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更加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花钱买健康的新型消费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应时而生的大大小小的健身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开展起来,在激烈的竞争下只有充分了解健身会员选择健身俱乐部的要求及影响因素,才能吸纳更多的会员,使健身俱乐部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健身俱乐部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增长和健康观念的加强,健身俱乐部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自20世纪80年代健身俱乐部传仝我国以来,健身俱乐部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并且日趋完善.本文通过对我国健身俱乐部的发展历程及项目种类的叙述,分析了我国健身俱乐部的经营和管理现状,发现我国的健身俱乐部仍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促进我国健身俱乐部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增长迅速居民收入不断上升,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大众走向体育俱乐部消费,而摔跤运动在体育俱乐部中也有可观的发展前景。分析摔跤运动在开封市健身俱乐部中发展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关建议对摔跤运动在开封市健身俱乐部中的发展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宋鑫 《科技信息》2010,(27):180-181
商业健身俱乐部是以不断增长的社会物质基础为前提,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业健身俱乐部是体育服务产业的一种社会表现形式,去商业健身俱乐部健身是人们用货币购买体育效用的经济活动,属于体育消费行为。这是商业健身俱乐部存在的前提和发展的动力。所以研究商业健身俱乐部必须以体育消费为逻辑起点是因为体育消费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从根本上决定了商业健身俱乐部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健康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大众健身行业的迅速兴起,适应了社会进步的需求,但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也存在各种困难,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也只有适合本国的国情才有可能促进大众健身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目前大众体育健身俱乐部总体上比较注重场地和设施的运营管理,但却不够重视对体育服务产品的设计与品牌规划,另外对会员的管理也有待于改进和创新.本文旨在对大众健身俱乐部的运营管理进行初步的理论探讨,以期望能给经营管理人员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涛  陈斐斐 《科技资讯》2006,(15):211-212
1.前言 江苏省健身俱乐部是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各种形式的健身俱乐部不断增多,为了解目前江苏省健身俱乐部发展现状,本论文本论文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采用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消费者的情况进行调查,对影响健身消费者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发展对策,以求达到推动江苏省健身业事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为江苏省体育行政部门规划群众性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母毅刚 《科技信息》2011,(9):I0174-I0174,I04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以及每周五天工作制的实施,城市居民特别是大中城市居民的余暇时间和可支配收入的逐步增多,人们健身意识逐渐增强,对体育娱乐服务的需求也逐步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近年健身事业的迅速发展,各类型健身俱乐部不断地兴建、开设。无可非议,任何一家健身俱乐部的开业、经营目的都是为了盈利,而健身俱乐部的营运成功与否,其关键又在于会籍销售。  相似文献   

8.
宁波市经营性健身俱乐部消费者阶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  于波  吴浩亮 《科技信息》2008,(10):187-188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消费已成为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以各种形式参与到体育健身热潮中来,尤其是经营性健身俱乐部更受到广大健身者的青睐.本文主要是从健身消费者的年龄、职业、教育水平、参与项目、体育意识、体育动机等几个因素来分析消费者的阶层特点,调查表明健身消费者主要集中在中等收入或高收入人群,这些人收入稳定,薪金丰厚,是健身市场的支柱消费群体。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发展群众体育、倡导全民健身新时尚,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做出重要指示。在健康中国的发展环境下,居民的消费观念和体育健身意识也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居民对休闲健身娱乐等高档次的消费也逐渐增加。商业健身俱乐部是体育健身休闲市场的一部分,是我国体育产业的重要支撑,因此在健康中国背景下,体育健身消费者对商业健身房的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全祖馨 《科技信息》2010,(32):266-26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俱乐部成为近几年流行的趋势。本文对西安13家不同规模的健身俱乐部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健身俱乐部经营模式和经营效益之间关系的分析。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查阅相关资料、归纳现状并通过现状的分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人健身运动已渐成趋势。近几年来,健身俱乐部也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成立。本文主要论述了健身俱乐部培训业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对系统的功能和数据库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关于本类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对其中使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概述。通过本软件对健身俱乐部业务信息进行管理,具有检索迅速、查找方便、成本低的优点,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了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希望通过本系统的研究,能对目前都市中沸沸扬扬的健身产业,有更好的助力。  相似文献   

