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兵器为切入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解析板斧与李逵的异质同构.一、板斧与李逵的契合性;二、从板斧的工具性、板斧下的四类阴魂透视出板斧把李逵人格的价值取向定性为维护梁山事业;三、亦物亦神的板斧.  相似文献   

2.
《潍坊学院学报》2019,(3):46-50
《水浒传》中梁山英雄的来源十分复杂,并非全是一身正气、充满阳光的英雄形象。《水浒传》中的武松是以光明磊落的打虎英雄出现的,他后来变成了杀人的狂魔。李逵贪酒、好赌,带有较重的流氓习气,但是他孝顺,重兄弟义气,打仗也十分勇敢。宋江发配江州途中遇到的穆春、穆弘、李立等人是当地的恶霸,后来也上了梁山。对于梁山英雄性格方面的缺点,我们应该予以实事求是的评价,既不回避,也不夸大。  相似文献   

3.
<正>说起绰号,人们自然会想到梁山里的英雄好汉,诸如"黑旋风"李逵,"豹子头"林冲,"浪里白条"张顺……一个个鲜明、生动的形象跃然而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但是,你可知道,一些著名的科学家也有绰号。  相似文献   

4.
忠于朝廷,让起义军接受朝廷的招安,是《水浒传》创作的思想核心。分析梁山先后三位首领的性格与遭遇,了解梁山招安与反招安的斗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明了作者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5.
元杂剧水浒戏和小说《水浒传》中的李逵都是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形象。在水浒戏中,李逵是个喜剧角色;而在小说《水浒传》中,李逵这一形象虽然也有着一定的喜剧因素,但是总体来看,他是一个悲剧人物。水浒戏和《水浒传》产生的时代背景的不同、创作主题的不同和故事流变等原因使得“两个”李逵的形象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6.
宋江上梁山之初未争头把交椅,而是坐上第二把交椅,这样山寨中出现一种"双头政治"。宋江数次劝阻晁盖下山,而他自己则不时率众为梁山建功,那时他可说是山寨真正的政治核心。晁盖被射杀后,在头把交椅问题上,宋江的权术与吴用的权术相互配合。宋江先是临时性据有寨主之位,后来破除晁盖遗言的阻碍正式坐上头把交椅。梁山重大政治问题包括头把交椅问题的解决一般来说都与"权术政治"有关。被赚上梁山的卢俊义后坐上无实权的第二把交椅,这样梁山又出现一种新的更稳定的"双头政治",而这是合乎宋江日后受招安需要的一种政治安排。  相似文献   

7.
人物形象评点是《水浒》评点最精彩的内容,在诸多光彩四溢的英雄形象中,鲁智深、武松、李逵这三位鲁莽英雄形象最为晚明评点者所称道。晚明士人对三位鲁莽英雄的评点呈现出独特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判断,从而表现了晚明人文思潮影响下士人独具时代内涵的英雄观。  相似文献   

8.
元代康进之的《李逵负荆》,是一部妙趣横生的“歌颂型”喜剧,被列为中国十大古典喜剧之一。该剧独特的审美价值首先表现在李逵形象的塑造是作家的一种新发现、新创造,提供的是一个与众不同而又似曾相识的审美对象。李逵具有主观性、热心肠、同情心、急性子等性格特征,疾恶如仇与天真烂漫矛盾地、喜剧性地统一在一起,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本文从李逵形象、结构艺术、曲白曲调、喜剧性格等方面探讨了构成《李逵负荆)独特审美价值的诸种因素,肯定了作家的审美贡献。  相似文献   

9.
《青年科学》2008,(Z1):65-65
《水浒传》中,水泊梁山的英雄好汉为何正好108位?这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文化谜团?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隋国庆给出了他的说法:  相似文献   

10.
(甲)地位和交通梁由位于汉江的南岸,为大巴山的余脉;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梁山在西北,山脚下有上梁山村;下梁山在东南,山脚下有下梁山村,以土地岭与上梁山分界,相距一公里半,中梁山在下梁山的西南,山脚下有小吴家坪村,以中梁寺与下梁山分界,相距一公里.如以小吴家坪为标点,东距汉中八公里,北距褒城十二公里,西北距沔县四十公里.汉水由沔县东流至上下梁山分界处与北来的  相似文献   

11.
读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黑旋风李逵".他抡着两把板斧赤膊上阵,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尽管历史上不一定真有李逵其人,但存在"黑旋风"这种自然现象却是由来已久,就在李逵生活的宋代,真的发生过一次巨大的"黑旋风".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是这样描述的:熙宁九年,在恩州武城县,有旋风自东南而来,望见它好象插在天上  相似文献   

