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H_2O_2-有机酸氧化脱除催化裂化柴油中的硫化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 30 %H2 O2 HCOOH对催化裂化柴油中的含硫化合物 (主要为苯并噻吩类 )进行了氧化 ,然后用溶剂萃取法脱除柴油中的硫化物的氧化产物。所用萃取剂包括N甲基吡咯烷酮、N ,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乙腈、硝基甲烷 ,其中 ,N ,N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亚砜效果最好 ,在剂油 (体积 )比为 1∶2、溶剂含水量为 5 %及萃取时间为 10min的条件下 ,柴油总硫含量从 0 .8%降至 0 .3% ,柴油收率为 70 %~ 80 %。对未处理柴油、氧化柴油及氧化萃取柴油进行了GC/FPD分析 ,发现催化裂化柴油中苯并噻吩的脱除率为 6 0 %。GC/MS分析表明 ,氧化产物主要为以 1,1二氧苯并噻吩类为主的砜类 ,共鉴定出了 2 3种砜类  相似文献   

2.
催化裂化柴油萃取-光化学反应深度脱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液液萃取-光化学脱硫组合工艺,研究不同体系的光致脱硫效果,探讨了二苯甲酮敏化催化裂化柴油中脱硫反应的动力学并与二甲亚砜(DMSO)直接萃取脱硫进行了比较。硫化物的光氧化产物用溶剂萃取法脱除,考察的溶剂为水/乙腈混合物及二甲亚砜。实验数据表明:在萃取剂与柴油的体积比为4:3、溶剂含水量φ=0.25的条件下,柴油脱硫率可达64%,收率949/6。对柴油原料及光氧化柴油抽出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柴油中硫化物降解后的形态包括亚磺酸、亚砜和硫酸酯。  相似文献   

3.
采用H2O2(30%)-HCOOH氧化RFCC柴油中的含硫化合物,再用DMF萃取脱除其氧化产物,最后用微库仑法、GC-FPD和FT-IR等分析方法分别对氧化萃取的脱硫效果和被氧化后硫化物的存在形式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氧化萃取可基本脱除柴油中的含硫化合物,氧化后RFCC柴油中的硫化物主要以极性较强的砜、亚砜和硫酸根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4.
柴油臭氧氧化脱硫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用臭氧作为氧化剂,以扬子石化炼油厂FCC段粗柴油为研究对象,在常温、常压、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对柴油进行了臭氧氧化,再利用极性溶剂萃取脱除柴油中的硫化物。主要考察了催化剂、萃取剂以及反应时间对臭氧氧化脱硫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扬子石化炼油厂FCC段粗柴油,在以KH3为催化剂,以90%N,N-二甲基甲酰胺水溶液为极性萃取剂、且萃取剂与油的体积比为1的条件下,粗柴油脱硫效果最好,最高脱硫率可达79.2%,是未氧化柴油经溶剂萃取脱硫率的1.8倍。而且反应时间越长,脱硫效果越好。因而臭氧氧化脱硫技术是一种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新型脱硫工艺。  相似文献   

