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产业集群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与成长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产业集群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集聚与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从网络结构、知识溢出和创新资源的可获得性以及植根性和创新文化三个方面分析基于产业集群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与成长机制。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知识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资源作为产业发展的新兴动力,和集群、创新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不仅能提供一种有利于集群创新的环境,还能为集群创新提供技术支持,从而加强了中小企业集群网络之间的联系,克服中小企业集群内部联系方面的劣势。主要分析了集群与知识、创新的关系,阐述了知识对中小企业集群中的重要性,提出了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的影响因素,最后简要概括了中小企业集群知识创新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中小企业集群在浙江省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在全省88个县市区中,约有97%形成了“集群经济”,经济总产值5993亿元,约占当年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9%,吸纳就业人员390.1万人。这一现象已引起了有识之士的普遍关注,纷纷从浙江省企业集群的形成和竞争力等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分析,本文尝试从浙江省企业集群的内在特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以北京国际展览中心集聚区为例,以北京市会展企业名录为数据基础,运用Ripley K函数和问卷调查方法,对会展产业集群进行识别. 研究表明,我国主要中心城市特定地段会展产业集群已经初步形成,但集群化程度较低. 在这种集群中,永久性集聚的发展较临时性集聚更为成熟,在永久性集聚中,会展企业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企业间的网络关系已经形成;而在临时性集聚中,知识流动和信息传递机制没有完全建立. 研究结论将进一步丰富产业集聚的研究内容并为地方政府推进会展业集群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吴晓波 《今日科技》2009,(10):32-35
作为传统支柱产业之一,纺织业在浙江省制造业中居重要的地位,并且以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集群为主要特征。然而,随着全球产业链分工的细化和国际竞争的加剧,纺织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推动集群企业的技术创新成为突破现有产业格局,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和转变增长方式的关键所在。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与装备创新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为“平台”)作为集聚创新要素的重要载体,其技术资源和创新成果能够迅速被整个产业集群吸收消化,不仅帮助个体企业提高了创新能力,还提升了整个集群的绩效和竞争力,走出了一条新的路子。  相似文献   

6.
创新集群微观空间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入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聚焦上海杨浦环同济建筑设计产业集群,对其空间形态与集聚性进行了测度.同时着眼于集群内部空间结构分析,对创新集聚性随空间尺度与步长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探索,并基于其影响因素从水平和垂直两个维度对创新集群网络组织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创新集群的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中心-外围模式,这来自于关联效应、知识溢出和其他外部经济所构成的向心力和地租及拥挤效应所产生的离心力两种力场综合交错作用的结果.集群中以同济大学为代表的知识源所形成的"中心",通过知识和信息交流及制度模式创新与强化所形成的地方化特征,使企业在交通网结构约束下,依据产品性质、规模和技术复杂程度的地方化适宜性进行空间决策,是构成创新集群空间组织模式的核心机制.  相似文献   

7.
