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用Ames法检测了GrNPV的致突变性.实验用常规的点试法,不经代谢活化和经代谢活化的渗入法,和改良的平板渗入法来检测不同剂量的GrNPV对原核生物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GrNPV对原核生物无诱变作用,无剂量效应关系,从而推测GrNPV对哺乳动物无潜在的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被公认的环境诱变剂检测方法之一的Ames试验方法,来研究昆虫病毒的致突变性。研究采用点试法,不经代谢活化和经代谢活化的渗入法及液体预保温法,来检测昆虫病毒对原核生物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检测的3种昆虫病毒对原核生物无致突变作用,从而推测它们对哺乳动物也无潜在的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3.
番茄酮也你对氯苯氧乙酸,其结构式为,它是一种防落果剂和植物生长刺激剂。供试样品为我们自己合成。我们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两个突变菌株 TA98 和TA100,检测了它的致突变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药是致突变阴性。因此,就致癌性而言,是一种安全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致病性分化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广东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Dickeyaparadisiaca的致病性差异和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香蕉假茎离体接种法和幼苗盆栽接种法对分离自广东香蕉的13个菌株进行致病性分析;利用16S-23SrDNA转录间隔区PCR(ITS-PCR)和细菌基因组的重复序列PCR(Rep-PCR)技术,对供试菌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采用2种不同的接种方法,供试菌株致病力均可划分为强(++++)、较强(+++)和中等(++)3种致病型,2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且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利用ITS-PCR扩增,可将供试菌株划分为6个组群;而利用细菌基因组重复序列通用引物BOX和J3进行Rep-PCR扩增,在遗传距离为0.52时,供试菌株可被划分为2个遗传相似组,其中组1为主要组群;在遗传距离为0.65时,供试菌株可被划分为4个遗传相似组,其中组3和组4为主要组群.结论:侵染广东香蕉的细菌性软腐病菌存在明显的致病性分化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食品中分布的致突变物质及其化学构造。介绍了二种原理不同的突实变物质的微生物定量法,即Ames法及前进突然致变法。前进突然致变法的优点是:1)食品常在成份之一组氨酸即使共存于试料中,也不影响其试验结果;2)所采用的TM677菌株能够检测对置换型及构架位移型二种类型的致突变活性。  相似文献   

6.
细菌鞭毛染色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改进供试细菌菌株的培养基、菌种转接次数及培养时间,采用银染色法对细菌鞭毛进行染色,使鞭毛染色更易进行,大大提高了银染色法的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7.
摘要:探讨亚硝酸异丁酯致突变作用,根据《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 ,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实验( Ames实验)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 PCE)微核实验,进行亚硝酸异丁酯的遗传毒性研究。 Ames 实验使用的菌株为鼠 伤寒沙门氏菌( Salmonella typhimurium) 组氨酸缺陷型( his-) 菌株 TA97a、TA98、TA100 及 TA102,实验共设 10 个剂 量组,剂量区间在 250 ~ 5 000 μg / 皿,同时设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采用平板掺入法,观察每皿回变菌落数;微核实验设 11 mg / kg、41 mg / kg 及 103 mg / kg 三个剂量组,设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检测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 结果提示亚硝酸异丁酯在 Ames 实验中未呈现致突变作用,但在微核实验中 103 mg / kg 时对小鼠有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限菌条件下,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植物根际解盐促生细菌菌株在棉花根部的定殖情况,结果显示,PGPR菌株在棉花根部定殖具有宏观不均匀性,在根面的部分区域能够大量定殖,即存在有利于PGPR生长繁殖的生态位点;供试PGPR菌株在根部的扩展方式主要是根尖的被动携带。  相似文献   

9.
海洋噬菌蛭弧菌对对虾病原菌及其他细菌的寄生作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用宿主双层琼脂平板法,测定海洋噬菌蛭弧菌对25株对虾病原菌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绿脓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寄生作用,结果表明噬菌蛭弧菌菌株不同寄生的范围不同,但所有供试寄主细菌都能被某些蛭弧菌寄生,形成清晰的噬斑.用相差显微镜和电镜观察蛭弧菌的形态及噬菌过程  相似文献   

