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2,4-双(N-咪唑甲基)-17β-雌二醇与1,3-二溴丙烷通过醚化偶联,继与[Cu(CH3CN)4]ClO4反应,合成了含双雌二醇、四咪唑基的新型双核铜蛋白模型化合物.研究了该模型物与相关模拟体系催化氧化苯偶姻的反应,发现双雌甾模型物与底物间的疏水相互作用有利于苯偶姻的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2.
等摩尔的Pd(CH3CN)2Cl2与邻-二苯基膦苯甲醛在乙醇中回流反应,生成了缩醛化膦配体配位的钯氯化物PdCl2{Ph2P[o-C6H4CH(OC2H5)2]}2(I).双亚胺双膦配体N,N′-双-[邻-(二苯基膦)苯亚甲基]乙二胺(简称P2N2)与1或2摩尔的Pd(CH3CN)2Cl2在二氯甲烷中回流反应,分别高产率地制得PdCl2(P2N2)(I)和Pd2Cl2(P2N2)(II).进行了元素分析、谱学表征或X射线结构分析.考察了这些配合物催化苯乙烯和丙烯酸的氢化.双核的钯配合物Pd2Cl2(P2N2)发挥了最高活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14种新的稀土元素配合物,它们是用稀土的硝酸盐与1,4-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_-1,4苯二酮在乙醇-水溶液中于pH=5.8-6.0条件下反应制得的。  相似文献   

4.
以3,3-二甲基-(1H-1,2,4-三唑)-2-丁酮为配体(L)和不同铜盐反应,合成了六个Cu(Ⅱ)配合物CuL2Cl2、CuL2BT2、CuL3(BF4)2、CuL4(ClO4)2和CuL4SO4·4H2O),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并测定了CuL4(ClO4)2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5.
Rh_4(CO)_(12)与亚磷酸三硫代苯酯P(SC_6H_5)_3反应产生一个具有磷桥基配体μ-P(SC_6H_5)_2的新簇合物Rh_3[μ-P(SC_6H_5)_2]_3(μ-CO)(CO)_4.对该簇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测定以及lR、HNMR和MS谱学的表征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Cu(Ⅱ)与新试剂乙二醛双缩-4-烯丙基-3-硫代氨基脲的显色反应,该反应生成1:2的红色配合物。Cu(Ⅱ)在0-40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其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2.4×10 ̄4L.mol ̄(-1).cm ̄(-1)。该法用于测定水中微量铜,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由二苯并-18冠-6与二元酸反应制得的冠醚酮酸1用黄鸣龙法还原成冠醚烷酸2,2经酰氯化生成4′,4″(5″)-双(氯甲酰基亚烷基)二苯并-18-冠-6(3),再将3与4′,5′-二氨基二苯并-18-冠-6缩合,制得新的筒状大五三环穴醚4a和4b。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Tb(DPSO)6·(ClO4)3、Tb(DPSO)7·(PF6)3及Tb(PBSO)6·(ClO4)3配合物(DPSO为二苯基亚砜PBSO为苯丁基亚砜).在室温下测定了它们的固体粉末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结果表明Tb(DPSO)6·(ClO4)3配合物中Tb3+的发光强度最高,其中5D4→7F5跃迁谱带强度高达806.2cd,Tb(DPSO)7(PF6)3配合物中Tb3+发光强度次之,Tb(PBSO)6(ClO4)3配合物中Tb3+的发光强度最弱.这说明二苯亚砜做为配体受激后向Tb3+离子传递能量的效率高于苯丁基亚砜,另外ClO4-做为阴离子也可增加Tb3+的发光强度,原因是部分外界ClO4-离子可进入内界参予配位,降低了配合物的对称性,部分解除了跃迁禁律,提高了Tb3+的发光强度.  相似文献   

9.
以西佛碱(Schiffbase)钴为催化剂与分子氧形成活化络合物,将亚甲基氧化羰基,考察了不同西佛碱结构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差异,并以N,N′-丙撑二(水杨叉亚胺)钴为催化剂,研究了由4,4′-双(二乙氨基)二苯甲烷制备4,4′-双(二乙氨基)二苯甲酮的氧化反应中,催化剂浓度,空气流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溶剂等因素的影响,得到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0.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双咪唑鎓盐,研究了该双咪唑鎓盐催化苯甲醛合成苯偶姻的安息香缩合反应,考察了溶剂,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碱的用量及不同底物对该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咪唑鎓盐3能有效地催化苯偶姻缩合反应,且反应的最佳条件:温度为60℃,催化剂用量为2mmol%,50%NaOH/H2O(4.0equiv.)作碱、THF作溶剂,化学产率最高可达75%.  相似文献   