海西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集聚模式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化创意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认为产业集群化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探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模式后,提出:选择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模式,提高区域创新网络和系统创新的能力,确定文化创意产业的主导产业,培育大型文化创意实体和消费群体,建立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示范区,加强人才培养,解决融资渠道和政策的扶持等策略,以促进海西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与研发活动数字化转型,从知识共享、市场需求、技术变现及政策红利4个维度梳理出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字化协同创新特征。在分析不同发展阶段创新资源、企业战略及发展目标等要素特征的基础上,归纳出技术协助型、研发集群型、价值链融合型3种数字化研发协同模式。基于网络分析法(ANP)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字化研发协同模式的评价方案,并面向云南多家典型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案例研究,最后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个重要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就是要促进特色企业集群的优化升级。促进优化升级的其关键是要大力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中小企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介绍了浙江省中小企业经济运行现状基础上,分析了浙江中小企业集群的特点和进行自主创新的条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中小企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优化升级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产业的空间组织方式,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得到认可。但技术水平低下、价值链低端化、内部产业链畸形化、恶性低价竞争等现象在我国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普遍存在.极大地制约了集群竞争优势的发挥。要保持产业集群的持续竞争力,推动产业集群升级是必然的选择。在此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本文从“市场失灵”的角度探讨了地方政府参与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升级的理论依据,阐述了地方政府在集群升级中应承担的主要职能,并从加大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构建集群创新网络、引导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构筑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实施区域品牌战略等几方面提出了地方政府促进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升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惰性是阻碍"创新驱动战略"成功实施的拦路虎。作为与技术创新相伴而生的惰性问题,是产业集群网络发展演变过程中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在对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惰性研究概述的基础上,结合集群生成演化的不同理论视角,分析了产业集群网络技术创新惰性的形成机理,对产业集群网络中的结构惰性、知识惰性、制度惰性和文化惰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突破集群网络技术创新惰性的相关观点,以期为集群网络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技术预见理论在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结合当前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应用技术预见理论与方法,从空间集聚、知识交流和相似文化价值三个层面,对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特征和创新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应通过促使技术、信息和知识在产业集群内的传递、扩散,构建区域创新网络。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中小企业集群发展迅速。广东开平纺织企业集群的形成原因和方式,可为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形成的供给条件、需求条件、社会化和历史地理条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张静 《甘肃科技》2009,25(22):112-114,83
产业集群对城镇化发展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从产业集群理论的新视角探讨产业集群在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绩效,进而研究表明,产业集群不仅为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构筑了一种有效的地域空间集聚组织模式,还对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工业化进程,并从多方面、全方位地驱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且产生了良好的规模效应,驱动地方城镇化发展,从而形成这种地方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促共进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5.
季凯文  韩迟 《江西科学》2015,33(3):419-424
经过多年的培育,江西初步形成以龙头带动型、产业链一体化延伸型、资源依附型、文化积淀型、中小企业集聚型、工农贸互动型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并相应地培育了一批引领性强、成长性好、特色突出的产业集群,但处于不同发展模式的产业集群,其内在特征和提升方向存在较大差异。为此,应根据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特征的不同,实行分类指导、差异化发展的提升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以浙江省现有产业集群的融资数据为自变量,以外商直接投资、地方政府财政投资等因素为控制变量,对浙江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融资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集群融资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持作用显著,其中以民间资本最为显著,金融机构贷款次之,地方财政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不明显。基于此,从政府支持、金融创新、民间资本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技术深入发展的今天,传统中小企业集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借力互联网是推动中小企业集群升级的重要战略选择.与"互联网+"产业融合可以增强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协同效应、创新能力、品牌效应,降低交易成本和市场挤出效应,提升传统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实证分析显示,与"互联网+"产业融合对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政府的引导与投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郑前 《华东科技》2004,(9):32-34
综观各个国家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空间集聚的特征凸现,且已形成了一个全球化浪潮下的高技术地方集聚成群的亮丽景象。这些经验表明,地方产业集群(Iocal industriaclusters)或地方企业集群(Iocal clusters of enterprises)(以下简称集群)正在推动着世界各地的经济增长。全球经济中,一国欲获得竞争优势,不能只靠本国的全球性大企业,更重要的是那些在扎根于国土上的中小企业集群。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全球经济中,企业需要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通过伙伴关系的建立,促进信息流动和创造性思维的传递,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由客商、供应商、竞争者,以及诸如大学、专业学校、顾问团、政府等支持性机构所构成的集群会降低成本和促进创新。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如美国的硅谷、英国的剑桥、法国的索菲亚、印度的班加罗尔等高技术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9.
中小企业既具有创新活力优势,也存在资源不足劣势,实际创新绩效依赖于创新环境。中关村利用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在示范区聚集创新要素,根据企业规模特点促进企业发展,按照产业发展规律促进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帮助中小企业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形成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中关村创新示范区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在创新投入上力量基本相当,而在创新产出上贡献较高,在创新强度和创新效率上表现更佳,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中关村区域创新的重要力量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源头。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博弈均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是集群行动者之间非线性的、具有不完全信息的重复博弈过程。集群企业通过协同创新形成网络竞合关系,实现集群租金收益的动态均衡。产业集群网络组织的协同绩效促进集群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公共政策应在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市场运行环境、创新网络、对等与信任机制和外部支撑体系方面采取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