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段瑞德 《科技信息》2014,(8):241-242
为了掌握沁城煤矿瓦斯地质规律,通过分析研究沁城煤矿的地质构造、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得出了煤层埋深和地质构造是2煤层瓦斯赋存的主要控制因素,合理地预测了2煤层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并绘制了瓦斯含量和压力等值线图,为矿井制定合理的瓦斯治理方案奠定重要基础,有效保障了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淮南潘三矿11-2煤层的瓦斯赋存规律和主控因素,运用瓦斯地质理论和线性回归的方法,结合潘三矿地质勘探期间瓦斯地质资料和现场实测瓦斯数据,分析了11-2煤层瓦斯赋存特征,探讨了煤层瓦斯赋存与埋藏深度、地质构造、顶底板岩性、煤厚和煤体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煤层埋深、地质构造和顶板岩性是影响11-2煤层瓦斯赋存的主要控制因素,煤厚增加使得瓦斯含量也相应增大,构造软煤的不均匀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瓦斯突出危险性,从而为潘三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王文成  牛立强 《科技信息》2010,(10):136-136,138
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研究是矿井瓦斯灾害防治的基础。论文介绍了鹤壁矿区的地质构造特征,研究了瓦斯地质单元划分的准则,并对鹤壁矿区进行了瓦斯地质单元划分,现场收集整理并测试了大量的瓦斯含量数据,分析了鹤壁矿区不同瓦斯地质单元的瓦斯赋存规律,并研究了瓦斯赋存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鹤壁矿区瓦斯赋存随埋藏深度逐渐增加,受地质构造的影响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各影响因素对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的影响,准确预测煤层瓦斯含量,在分析潘一东勘探钻孔资料的基础上,基于灰色关联分析了影响13-1煤层瓦斯含量的各因素,确定了煤层埋深、顶板岩性、煤层厚度和地质构造是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主要因素;利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煤层瓦斯含量预测模型,结合实际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训练与检验。结果表明:预测精度较高,验证了基于灰色理论与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运用瓦斯地质理论,结合地质勘探和矿井生产揭露的瓦斯地质资料,将十三矿井田划分为2个瓦斯地质单元。结合历史瓦斯资料和井下实测瓦斯数据,分析了十三矿二_1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十三矿二_1煤层瓦斯赋存的主要因素有:煤层埋深、地质构造、围岩条件等。因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十三矿瓦斯含量自二_1煤层露头随着煤层埋深的增大而逐渐增高;同一埋深,矿井东部煤层瓦斯含量较西部大,而且瓦斯含量梯度也大。  相似文献   

6.
瓦斯赋存规律反映了煤层内瓦斯含量的分布和特点,掌握该规律对矿井瓦斯的科学预测和防治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本文根据潞宁煤矿2号煤层地勘时期的瓦斯参数和多年来矿方或科研院所井下实际测定瓦斯参数,绘制了井田内煤层瓦斯含量的等值线图。从瓦斯分布来看,2号煤层瓦斯含量由四周向井田中部的向斜轴部逐渐增大,整个井田瓦斯含量总体呈现四周低中部高,最大瓦斯含量地点出现在二三采区和二四采区之间区域。从瓦斯含量与煤层埋深的关系来看瓦斯含量随埋深的增加而增加,预测2号煤的最大瓦斯含量为4.15 m~3/t,瓦斯风化带的埋深为298 m。研究结果给潞宁煤矿深部开拓开采的瓦斯防治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也对邻近矿井的瓦斯治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和运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士平 《甘肃科技》2006,22(6):122-122,217
瓦斯是地质作用的产物,瓦斯的赋存和运移受各种地质因素的影响。本文简述含煤岩系对瓦斯赋存的影响,煤层自身与瓦斯赋存分布的关系、煤曾埋深与瓦斯赋存的关系,地质构造因素与瓦斯分布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以瓦斯地质理论为基础,结合济三煤矿地质特征以及瓦斯基础测试参数,对该矿3下煤层瓦斯地质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3下煤层瓦斯赋存的因素主要包括煤系地层的暴露程度、构造、顶底板岩性特征、煤层厚度以及煤层埋深等。其中,埋深以及煤厚与煤层瓦斯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区内大断层多为开放性断层,不利于瓦斯的积聚,但小断层容易与煤层顶板泥岩共同作用对瓦斯起到封堵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红军 《科技信息》2013,(4):399-399,401
瓦斯是生于煤层,储存于煤层或围岩中的气体地质体,瓦斯事故在煤矿安全事故中占很大的比重,因此,要想避免瓦斯事故,首先就要从根本上掌握瓦斯的赋存规律,再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通过对新大地煤矿15#煤层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的测定,本文研究了新大地煤矿瓦斯赋存规律,并分析了煤层埋藏深度、地质构造、围岩性质对瓦斯赋存的影响作用,对指导瓦斯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矿井的瓦斯赋存规律,通过调查分析地质构造及分布特征,采取井下实测和实验室测定的方法,分别对煤层瓦斯的基础参数进行了测定,对影响煤层瓦斯赋存的主要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得出了义络煤矿瓦斯赋存由浅到深逐渐增大,煤层埋深、地质构造、水文地质为主要影响因素这一认识,为矿井的瓦斯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彭伍生  胡建华 《科技资讯》2013,(31):81-81,83
本文从影响矿井煤层瓦斯赋存和分布因素出发,分析曲江煤矿B4煤层瓦斯含量分布规律,并重点针对区域地质构造对煤层瓦斯赋存的影响做分析,以揭示引起煤和瓦斯突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2.