10.
用Ames试验检测了某市饮用水处理试验工艺各单元出水有机浓集液的致突变性.研究了不同处理单元对水的致突变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工艺的出水不加氯时,对TA98和TA100菌株的致突变活性均为阴性;加氯后,尽管致突变活性呈阳性,但与水厂现有工艺出水相比,致突变活性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1.
实验动物饮用水的质量是关系到实验动物健康、福利和试验数据可靠与否的重要条件。实验动物饮用水纯化过程主要有颗粒过滤法、活性炭过滤法、反渗透法,以及去离子化,经过氯化作用、酸化作用和紫外线照射等处理后,可以进一步将水中的细菌等微生物数量降至最低,从而为实验动物提供合格的饮用水。  相似文献   

12.
将正渗透技术应用于污泥浓缩脱水,对孔径更大、机械强度更高的低压过滤膜应用于正渗透污泥脱水工艺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对比试验证明低压过滤膜由于膜厚度方面的劣势带来的严重浓差极化现象而无法获得良好的水通量,不能满足用于正渗透污泥脱水的要求。对正渗透污泥脱水过程中盐离子反向传质情况的监测分析发现,这一过程受污泥侧盐累积量与污泥含水率两个因素影响,污泥侧盐浓度最终根据试验条件不同而稳定在0.1~0.2mol/L内。污泥中混入盐对污泥极限脱水性能存在不利影响而应加以控制。试验用的3种常用污泥絮凝剂使正渗透污泥脱水效果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反渗透膜在处理核电厂含硼废水时的脱硼效率(截留率), 通过改变原水pH值及添加配合物, 考察反渗透膜脱硼效率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反渗透膜对含硼废水中硼的截留率随pH值的升高而增大, 当pH=11时截留率最高; 当n(山梨醇/甘露醇)∶n(硼酸)=1时, 反渗透膜对溶液中硼的截留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甘蔗糖厂二效汽凝水除糖不稳定、不彻底的问题,采用新的工艺方法即反渗透技术对二效汽凝水进行深度处理后作为锅炉补给用水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反渗透系统脱盐率能够稳定在87.28%左右,含糖量低于10mg·mL-1,出水水质稳定,完全达到中压锅炉补充给水水质标准。该工艺在经济上可行且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反渗透膜法处理PTA精制单元废水,探讨了反渗透工艺条件如回收率、操作压力、料液温度等对膜性能的影响,从中得出较佳的工艺条件.同时,将反渗透的浓缩水回流到集水池中,结果表明反渗透透过水仍然可以符合工艺指标.此外,还考察了物理清洗及不同的化学清洗剂对膜通量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化学清洗的效果明显优于物理清洗;而在化学清洗剂中,NaOH溶液对于反渗透膜的膜通量有较好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海堤渗压监测因果模型基本结构和因子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铭  刘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42(11):1931-1934
为揭示海堤渗压规律以及与主要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并建立安全监测因果模型、实现对海堤状态的实时监控,以监测数据为基础,对海堤实测渗压、潮位和降雨记录以及存在的因果关系加以分析,确定了海堤渗压因果监测模型的基本结构;采用统计距离比较方法选取合理的初选前期潮位因子,提出反映降雨量和降雨持续作用时间的降雨因子形式,并加入时效因子,以实测数据建立了海堤渗压监控因果模型.结果表明,该因果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7.
太钢反渗透系统采用经一级处理后的钢铁企业生产废水为水源,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反渗透机组出现不同的污堵。对不同的污染物质有选择性地进行了化学清洗,恢复了反渗透膜的性能。结果表明,通过科学合理的清洗,可以保证反渗透机组连续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8.
反渗透技术在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反渗透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设计资料的收集、反渗透膜的选择、反渗透膜装置的设计以及预处理和后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