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观是对自然界的总的认识,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认识的基础,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中西方古代朴素的自然观总体上都认为自然界是有规律的,统一的,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二者具有一定的共性,但二者在哲学、自然科学观、逻辑等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概要介绍中国古代自然观和西方古代自然观,从多方面阐述中国古代自然观和西方古代自然观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中很重要的一个思想是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矛盾,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思想可以追溯到我国传统的道家思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在道家思想中有着系统的体现。先秦道家把人与天地万物进行整体性的考察,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性,提出了“天地父母”、“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珍贵思想,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的追求,这些理论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老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奠基人。老子的《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其中蕴含的自然观,至今还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影响着人们的自然观。研究老子的自然观,能够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自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4.
朱熹的自然观包含天人合一、万物一理的生态理念,尊重自然、仁爱万物的生态道德,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原则,体现了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的现代生态价值。发掘和阐扬朱熹自然观的生态价值,对高校生态德育体系的构建和生态德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自然是众多文学作品创作的对象。美国著名自然主义学者爱默生以其不朽之作《论自然》(Nature)充分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并诠释了他对于自然的哲学理念。爱默生的自然观一方面是指哲学上的自然观,另一方面是指一般概念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6.
吴宪 《科技信息》2008,(32):195-195
华兹华斯的自然诗歌不仅优美动人,而且超越了单纯的自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纯真自然的神性之美。在华兹华斯的自然诗歌中,自然在欢愉中向人们揭示真理,因此人们必须重返自然,而重返自然的重要中介是儿童。  相似文献   

7.
李贽崇尚自然、追求自然是与他思想的开放性分不开的,他为追求自由和解放,时刻都在对自己的灵魂进行剖析,对假道学及落后的传统习惯势力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相似文献   

8.
陶渊明不仅是田园诗人,也是一位思想家.陶渊明的诗描写田园自然风光的有很多,其诗风自然、朴素天成,追求会意自适的超然境界,而自有深意.陶渊明思想的核心是崇尚自然、随顺自然,并运用到人生和社会的各个方面.陶渊明的思想、生活和诗歌都追求自然之境.  相似文献   

9.
李丹 《科技信息》2008,(34):234-234
建筑的发展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标志,建筑艺术也就成为了人类文明的纪念碑,而中西方古代的建筑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从中折射出中西方人审美情趣、审美心理的差异。本文将对中西方古代建筑的艺术风格加以比较,从而试分析出中西方人审美心理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张谦 《科技信息》2009,(14):141-141
一个民族的意识特点往往渗透于这个社会的各个方面。衣食住作为一个社会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当然更能体现这个民族的性格。本文从三个方面简单分析了日本人崇尚自然的观念在其传统服装和服、日本料理以及和式住宅表现及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1.
“移情”作为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一直以来就是中西美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学说。简单地说,“移情”就是将人的感情移入物中,使物也具有了人的情感,以此来渲染或抒发作者的感受。但是,中西的“移情说”并不尽相同。西方移情理论更多的是对于“外射”的探讨,而中国古典“移情”理论更多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反映。这种差别的产生是中国和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不同所致。因此对中西移情理论进行对比,探寻这些差别在思维方式层面上的深层根源,能使我们更清楚、更准确地了解移情的发生机制,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12.
宋威 《科技信息》2011,(22):149-149
宫崎骏的作品中除了优美的画面、唯美的故事、动人的音乐外,还有深刻的、独特的自然观。本文是以宫崎骏的作品《龙猫》、《魔女宅急便》、《哈尔的移动城堡》为中心,初步探究其自然观中对自然的赞美。  相似文献   

13.
在综观海明威作品的基础上,选取作品中的捕鱼情节,运用生态批评的有关方法审视海明威自然观的两面性。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现实背景下,建构并传递着一种生态批评的思维方式和阅读方式以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坂田昌一的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及其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在日本,宫崎骏执导的动画片已经在日本动画界成为了一种传奇。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探讨了人类生存、人与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关系。随着宫崎骏动画片的风靡,影片中探讨的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风之谷》是宫崎骏创作的第一部探讨人与自然密切关系的动漫,仔细欣赏这部作品之后,可以看出一些日本人典型的自然观。该文通过对《风之谷》的分析,试图探究日本人的自然观,期望在环境日益遭到破坏的今天,能给人们以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朱子理学有着十分深厚的天道自然观基础,他成功地将天道自然观转换为天理自然观;“气化流行”是这一转换中的关键范畴,其思维取向是道体(理)自然而成化。朱子的“天理”观,显示了从天道自然到理所当然的人文道德之价值维度。朱子天理观中的理气二元结构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这导致他偏轻偏重地言理言气,而太极范畴的推出,依然没有解决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雷斯蒂沃困惑。分析了雷斯蒂沃困惑的实质并对其进行了反思。认为我们要在对人类当下时代的价值和意义失落作出反省的基础上超越主客二分,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的“天人合一”,并在此意义上实现科学精神的回归与逻辑理性在中国的重建。  相似文献   

18.
为了从更深层次研究地质学思维的特点 ,利用中西方哲学比较法探讨了中国古今地学思想的特征。结果表明 :从自然观来看 ,中国传统思维体现了有机性 ,而西方思维可称之为机械自然观 ;从动态角度来看 ,中国传统思维关注自然现象的生命性 ,而西方则重点强调物理运动 ;从理性形式来看 ,中国传统思维不像西方哲学那样沉迷于纯粹抽象的推理 ,而发展了比类取象的思维方法。上述三点决定了中国传统地学及当代中国地质学思维的诸多特征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自然观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从实践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它以马克思关于自然的概念为基础,通过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涵义的实践解读,深刻揭示人在自己的实践中应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所要坚持的一般原则。因而,马克思的实践自然观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武端理  王秀银 《科技信息》2010,(29):192-192,413
译者是不同文化的沟通者,传播者,再创造者。作为一种文学的极致,诗歌特殊的韵律,内涵和意境是高远的,同样也带来了明显的翻译的难度。由于诗人的特殊身份,长期以来,对于诗人译诗是否合适的问题,颇有争论。笔者试图从诗人译诗的问题出发,探讨译者的责任与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