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探讨应用三维定向放射治疗计划系统,CT引导下行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复发性宫颈癌的可行性和疗效。以15例宫颈癌术后复发患者为研究对象,行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在CT引导下12例患者经阴道穿刺将^125I粒子植入靶区肿瘤内,3例患者经皮穿刺将粒子植入,每个瘤体内植入粒子数为5—58粒,平均为25粒,粒子活度25.9MBq。术后行CT检查评价治疗效果。2月后CT复查结果显示,1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率为33.3%(5/15)。部分缓解率为46.7%(7/15),稳定率13.3%(2/15),病变扩展率为6.7%(1/15)。治疗总有效率为80%。2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现粒子游走、膀胱-阴道瘘、直肠-阴道瘘、直肠纤维化、肺动脉栓塞、局部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宫颈癌,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近期疗效显著等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肺癌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CT引导下125I放射粒子永久性植入肺癌内持续照射治疗肺癌。结果:患者在治疗中恢复快、创伤小、并发症小、疗效好。结论: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治疗过程方法简单、并发症及毒副作用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食管癌放射治疗后病情进展导致进食梗阻症状患者,应用125Ⅰ粒子支架植入进行治疗,并对其进行临床观察,以期找到对放射治疗后病情进展的食管癌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在透视下对食管癌放射治疗后病情进展导致进食梗阻患者,经口置入捆绑式125Ⅰ粒子覆膜支架.术后按Stooler计分评价患者吞咽困难缓解程度,Karnofsky评分进行生活质量评价.定期随访进行食管造影,胸部CT检查,评价食管通畅率,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生存时间统计.结果19例食管癌放射治疗后病情进展患者125Ⅰ粒子支架植入成功率100%,术后即刻吞咽困难缓解率100%,发生上消化道出血2例,术后再狭窄3例,纵隔内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1.58%(6/19).置入术后生存期2~16个月,平均生存时间11个月.结论125Ⅰ粒子支架植入可有效改善放射治疗后病情进展导致进食梗阻患者的吞咽困难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是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放射性粒子Ⅰ125植入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方法:通过CT、放射、彩超引导下,或术中将粒子Ⅰ125植瘤体内,瘤床周围经Ⅰ125放射,对肿瘤直接照射,达到杀死瘤细胞,防止扩散,再发。结果:①转移性脑瘤治疗的无复发,②复发性脑膜瘤术后在瘤床植入一年无再发,③恶性脑瘤3mo瘤体开始缩小。结论: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颅内恶性肿瘤,对其物理、生物学特性,特别是临床剂量学与疗效,并发症的关系研究,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目前治疗的三大手段: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统计,肿瘤患者约70%需要通过放射达到根治或姑息治疗,或配合手术前、术后和术中进行放疗。放疗分体外放疗和近距离放疗(包括内放疗),放射性粒子植入有严格的适应和禁忌症,可用于局部恶性肿瘤的治疗,粒子植入能在肿瘤内部产生高剂量,可以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125I例子组织间植入对人前列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DU145)的抑制作用。方法::雄性裸鼠50只,建立DU145前列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分成5组(每组10只),5只分别植入125I粒子,给予不同时间,不同剂量的照射、5只植入假源。每天观察肿瘤横径,垂直径,记录移植瘤体积变化。处死动物后,对取下的瘤体做免疫组化及病理学分析。结果:各粒子植入植入组与假源组比较,肿瘤体积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植入组<对照组),证明125I粒子植入对前列腺癌细胞DU145移植瘤有抑制作用,但144h组、216h组之间瘤重抑制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粒子植入组Bax、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的相对含量较假源组增多(P<0.05);组织病理学研究显示不同剂量,不同照射时间,肿瘤细胞凋亡程度不同。结论: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可以抑制前列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DU145)的生长,照射时间,照射剂量不同,抑制的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6.
