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者报道了由nm级和μm级粒度的铁原子团簇,对近红外激光和中红外激光吸收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nm级粒度的铁原子团簇的红外吸收特性估于石墨和炭黑的吸收特性。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nm级和μm级粒度的铁原子团簇对红外光辐射吸收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nm级粒度的铁原子团簇对红外辐射具有较好的吸收特性.  相似文献   

3.
荧光假单胞菌噬铁素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荧光假单胞菌P32产生的噬铁素的特性.噬铁素在紫外光下发出黄绿色荧光,与Fe3+有高度亲和性,在230nm和400nm附近各有一吸收峰,氨基酸组成为苏氨酸:甘氨酸:赖氨酸:胱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2:4:4:4:1:1,生物合成需较低浓度Fe3+为条件,与Fe3+的复合物无荧光,但可用连二亚硫酸钠,8-羟基喹啉和抗坏血酸粉末恢复荧光.  相似文献   

4.
应用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计算机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粒度在10nm和100nm之间的多种Fe3O4纳米材料分别在(a)1-1000MHz和(b)1000-1000HMz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吸收效能。  相似文献   

5.
报道激光泵浦钾分子产生的波长为660-710nm范围内的多条受激辐射,采用RKR等方法对钾分子B1Пu-X^1Σ^+g辐射谱线进行了标识,并分析了其辐射特性和机制。  相似文献   

6.
报道激光泵浦钾分子产生的波长为660~710nm范围内的多条受激辐射.采用RKR等方法对钾分子B1Πu-X1Σ+g辐射谱线进行了标识,并分析了其辐射特性和机制  相似文献   

7.
用直流叠加方波脉冲电流阳极腐蚀法制得了多孔硅(PS),样品经XeCl准分子激光器的308nm激光的激发,获得了中心波长为462nm,半高宽为126nm的蓝色光致发光(PL)谱、PS断透射电(TEM)分析发现有nm量级的Si原子团组成的一维量子线(柱)阵列的三维量子海棉结构,由此带来的量子约束和表面效应恰好说明了PL谱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比色法测定二氧化氯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二氧化氯与酪氨酸显色反应的特性,发现了除了490nm显色反应吸收峰外,306nm有一更强的吸收峰,同样可利用比色法测定二氧化氯的含量,该法测定二氧化氯的浓度范围可扩展为2.5-25.0mg/L  相似文献   

9.
19世纪末,电子、X射线和放射性的发现,对经典物理学的理论提出了挑战,导致近代物理学的诞生。本世纪末,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原子团簇和纳米固体材料的问世,业已引起物理学家和其他专家的浓厚兴趣,这势必对凝聚态物理学产生深刻的影响。原子团簇指几个、几十个或几百个原子或分子的聚合体。纳米固体是由粒度为1~15纳米的超微颗粒组成的固态物质。两者位于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交界处,属于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新层次。然而纳米固体又不同于原子团簇,它不仅在尺度上要大一些,而且组成它的纳米颗粒可以是晶态、也可以是非晶态。由于微粒尺度属纳米级,因而其界面原子的比例极大,一般占总原子  相似文献   

10.
通过数值求解一维含时薛定谔方程 ,研究了在强激光场中原子及不同尺寸原子团簇的电离几率和光辐射现象。结果表明 ,当外场强度相同时 ,小尺寸原子团簇电离几率小于原子的电离几率 ,可以产生高频率的高次谐波。当原子团簇尺寸较大时 ,其电离几率大于原子的电离几率 ,原子团簇越大 ,电离几率也越大 ,大尺寸原子团簇更易吸收外场能量。  相似文献   

11.
对采自不同类型矿床,含铁量不同的闪锌矿作了比磁化率和红外光谱的测定,某些样品作了晶场光谱测定。作了比磁化率的理论计算,并讨论了Fe~(2+)和Fe~(3+)在晶体中对磁化率的贡献。从理论上对闪锌矿的晶场光谱作了分析,并解释了闪锌矿颜色与杂质的关系。讨论了红外光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研究了苯酐-尿素法合成酞菁钴、经提纯并对其进行红外、紫外光谱测定、合成及表征结果表明,红外光谱表征推测结构可靠,紫外光谱分析表明有特征吸收峰之处.  相似文献   