煤层瓦斯的运移和赋存在开采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影响因素也是多种多样。为查明影响淮南潘集煤矿外围(深部)瓦斯赋存的地质因素,利用潘集煤矿外围勘查区勘探钻孔及煤样测试资料,结合潘集煤矿采掘实见资料,对影响瓦斯赋存的地质构造、煤层顶底板岩性、煤变质程度、煤层埋深、煤系地层的含水性等地质因素逐一分析,同时根据周边矿井生产实测资料,预测深部瓦斯赋存及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地质构造(主要为断层和褶曲)、煤层顶底板、煤层埋深以及煤的变质程度是影响潘集煤矿外围(深部)瓦斯赋存的主要地质因素,且共同决定了本区煤层高瓦斯含量、高瓦斯压力及高地应力的特征。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的采掘部署和瓦斯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矿井瓦斯的生成、运移、赋存及释放,同地质历史时期的各种变化紧密相关,煤体中赋存瓦斯的多少不仅对煤层瓦斯含量大小有影响,而且还直接影响到煤层中瓦斯流动及其发生灾害的危险性大小.如今煤层中所保存的瓦斯含量取决于瓦斯向地表运移的条件与煤层储存瓦斯的性能,瓦斯的赋存与该区域地质构造、埋藏深度、煤层厚度等都有很大关系,瓦斯治理工作是矿井安全工作的重点之一.研究清楚现阶段瓦斯的赋存规律,对于进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预测下一开采水平的瓦斯分布规律及瓦斯突出危险性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中提出目前影响煤层储气的条件有区域地质构成、采矿工作、煤层顶底板泥岩厚度及煤层埋藏深度、上覆基岩厚度.为了能够超前防治矿井瓦斯灾害,通过讨论目前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主要因素和瓦斯赋存的地质因素,分析煤层瓦斯含量和瓦斯涌出量影响因素,研究了金能煤层瓦斯赋存和瓦斯涌出规律,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再结合煤层瓦斯赋存状况以及煤层瓦斯的储量的概述对金能煤矿做出了瓦斯赋存规律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李永  方沛  解波 《安徽科技》2011,(7):53-54
本文主要从矿区、矿井地质构造角度对钱营孜矿井32煤层瓦斯地质规律进行初步分析,指出不同的地质构造特征是控制瓦斯赋存状态和总体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为井田不同区域内进行瓦斯分级管理提供一条工作思路,并为制定有效的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各影响因素对煤层瓦斯赋存特征的影响,准确预测煤层瓦斯含量,在潘三矿勘探钻孔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线性统计规律和瓦斯地质因素分析方法,确定影响11 -2煤层瓦斯含量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有煤层埋藏深度、地质构造、砂泥比、煤层厚度和倾角;利用逐回归分析建立煤层瓦斯含量预测模型,并结合实际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检验与误差分析.结...  相似文献   

16.
张奇 《科技信息》2014,(14):165
煤层中瓦斯的赋存情况受很多地质因素的控制,南票煤田大窑沟煤矿地质条件复杂,瓦斯含量高。本文通过对该煤矿深部瓦斯赋存情况和地质构造等资料的综合整理分析,探讨了断层、褶曲构造、岩浆岩侵入以及顶底板岩性等地质因素对煤层瓦斯赋存、分布的影响,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淮北矿区石台煤矿3煤层为工程背景,采用瓦斯地质单元划分的方法,以井田内主要断层和天然焦区为界.将主采煤层3煤层划分为3个独立的地质块段.分别对不同地质块段内地质因素对煤层瓦斯赋存规律进行研究。为研究地质条件对煤层瓦斯赋存的影响.本文分析了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及岩浆侵蚀等对煤层瓦斯压力和瓦斯涌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岩浆岩侵入对石台煤矿3煤层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作用最为明显,地质构造对瓦斯保存和运移具有重要作用.地质块段的划分对地质构造复杂的高瓦斯及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彝良向斜煤矿区主要可采煤层瓦斯含量的测定,分析了地质构造、埋藏深度、围岩性质、煤层厚度及煤变质程度对瓦斯赋存的影响作用。研究了该区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对东部煤层瓦斯含量异常区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其结论对于该区后续煤矿开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欧阳林超 《科技信息》2011,(20):I0340-I0340,I0342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袁庄矿煤层瓦斯涌出量逐年增大。为保证井下安全生产以及合理制定瓦斯治理措施,本文以袁庄煤矿4煤层为例,通过该煤层各主要工作面瓦斯涌出量数据的统计分析,确定了4煤层瓦斯风化带的下限标高。运用瓦斯地质理论,根据实际瓦斯涌出参数资料,系统分析了煤层埋深、地质构造、顶底板岩性、岩浆岩侵蚀对该煤层瓦斯涌出的影响,确定煤层埋深和牛眠向斜构造为本矿煤层瓦斯涌出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20.
根据瓦斯含量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各种控制因素对瓦斯含量的影响.认为上覆基岩厚度和埋深是影响Ⅱ煤层瓦斯含量的主控因素,能预测井田未采掘区煤层瓦斯含量分布规律.为防治瓦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