根据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协会AAPM推荐的剂量学参数,使用蒙特卡罗代码MCNP计算模型EchoSeed植入治疗粒子源125I的剂量学参数.蒙特卡罗方法分别给出了剂量率常数,径向剂量函数和各向异性函数F(r,θ) 等剂量学参数值.MCNP给出125I源在固体水和液态水中的剂量率常数分别为0.937 和0.961cGyh-1U-1; 并给出各向异性函数常数0.94,这和所报道TLD测量的结果0.95相近.本研究的蒙特卡罗计算结果与同类研究报道的实验测量数据或者蒙特卡罗计算的结果做了比较,发现它们在各自实验工具和计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热液熔融法对碘酚酸进行碘-125标记,所得~(125)I-碘酚酸的放射化学纯度达98%,标记率为62%. 小鼠经口灌胃~(125)I-碘酚酸24小时内自尿、粪中分别外排18.65%与13.95%给药后三天内的总排出率为64.6%.在小鼠体内,放射性高度聚积在甲状腺中,胃肾、肾上腺及大网膜中次之,肝、心、肠、脂肪及脾中依次减少.  相似文献   

8.
徐晓红  安建平  赵辉  廖兰萍 《甘肃科技》2010,26(10):132-133
观察42例131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伴发肝功能损害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转归的情况,并随访6个月,证实对这类患者131I治疗甲亢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用~(131)I标记的抗人结肠癌单克隆抗体(McAbMC_3)对裸鼠载人肠癌进行放射免疫显像诊断和实验性治疗研究。结果显示:体外标记抗体特异性结合率分别为37.5%和32.1%。裸鼠体内在48~120h的ECT照相可见在肿瘤部位均有放射性的特异性浓聚,其摄取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肿瘤显影清晰,显像的合适时间为96~120h。而给予非特异性的~(131)I-NMIgG后肿瘤部位来见放射性浓聚,而呈全身均匀性分布。120h肿瘤组织与肝脏及正常肠组织的比值分别为3.61和9.81,肿瘤定位指数为4.26。实验治疗显示与对照相比~(131)I-MC_3对肿瘤有明显的抑制生长作用,治疗后第14天肿瘤抑制率为90.14%,与~(131)I-NMIgG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治疗后第32天裸鼠血清CEA含量与~(131)I-NMIgG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治疗后8天注射~(131)I-MC_3裸鼠肿瘤呈大片坏死,仅局部肿瘤边缘尚存少数完整的肿瘤细胞,而其它正常组织、器官未见明显辐射损伤。提示McAbMC_3用于肠癌的诊断和导向治疗可能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探讨经腰椎后路行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复发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对已确诊为复发性腰突症的6例患者,结合初次手术情况,均采取原后路切口接受MED手术。全部6例患者随访8-15个月,参照Nakai评定标准,优2例,良3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83.3%。结果表明,在经过严格的术前影像学诊断和熟练掌握手术原则及技巧的前提下,经后路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螺旋CT引导下微创治疗颅内血肿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引导下微创治疗颅内血肿的价值.方法 86例颅内血肿患者经螺旋CT下直接定位,后经颅骨钻孔、引流,行尿激酶溶解术.86例患者中,外伤性硬膜外血肿9例,外伤性硬膜下血肿16例,高血压脑出血61例.结果术后1~4周进行CT复查,血肿消失或大部分消失.结论螺旋CT引导下颅内血肿微创治疗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对提高颅内血肿患者的生存率及降低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以吉西他滨为主联合奥沙利铂、替加氟治疗原发性肝癌/胰腺癌疗效。方法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替加氟组成的化疗方案对13例原发性肝癌/胰腺癌患者进行全身化疗,并对其疗效及毒副反应等进行观察。结果13例患者中,有效率(CR PR)为30.8%(4/13),SD率为30.8%(4/13),CR PR SD率为61.6%(8/13)。9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1.6%;13例患者中,在前2个周期的化疗后13例患者的CA199、AFP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13例患者均出现血液学毒性,白细胞下降最为明显,表现为Ⅲ~Ⅳ度骨髓抑制。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替加氟治疗原发性肝癌/胰腺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