11.
在甲醇体系中,合成了3种新的异三核配合物,其组成为{Ln2(bpy)4〔Cu(opba)〕(ClO4)2}(ClO4)2。其中opba表示邻苯双(草胺酸根);bpy表示2,2′-联呲啶;Ln表示Y、Gd、Dy。通过元素分析、IR、UV、DTA-TG、摩尔电导分析等手段,表征了配合物。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以二氧化硅为担载的聚钛氨烷-钯配合物(Ti-N-Pd)的合成和其对卤代苯双羰基化合成α-酮酰胺反应的催化作用。在一氧化碳压力为3.0MPa,100℃下反应6h,碘苯转化率达100%,双羰化产物(PhCOCONEt2)选择性高于90%。且催化剂易与反应产物分离和重复使用,经回收使用10次,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3.
用3,5-二叔丁基二苯并-14-冠-4双羟基冠醚及3-正十五烷基二苯并-14-冠-4双羟基冠的顺式和反式异构体,分别与溴丙烯反应,合成了4种新的双端烯丙基冠醚,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咪唑型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咪唑及联咪唑为原料与过渡金属(Cu、Co、Ni)的醋酸盐反应,合成3种咪唑金属有机配合物及联咪唑铜,并用IR、TG-DSC、60Co-γ辐照、XPS及EPR进行系统表征.  相似文献   

15.
(N(P(C6H5)3)2(HFe3(CO)11)与异氰酸苯酯反应,酸化后给出了簇合物Fe6(CO)14(μ-CO)3-(μ-η^2-OOCNC6H11)异氰酸苯酯的C=O双键劈开加氧,以(μ-η^2-OOCNC6H11)形式配位于2个铁原子,异氰酸苯酯的苯加氢还原子为环己烷,同时表征了产物的IR,^1HNMR和MS谱。  相似文献   

16.
聚乙二醇用作改善亲核取代反应的相转移催化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将聚乙二醇用作相转移催化剂及其对亲核取代反应的改善,先将雌二醇经溴化制得2-或4-溴雌二醇,再分别氯仿中以聚乙二醇(PEG-400)作相转移催化剂(PTC)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制备2-呈4-甲氧基雌二醇,发现其适条件为:反应温度6-65℃,搅拌反应时间1.5h,试剂比例底物为甲醇:KOH:PEG=1:20:80:0.8,获得较高亲核取代产率;2-氧基雌二醇66.7%及4-甲氧基雌二醇70.3%,  相似文献   

17.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烷基芳基不对称亚砜R1-C6H4-SO-R2(R1=CH3,C(CH3)3;R2=C2H5,C4H9,C6H13,CH2CH(C2H5)C4H9),并且以之为配体(L)和硝酸铀酰反应,制备了一系列硝酸铀酰配合物UO2L2(NO3)2,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并测定了配合物[UO2(TBSO)2(NO3)2]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18.
混合金属,四面体型RuCo3羰基簇合物的取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簇合物NEt4RuCo3(CO)12[1]分别与配体三苯基膦和二苯基膦反应,得到双取代产物NEt4Co3(CO)10(PPh3)2《3》和NEt4Co3(CO)10(PPh2H)2[5]。双取代产物进一步质子化,则得到具有相应结构的中性簇合物HRuCo(CO)10(PPh3)2[4A]和HRuCo(CO)10(PPh2H)2。它们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红外,^1HNRM.^31PNMR的关反应确认。  相似文献   

19.
聚苯胺掺杂电位区(0.2-0.7V)循环状安图能反映在聚苯胺膜内阴离子特性,Cl^-、ClO^-4、SO^-24和NO^-3等简单阴离子在膜内可通过电位循环交换。Fe(CN)^3-6/4^-氧化还原型阴离子可掺入膜内,而呈明显的氧化还原峰(电位0.5,0.4V),聚苯胺膜可富集和分离Fe(CN)^3-4/4^-离子。对氨基苯酸磺基团阴离子,在正电位下,可与带正电荷骨架膜静电吸引,还可能有某种不可…  相似文献   

20.
稀土氯化物与咪唑配合物的热分解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TG-DTG,在不同气氛(O2气氛、N2气氛)、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对五种氯化稀土咪唑配合物RE(C3H4N2)nCl3·0.5CH3OH·2HCl·mH2O(RE=La,Nd,Sm,n=2;RE=Gd,Y,n=2.5)的热失重行为进行了研究,推测了各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应用Kissinger公式计算了配合物中咪唑分解的表观活化能,并用DSC对氯化稀土(La,Nd)咪唑配合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