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梨果灵浙江大学园艺系与杭州果树研究所及大观山果园合作.经过6年的试验与研究,开发研制成功能促使梨树优质高产的生长调节剂“梨果灵”,并于今年1月通过浙江大学组织的专家鉴定,经与会专家评审,一致认为该项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以这种“梨果灵”于梨树开花后20~45天涂擦小梨果柄,能显著促进和延长梨果细胞分裂,增加果实细胞数目和增大细胞组织,加速果实的发育和成熟。从而促使梨果增大果形、改善品质与提早成熟.使梨果可以提早7~10天上市,增加经济效益.以及减小某些品种的裂果比率和具有一定的防治黑斑病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组织切片研究了葡萄子房壁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和内含物积累,观察到细胞分裂率存在开花前和开花后2次高峰。测量果实外形以中横轴、中纵轴增长最大。显微测量确认中果皮、隔膜、胎座细胞的径向、切向、纵向扩张生长是果皮增厚的主要因素。组织化学测定幼果果皮含多量染色深的含内物,成熟果皮减少。并讨论了易裂果果皮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3.
前言在小麦生产中,穗粒数是产量的构成因素之一,研究提高穗粒数的途径对增产有着重要的意义。穗粒数的增减与小花的分化和退化的关系密切。每穗所形成的小花总数大大超过开花数,然而,大部分小花于开花前退化;开花后又有部分小花不实而继续退化,可见增加穗  相似文献   

4.
以甘薯叶片为外植体进行无菌培养,研究其细胞早期分化、愈伤组织形成及根的发生过程.甘薯叶片在MS 或N_6培养基中,在30~33℃时诱导率高达98%以上,培养三天便开始启动,启动部位有三:首先在切口边缘膨大,该处叶肉细胞脱分化转变为分生细胞;其次是叶脉韧皮薄壁细胞,细胞体积加大,数目增多,核大、质浓;同时某些栅栏细胞活化,细胞变园变扁,层次加多。培养6~12天的叶片,被启动细胞进入细胞分裂期,有的形成薄壁细胞突起,将表皮外推,叶脉处的分生细胞,形成蛛网状的分裂生长中心。培养5~12天的叶片,进入细胞分化期,愈伤组织中的分生细胞再分化为薄壁细胞及管状分子。培养25~30天的叶片,在愈伤组织中随机出现胚性细胞,形成分生细胞团,由此产生根原基,根原基多点发生,位置不定,一般为内起源。  相似文献   

5.
油菜素内酯促进绿豆下胚轴不定根发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0-2mol/L油菜素内酯浸泡绿豆种子,其幼苗下胚轴插条培养2d后,不定根长度、根数和生根范围均增加,分别比对照增加12.5%,27.4%和37.6%,插条基部细胞的吲哚丙酮酸脱羧酶、吲哚乙醛氧化酶和色氨酸转氨酶的比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120.6%,82.1%和54.7%,吲哚乙酸含量增加22.3%,插条基部细胞进入细胞周期S期的数目增加23%。结果表明,BR可能通过增加IAA含量,促进DNA合成和细胞分裂,从而促进不定根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从花芽膨大至开花历时26天。开花前19—16天,幼叶与花序伸出期,小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小孢子发生为同时型。四分孢子多为四面体型。小孢子发育(中央期——靠边期)持续5天。开花前10——9天,花蕾分离,顶花花冠微露时,是小孢子第一次分裂的时期。2——细胞雄配子体充实期持续7—8天。开花前2—3天,2—细胞花粉粒发育成熟。生殖细胞的分裂在花粉管中完成。但也观察到生殖细胞在花粉粒中分裂、发育成3—细胞花粉粒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用质量浓度为200 mg/L的2,4-D与45%的施保克(杀菌剂)1 000倍液组成的混合溶液浸泡罗岗甜橙果实3 min,然后用薄膜袋包装果实,25 ℃、湿度74%下贮藏,用HPLC方法分析了果实内2,4-D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处理果实放置12 h的果皮内2,4-D含量比对照果增加3.29倍;放置24 h的果皮内2,4-D含量明显高于果肉.处理的果实放置24 h以后,通过从果皮吸收,使果肉内2,4-D含量显著增加,贮藏5 d的果肉内2,4-D含量达到最高值,贮藏30 d的果肉内2,4-D含量为1 570.35 ng/g,以后显著减少,低于农业部颁发的2,4-D残留限量(2 000 ng/kg),符合柑橘食用安全性. 贮藏60 d果肉内2,4-D水平低于处理0 d(对照)的水平. 2,4-二氯苯羟化酶是2,4-D降解途径中的重要降解酶;2,4-D处理的果实经贮藏5 d,果肉内2,4-二氯苯羟化酶活性较低,第10天显著增加,贮藏30 d酶活性最高,与果肉内2,4-D含量降低一致.  相似文献   

