊车恒抬吊力抬吊,以及吊车滑移法、吊车回转法等恒抬吊力吊装;开发新一代吊车是开发恒抬吊力吊装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4.
钢筋混凝土吊车梁承载能力设计,因缺乏吊车荷载及组合效应的概率模型,荷载分项系数由工程经验确定,设计可靠度控制水平未知.针对吊车梁正截面抗弯、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设计方法,引入吊车荷载概率模型和统计结果,将基本参量无量纲化,进行设计可靠指标校核.吊车梁单向、双向抗弯设计可靠指标分别为5.79和5.87,斜截面抗剪设计可靠指标为5.31.钢筋混凝土吊车梁承载能力设计可靠指标偏高,设计偏保守.定量分析各参量对吊车梁可靠度的影响,为设计及维护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桥式吊车在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吊车在运行中卡轨是最常见的故障之一,有统计资料表明,吊车运行6~10年有卡轨问题的占80%。吊车在运行中卡轨不仅加速了车轮的磨损,缩短了轨道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维修费用,有时还使吊车不能正常运行,影响生产和使用安全。本文通过几例桥式吊车卡轨案例来探讨引起吊车卡轨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前,吊车是各个工程广泛使用的起重设备,但是吊车的日常操作十分麻烦。所以,吊车电气故障的维修操作起来更麻烦。吊车都是高空作业,而且都是体型繁重的机械,无论是保养还是维修都需要专业素质高,技术过硬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本文结合吊车电气发生故障的实例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总结故障排除的经验,希望能为从事本行业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在有吊车的厂房建筑中,除了应知道吊车对吊车柱作用的影响外,还应计算吊车对吊车梁所造成的挠度。这样才给设计提供了完整的数据,作为柱和梁的材料和形状选择的依据。本文的目的就在于:讨论吊车在单跨梁上由于轮压所形成的挠度,找出挠度曲线方程和最大挠度公式。问题的解决不仅可以提高设计工作效率20倍左右,而且使具有简单数学知识的同志也能迅速地掌握计算挠度方法。  相似文献   

8.
CFRP加固钢结构吊车梁疲劳有限元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结构吊车梁疲劳破坏是其未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破坏的主要原因。文章提出"实体-桁架-壳元"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吊车梁采用CFRP加固前、后的疲劳性能进行分析,发现粘贴CFRP可以有效地降低焊趾处的应力集中问题,明显改善吊车梁的疲劳性能,从而延长吊车梁的使用寿命。与传统的钢结构加固方法相比,吊车梁粘贴CFRP加固后其性能恢复非常显著。分析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有限元数值模型可以分析CFRP加固钢结构,对钢结构吊车梁应用CFRP加固的方法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三维吊车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分离变量法建立了三维吊车的时变线性模型,并讨论了系统的可控性。针对变绳长吊车系统的防摆问题,设计了变增益LQR控制器,有效地实现了三维吊车的防摆控制。对比仿真实验结果证明变增益LQR控制方法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和稳定性,显著提高了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0.
在国內外部曾发现厂房中,有相当数量承受重级工作制吊车的钢吊车梁使用时间不长,在上翼缘焊缝及其附近腹板处即出现纵向裂缝以至丧失承载能力。这说明现行设计规范对承受重级工作制吊车的钢吊车梁的设计规定还未能全面反映其实际工作状态。本文正是研究这个问题的一个方面。通过偏轨静力试验探索了以下几个问题:1.偏心扭矩对吊车梁腹板应力及变形的影响;2.改变横向加劲肋间距对吊车梁附加弯曲应力的影响;3.水平力对吊车梁的应力及变形的影响;4.吊车轨道对局部荷载的分布作用;5.不同制动结构对吊车梁应力、变形的影响及制动结构的工作情况。对于所探索问题的有关理论分析,另有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