5.
催化裂化柴油复合溶剂萃取精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取四类不同的复合溶剂,依据萃取理论,运用正交设计方法,针对咸阳助剂厂生产的催化裂化柴油进行了精制工艺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催化裂化柴油经优选的复合溶剂精制后,柴油收率达95%,且可脱除约71.7%的总氨、73.7%的非碱性氦、46.9%的硫醇和54.1%总硫。精制后的催化裂化柴油进行加速储存后色度为13#,达到一级柴油标准的要求,稳定性提高,溶剂可以回收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6.
催化裂化柴油复合溶剂萃取精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四类不同的复合溶剂,依据萃取理论,运用正交设计方法,针对咸阳助剂厂生产的催化裂化柴油进行了精制工艺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催化裂化柴油经优选的复合溶剂精制后,柴油收率达95% ,且可脱除约71.7% 的总氮、73.7% 的非碱性氮、46.9% 的硫醇和54.1% 总硫.精制后的催化裂化柴油进行加速储存后色度为13# ,达到一级柴油标准的要求,稳定性提高,溶剂可以回收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7.
催化裂化柴油康醇萃取脱硫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康醇为萃取剂,在正十六烷中加入少量二苯并噻吩构成柴油模拟体系,考察了单级萃取中稀释荆含量、剂油比、温度对脱硫率和分配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溶剂康醇脱除催化裂化(FCC)柴油中硫化物是可行的,康醇是一种较好的萃取剂。建立了在模拟体系中二苯并噻吩的萃取动力学方程:r表现=0.19CA-60.6以及不同温度和不同稀释剂含量下的萃取平衡线。模拟体系萃取脱硫适宜的条件为φ(稀释剂)为0.01~0.05,剂油质量比为1.5~2.5,萃取温度30℃~50℃在该条件下,对催化裂化柴油进行萃取精制,精制柴油的各项指标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采用直馏柴油催化氧化脱硫工艺中试装置,在表观停留时间3~5min、反应温度60℃、氧化催化剂/柴油体积比0.24,反应物料循环量1000L/h和柴油/萃取剂体积比2.5的试验条件下对直馏柴油进行催化氧化脱硫中试研究。精制柴油的产品分析表明:柴油中的主要硫化物二苯并噻吩类被氧化为极性的砜类化合物经萃取脱出,本工艺脱硫效果良好。富集硫化物柴油与催化柴油按1∶10的体积比混合,在模拟兰州石化炼油厂柴油加氢工业装置的操作条件下加氢脱硫,可使混合富硫柴油中的硫含量从2500μg/g降低到800μg/g。富集硫化物柴油可作为催化裂化柴油加氢装置的原料。  相似文献   

9.
微波辐射磷钼酸镧盐催化柴油氧化脱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微波辐射下磷钼酸镧盐催化模型油和直馏柴油的氧化脱硫反应,并比较了不同萃取条件下柴油的脱硫率和回收率.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微波辐射加热时DBT,BT的脱除率比普通加热分别提高了7.5倍和3.9倍.二苯并噻吩和苯并噻吩的氧化反应都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在70℃和400W微波功率下,DBT,BT的脱除率可分别达到94.0%和91.2%.直馏柴油氧化脱硫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剂油质量比为7.1mg/g,H2O2初始浓度为0.44mol/L,微波功率为400W,反应温度为70℃和反应时间为120min.当V(DMF)/V(柴油)为1/4和萃取1次时,柴油脱硫率为64.5%,回收率为97.6%,当提高V(DMF)/V(柴油)或萃取次数,柴油的脱硫率提高了,但回收率却明显下降.在氧化脱硫过程中,首先过氧化氢亲核进攻催化剂的活性中心Mo(Ⅵ),然后氧化噻吩类形成亚砜,最后亚砜进一步被氧化生成砜.  相似文献   

10.
微波辐射下柴油的催化氧化脱硫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将苯并噻吩(BT)和二苯并噻吩(DBT)分别溶于正辛烷配成模型油,以H2O2为氧化剂,研究普通加热和微波辐射加热下磷钼酸催化模型油和直馏柴油的氧化脱硫效果.分析了催化剂用量、H2O2初始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DBT、BT脱除率的影响,分析了不同萃取条件下的柴油脱硫率和回收率.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加热下,DBT、BT的脱除率比普通加热分别提高了7.7倍和3.7倍;在70℃和400W微波功率下,DBT、BT的脱除率分别为95.4%和62.3%;催化剂用量、H2O2初始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DBT、BT的氧化脱除率均有影响;v(萃取剂)/v(柴油)为1/4时,采用DMF萃取1次,柴油的脱硫率为61.8%,回收率为98.4%,萃取次数增加,柴油脱硫率提高,而回收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