12.
闫绍波  张秀敏  韩素娴 《科技信息》2009,(32):I0340-I0340
大白岩铝土矿主要含矿层位为下二叠统梁山组地层,通过近两年来的矿山地质工作及对原有的地质资料的分析,总结了该铝土矿产出的地质特征。为以后的找寻铝土矿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元水浒杂剧对梁山事业进行现实基础上的理想化描写,梁山是一个光明的世界,梁山事业的主要内容"替天行道",便是除暴安良,扶困济危,杀恶棍,救百姓。而小说《水浒传》的主题思维是向更深层拓展的,它冷静、全面、客观地记叙了梁山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又到失败的过程。既反映了作家对于皇帝昏愦、奸臣当道的社会状况的清醒认识及无比忧愤,也体现了作家对梁山聚义事业的充分赞赏和肯定。作家更深的思考在苦苦求索整个封建社会的出路,这种思考反映了作者深刻的现实主义创作意识。  相似文献   

14.
宋江是《水浒传》中的核心人物,其性格的反抗性和妥协性使梁山事业出现兴与败。他仗义助人的品德、"替天行道"、"忠义两全"的纲领,使成梁山事业及其本人奋斗的兴旺与成功;他忠义思想形成的妥协性及时代的局限等原因导致梁山义军的覆灭与其本人悲惨的结局。  相似文献   

15.
前言 1980年6月,西安矿业学院地质系部分教师赴陕西省汉中地区梁山准备教学实习时,笔者先在梁山东部的龙岗地带发现了旧石器,7月份正式进行了调查和采集,得到了石制品约200件,并写了报导。9月至10月,西安矿业学院地质系在该地进行地质实习时,发现西部的梁山主体之石器,比东部的龙岗地带更为丰富,类型之特点亦更明显。此后,又两次去梁山作了短期的补充调查和小型发掘,截止81年2月,得到的石制品总数约800件(已做了初步整理的是600多件)。关于梁山主体的石器概况,也写有专门报导。本文将系统地  相似文献   

16.
中梁山矿区地质构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梁山矿区所在的中梁山背斜属于川东褶带的重庆弧形构造的观音峡背斜之南延部分。背斜轴迹呈一个略向西凸出的弧形构造,背斜形态呈复舟状,其轴部的次级高点呈雁形排列。断裂发育大多数为压性及压扭性结构面,中梁山矿区成煤后的构造应力作用可分为先后不同的两期:第一期即喜玛拉雅早期,在南北向的反扭和东西向的挤压联合作用下,便产生了重庆弧形构造及中梁山背斜;第二期即喜玛拉雅晚期,由于川黔南北带活动,这种东西向的侧压力波及到本区,使中梁山背斜进一步加强,产生新的构造,又使原有断裂进一步活动,产生顺扭现象。重庆弧形构造与川黔南北带复合,对中梁山矿区起到了后期改造作用,从而形成了中梁山矿区现今的构造面貌。  相似文献   

17.
王伦原本习文,后弃文就武,由于落第等原因在梁山落草。他并无大志,不想"替天行道"或攻城夺地,满足于拦路抢劫等。他是梁山首位寨主,在他治下山寨初具规模。他不愿收留武艺高强的林冲,限其三日内递交投名状,后又想一并收留林冲与杨志让他们相互牵制。晁盖等人上梁山时,他仍想拒之门外,但被林冲所杀。王伦其实是以其"小量"败于晁盖的"大量",以其"小智"败于吴用的"大智",以其"小勇"败于林冲的"大勇"。王伦之后的梁山,更迅速地发展、兴旺起来,实际上成为对众多江湖好汉开放的梁山,而王伦时期的"山寨政治"也被晁盖时期新的"山寨政治"所替代。王伦以及二龙山宝珠寺邓龙这样的人本不适合作寨主,最终都被除去。  相似文献   

18.
郑斌 《龙岩学院学报》2005,23(Z1):92-93
本文探讨<水浒传>中英雄人物从个体到群体再到集体的价值实现过程,以及人物借助于梁山这一作为"集体"形式的社会组织,如何实现其价值.侧重点在于宋江如何实现、维护梁山这一组织形式.通过宋江对梁山经营的分析找寻<水浒传>中英雄人物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梁山好汉的立身行事,是评价梁山聚义性质的重要依据。我们必须根据文本所描述的细节去考察,只有细节最真实,也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考诸梁山好汉的立身行事,他们劫富不济贫、仗义不问由、除恶不爱民、为己不顾人、救难不恤情、分财不等同,足见《水浒传》所反映的绝不是农民阶级的理想和意识,展示的是中国古代浪荡底层的游民的价值和理想。  相似文献   

20.
王道思想是士人孜孜以求的终极目标,富有王道乐土色彩的梁山政权与腐朽没落的赵宋王朝形成鲜明的对照,梁山小天下允符了人们基本权力追求的需要,人民的复仇诉求与反抗欲望只有到<水浒传>中才得到酣畅淋漓的释放.世俗功名心的作祟,葬送了作者所精心构筑的王道图景,王道思想之于<水浒传>,还只是一种观念乌托邦,梁山英雄的集体毁灭抒写了一曲王道思想的哀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