13.
采用硼酸三甲酯作为探针分子对Al2O3的路易斯碱性进行了红外光谱定量研究,Al2O3对硼酸三甲酯的吸附使硼酸三甲酯在1360cm-1的谱峰分裂成14199cm^-1和1287cm^-1两个峰,1036cm^-1的谱峰紫移到1067cm^-1,低压下吸收峰高与硼酸三甲酯压力成正比,与Al2O3含量成正比,结果表明Al2O3有一定的路易斯碱强度,与硼酸三甲酯之间的吸附是单分子层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4.
用弱光作光源时所得到的光电效应实验规律是不完善的,用激光作为光电效应实验中的光源时,得到的结果证明电子不但可以同时吸收到两个光子的能量,还可以只从光子中吸收一部分能量.  相似文献   

15.
A microscopic quantum system under continuous observation exhibits at random times sudden jumps between its states. The detection of this quantum feature requires a quantum non-demolition (QND) measurement repeated many times during the system's evolution. Whereas quantum jumps of trapped massive particles (electrons, ions or molecules) have been observed, this has proved more challenging for light quanta. Standard photodetectors absorb light and are thus unable to detect the same photon twice. It is therefore necessary to use a transparent counter that can 'see' photons without destroying them. Moreover, the light needs to be stored for durations much longer than the QND detection time. Here we report an experiment in which we fulfil these challenging conditions and observe quantum jumps in the photon number. Microwave photons are stored in a superconducting cavity for times up to half a second, and are repeatedly probed by a stream of non-absorbing atoms. An atom interferometer measures the atomic dipole phase shift induced by the non-resonant cavity field, so that the final atom state reveals directly the presence of a single photon in the cavity. Sequences of hundreds of atoms, highly correlated in the same state, are interrupted by sudden state switchings. These telegraphic signals record the birth, life and death of individual photons. Applying a similar QND procedure to mesoscopic fields with tens of photons should open new perspectives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quantum-to-classical boundary.  相似文献   

16.
用载荷松弛法对Fe-28Al-2Ti合金在较高温度下的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测定了Fe-28Al-2Ti合金在高温变形时的载荷松弛曲线、应力减小因子Y及激活能值,并对试样进行了显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Fe-28Al-2Ti合金的高温变形是一个亚晶界吸收位错,而且不断向大角晶界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利用诱发裂变径迹结合铀浸取分析资料,对城山岩体及围岩的铀赋存状态和配分进行了研究。岩石中的铀按照浸出难易程度可把其分为固定铀和活动铀两大类。岩体中的原生铀主要是铀的简单氧化物和类质同象置换或晶格吸附铀二种,以那种存在形式为主取决于全岩铀含量的高低和付矿物含量的多少。岩体和围岩的铀富集均与铁质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一些次生氧化物吸附了较多的铀,系原生铀的活化迁移所致。各种围岩(沉积岩)向着接触带,随着其基质的粒度增大,含铀的点状放射源的数目减小,但放射源变得更强。紧靠接触带的固岩,由于受岩浆期后热液的影响,铀含量明显增高。岩体由中心向着接触带铀的浸取率变大。岩体不同侵入阶段从早到晚活动铀的含量增加,铀赋存状态的变化趋势是固定铀→分散的活动铀→集中的活动铀。只有铀含量和浸取率都高的岩石才能提供较多量的活动铀,从第三侵入阶段岩石中淋滤出足够的铀形成矿床的可能性是很小的。铀源主要来自岩浆分异。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5个含锰铁工铁铁金属间键的有机化合物LMFe(CO)2(C5H5)(H2L=T(4-R)PP(四取代苯基叶啉);M=Mn,R=H,Me,MeO,M=Fe,R=H,Cl),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穆斯堡尔谱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除金属-金属键之外,在锰铁或铁铁之间还存在羰基桥。  相似文献   

19.
金属酞菁钴的合成及其表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了苯酐-尿素法合成酞菁钴、经提纯并对其进行红外、紫外光谱测定.合成及表征结果表明,红外光谱表征推测结构可靠,紫外光谱分析表明有特征吸收峰之处.  相似文献   

20.
某些二价金属尼克酰胺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Mn(Nica)_2Cl_2、Fe(Nica)_2Cl_2、Co(Nica)_2Cl_2、Ni(Nica)_2Cl_2、Cu(Nica)_2Cl_2、Zn(Nica)_2Cl_2配合物的红外光谱进行了分析,除Zn(Nica)_2Cl_2是简单四面体结构之外。其余皆为多聚八面体结构,其中Cu(Nica)_2Cl_2为多聚变形八面体结构,Nica均以吡啶氮与各金属离子配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