8.
本发明提出了用于防止果实产生锈斑的一种果实防锈剂及其制备方法。在果树落花后10—25天之内,果实细胞分裂急剧,幼果生长迅速,在果实不同部位的角质层发育不同。由于湿度变化,角质层会产生龟裂脱落,表皮细胞裸露受到病虫害、风雨及日照过度或施用农药不当的影响,幼果上会形成木栓层,进而生成木栓细咆,使果面皮化,成为果锈。  相似文献   

9.
苹果梨为吉林省特产,以果大、质佳、外观美、极耐贮为特点.果实底色绿黄,阳面橙红色,果肉白色、肉质细、脆、松、汁液多,酸甜适度,具清香味.极为消费者所青睐,1996年市场价每市斤1.50元,非常畅销.苹果梨树体营养生长期约180天,果实发育期130天左右.  相似文献   

10.
以湿包类型菠萝蜜‘301株系’和干包类型菠萝蜜‘75株系’为试材,对常温贮藏条件下果实中的淀粉、可溶性总糖、可滴定有机酸、维生素C和蛋白质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菠萝蜜属于典型的淀粉转化型果实,成熟过程中随着淀粉的不断降解,干、湿包果腱和果肉中的可溶性总糖含量不断增加,分别于采后第5天和第6天、第2天和第3天达到最大之后开始下降.果腱中淀粉的降解和可溶性总糖积累的时间均要早于果肉.干、湿包果肉中的蔗糖含量分别在采后1d和2d增加缓慢,之后迅速增加,分别于采后第2天和第4天达到最大.干、湿包果肉和果腱中的还原糖和有机酸含量、湿包果腱和干包果肉、果腱中的VC含量及湿包果腱中的蛋白质含量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而湿包果肉中的VC和蛋白质含量不断缓慢下降.干包果肉和果腱的蛋白质含量则是先降后升.  相似文献   

11.
研究常温不同贮藏时间(青熟、中熟、黄熟)下的香梨阴面与阳面的果肉解剖结构,观测和比较果肉石细胞团、薄壁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为解决香梨贮运问题和香梨品质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石蜡切片法制作不同贮藏期、阴面与阳面的果肉解剖结构切片,观察果肉薄壁细胞及石细胞团形态,测量石细胞团大小、果肉薄壁细胞的直径及密度、果肉薄壁细胞的解离长度。结果表明:果肉薄壁细胞的面积、解离长度与贮藏期呈显著正相关,果肉薄壁细胞密度与贮藏期呈显著负相关。阳面的果肉薄壁细胞小且多,结合紧密,排列整齐,解离程度较低;阴面反之。香梨果肉结构随贮藏期延长,果肉薄壁细胞趋于疏松至解离。一般应将贮藏时间控制在21 d(中熟期)内;另外,果实阴面果肉结构更易解离和软化,储运中应尽量避免阴面果肉结构受损。  相似文献   

12.
叶面喷布铜和钙对樱桃和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开花后单独使用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钙为氢氧化铜混合使用对甜樱 桃和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甜樱桃在开花后6周,苹果在开花后8周进行喷雾,单独使用氢氧化钙仅减少“金冠”苹果的果锈,而对其它2所测定的品质指标无影响,铜、钙混合施用提高甜樱 桃“Bing”和“Van”果实的抗裂性和硬度。这种喷雾混合物也能增强金冠苹果的果肉硬度。  相似文献   