12.
针对湖北省中小城市健身俱乐部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促进中小城市健身俱乐部的发展,同时加速健身操的发展。以此推动中小城市全民健身的发展,这对中小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国民素质有重要意义。并能给中小城市健身俱乐部的健康运营提供科学的、可参考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王晓刚  王悦 《科技资讯》2010,(13):234-234
对郑州市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探讨俱乐部的课程开展状况、价格定位区间、选址策略和营销模式等因素对成功打造一家健身俱乐部的影响。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郑州市具有代表性的多家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郑州市健身俱乐部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人们的健身意识越来越强,但还存在诸多不良因素。根据郑州市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状况,找到阻碍健身俱乐部发展的症结所在,并且为健身产业的发展模式提出一些思路探讨,为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健身俱乐部作为一种新型的体育组织形式,以优质、独特的健身服务得到人们的认可。瑜伽运动具有平衡身心和塑造形体的作用,深受学员的喜爱,成为了健身俱乐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了加快娄底市健身俱乐部的建设,推进瑜伽运动在中小城市的发展。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娄底市健身俱乐部瑜伽课程的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营管理者学历和专业水平层次不高,商业化动机太强;仍有30%教练员没有持证上岗,教龄较短,经验不足;瑜伽学员以16~35岁的女性群体为主体;绝大部分的瑜伽教学场地集中在人口的密集区和住宅小区附近。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访问及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探析了北京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状况及存在问题。调查发现,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规模呈现的不同档次适应了不同的消费者群体,但经营模式和效果发展不平衡,发展方式滞后于市民的需求,主营定位不够清晰,部分市民进行有偿健身消费目的不明确,消费者参与的动机呈现多样性,参与健身运动没有固定的规律。由此,经营模式和经营策略已成为决定商业健身俱乐部运营和发展的至关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郑立东 《科技信息》2009,(4):206-207
本文通过对苏州市11家健身俱乐部团体健身课程现状的调查,并结合俱乐部团课课程的发展,得出如下结论:健身课程逐渐向意念一身体发展;舞蹈类课程成为健身课程发展的另一大趋势;利用俱乐部场地器械,衍生出了更多的特殊健身课程;针时身体局部肌群练习的课程将继续发展;技击课程凸现健身俱乐部。竞技项目走近大众。  相似文献   

17.
贠丽丽  李富菊 《科技信息》2012,(19):203-205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问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山东省健身俱乐部开设瑜伽课程过程中管理员、教练员以及瑜伽学员的现状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目前山东省健身俱乐部中存在非体育专业的管理者,对俱乐部管理缺乏规范性、合理性,影响俱乐部的发展;俱乐部中的一些教练过于年轻化,从业时间短、经验少,不利于健身俱乐部中整体素质的提高;俱乐部中瑜伽学员的错误意识导致男女比例失调以及对开设瑜伽课程的认识上的一些误区,都影响俱乐部的长期健康发展。为更好的发展山东省健身俱乐部中的瑜伽课程,针对山东省健身俱乐部开设瑜伽课程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邓雪 《科技信息》2011,(19):I0280-I0280
随着城市健身俱乐部的发展,健身操以成为俱乐部最受欢迎的项目。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萍乡市健身俱乐部健身操练习者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得出结果,并提出对健身俱乐部以及对健身操指导员的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数据统计法、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惠州市健身俱乐部会员现状进行调查,了解惠州市健身俱乐部会员的基本情况,旨在为健身俱乐部的未来发展及体育行政管理机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宿州市13家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现状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宿州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分布较为集中,大都集中在商业中心和中、高档小区;各俱乐部开设的经营项目趋于雷同,俱乐部管理者水平较低,教练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宿州市商业健身俱乐部规模较小,但基本上可以满足人们健身消费需求;宿州市商业健身俱乐部会员年龄集中在18~45岁,会员平均收入高于宿州市人均收入且文化水平较高.宿州市健身俱乐部组织形式简单,组建要求较少,成本较低,具有简单和容易实现的特点,能够吸引体育爱好者的参与,对促进体育运动的普及和发展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