13.
果实作为被子植物的一种特殊器官,形态变化非常丰富,但其大小变异的分子机制却相对保守.目前,以番茄作为模式体系的研究已经识别出对果实大小具有调控作用的4个基因:fw2.2、fw3.2、FAS和WUS,这些基因分别隶属CNR、CYP78A、CLA和WOX基因家族,并且从细胞分裂次数和子房室数目改变等两个方面来调控果实大小.这些基因及其各自的基因家族在各类植物中广泛存在,起源古老,甚至可以追溯到陆生植物的祖先,并且每个家族成员在功能上均享有高度的特异性,即均可以对植物果实的大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开花和结实等繁殖过程对植物群落具有重要影响,也是研究植物与环境关系的主要方面.通过对黔西北喀斯特生境中主要植物开花物候、种子生产和散布的研究,明确了该地区植物的主要繁殖特征.结果表明:开花和果实成熟分别发生在相对集中的月份,具有相似的变化格局.始花期与开花持续时间显著相关,开花早的植物具有更长的花期以保障繁殖成功,但始花期与果始成熟期没有明显关系,植物在物候事件之间存在着权衡.群落中植物的开花物候发生了明显重叠,部分物种间重叠程度较高.不同植物果实(种子)的大小和产量具有很大差异,种子散布期在种间和年际间也不相同,大多数植物具有较长的种子散布期以适应该地区异质性极高的复杂环境.权衡关系等繁殖策略是植物适应喀斯特生境和应对环境变化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5.
“167"是我所以军协×京引182籼粳杂交育成的早粳新品系。作连作晚稻栽培,于7月25日播种,8月8日移栽,可在9月20日前后齐穗,11月10日成熟,全生育期不到110天。二年来在本所大田种植2.4亩和2.83亩,亩产分别为746斤和798.5斤,与施肥水平较低条件下种植的晚粳稻产量相近,较中粳、早籼稻增产显著。“167”株高85~90公分,每穗实粒数约为50粒,千粒重26克左右。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可在7月24~26日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300斤上下,秧龄期10~15天,于“立秋”  相似文献   

16.
春小麦籽粒灌浆成熟是决定粒重的关键时期,开花受精后28日左右,麦粒长、宽、厚已达最大值,干物重增加快,35日后直至成熟干物重变化不大。干物重增加主要是贮藏在胚乳内的淀粉粒逐渐形成和增加所引起的。粒重与灌浆期长短成正相关灌浆期长,灌浆强度大的品种粒重大;胚乳细胞发育快,淀粉粒积累早的品种干物质积累快。  相似文献   

17.
水稻(Oryza sativa L.)胚乳的发育状况直接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而胚乳发育过程中复杂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为揭示水稻胚乳发育过程基因的表达模式,挖掘胚乳发育过程不同时期可能的关键基因,以水稻日本晴开花后(0day after flower,0DAF)籽粒中的子房和开花后第3天、第9天、第16天(3DAF、9DAF、16DAF)籽粒中的胚乳细胞基因芯片表达谱数据为研究对象,筛选并分析了不同时期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的基因.结果表明:同处于乳熟期的胚乳细胞(开花后第3天和第9天)基因表达模式最相似,间隔的天数越多,基因表达模式的差异程度越大;开花后第0~3天胚乳细胞消耗大量的能量,且在第3天达到峰值;胚乳中营养物质的积累从开花后第3天开始,第9天时积累最盛,到第16天时物质积累基本完成.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发现,不同时期可能的关键基因具有不同的功能,涉及的生物过程包括叶绿素合成、活性氧清除、激素调控和脂质代谢.旨在揭示水稻籽粒开花时到胚乳大体完成增长时胚乳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为培育产量高、品质优的水稻品种奠定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棉花开花至吐絮这个阶段为花铃期.它是棉花四个发育阶段中时间最长的一个阶段,一般要经历50—70天.花铃期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棉田管理的好坏,对棉花产量和品质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9.
油茶高接换优技术在舒城县研究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月10日,油茶高接换优技术研究通过安徽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为改变油茶林低产现状,提高油茶产量与效益,舒城县油茶科技专家大院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成功研究出油茶高接换优技术。运用该技术对低产油茶林实行高接换优后.当年接穗可生长30厘米,第二年即可开花,第三年挂果,5年即可恢复树冠,进入盛果期,可将茶油产量由传统的每公顷65.25千克提高到750千克以上,产量增加超过10倍。目前,该技术已在舒城县晓天、山七、河棚、高峰、庐镇等乡镇进行了推广示范,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1天龄、未成熟(3周龄)、成熟期(10周龄以上)的昆明正常小鼠睾丸组织为实验材料,利用地高辛标记的Si1基因探针在其组织切片上进行DNA-mRNA分子原位杂交,探讨Si1基因在小鼠睾丸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同时,分别在生后15,20 d及25 d的昆明小鼠睾丸组织切片上进行凋亡细胞原位检测,验证小鼠睾丸上述发育时期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发现:①Si1基因在1天龄小鼠的睾丸组织生精上皮内无杂交信号;在未成熟小鼠的睾丸组织部分生精上皮内有极强的杂交信号;在成熟小鼠的睾丸组织生精上皮内无杂交信号.②小鼠睾丸组织生精上皮内,凋亡细胞数从生后第15-20天呈增加趋势,于生后第20天出现峰值,生后第25天又降低.上述结果表明Si1基因可能参与了小鼠睾丸的发育过程,在小鼠睾丸发育的特定时期发挥作用,由于Si1基因的表达与小鼠生精细胞凋亡发生的时期同步,表明该基因可能与小鼠睾丸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