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出一种钢绞线张拉应力实用控制方法,即采用扭力扳手拧紧螺栓,实现对钢绞线张拉和应力水平的控制.研究结果表明:张拉应力值可通过螺栓的拧紧力矩计算公式确定,扭矩系数取值通过试验确定.对完成张拉端锚固后的钢绞线张拉力值进行48 h连续监测,研究施工阶段钢绞线的张拉应力损失规律.  相似文献   

2.
针对具体工程实例,利用力传感器现场实测了后张法张拉无粘结预应力梁不同张拉束的张拉力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而分析了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梁的弹性压缩对张拉力损失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加固锚具的实用性,利用自行研发的一套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装置,对施加了极限抗拉强度25%预应力的混凝土梁进行张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锚固装置在张拉阶段存在16.3kN阻力损失;在张拉装置放张阶段预应力损失10.1 MPa;而在拧紧锚固板阶段由于波形板的咬合作用,预应力得到比较大的补强;试验过程中碳纤维板未出现滑移,锚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随着智能张拉工艺的日渐完善,对小箱梁纵向预应力钢束的张拉控制精确度也越来越高,借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计算分析除温度影响外的纵向预应力产生的损失影响,借用纵向预应力等效质量法对比检测分析纵向预应力钢束智能张拉和普通人工张拉的张拉力精度及合格率,可知智能张拉工艺能够更好的控制纵向预应力的张拉水平,在标准化预制梁厂建设中应该得到更好更合理的推广.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二次张拉钢绞线竖向预应力损失,进行了二次张拉钢绞线的矩形板试验,同时测试了采用二次张拉技术的实桥箱梁腹板竖向预应力的应力损失,并与传统的精轧螺纹钢竖向预应力体系进行比较.测试结果表明,采用二次张拉钢绞线技术后,箱梁腹板的即时竖向预应力损失基本上可以降低至10%以内,远小于精轧螺纹钢体系的竖向预应力损失率,可有效地提高箱梁腹板竖向预应力效率和抗剪可靠性.最后结合试验结果,探讨了管道摩阻、接缝压缩、锚具变形及回缩、弹性压缩、钢绞线松弛和混凝土收缩徐变等二次张拉竖向预应力各项损失的影响因素,并对各项二次张拉竖向预应力损失的设计取值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预应力FRP加固RC梁的受力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粘贴预应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片材对土木建筑结构进行加固和修复,可以提高工程效率。改善构件的受力状况.文中从理论分析着手,推导出了预应力FRP片材增强RC梁的有效预应力、预应力损失量和容许张拉预应力的计算公式,并以两组预应力FRP片材增强RC试验梁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上计算了这些试验梁的有效预应力、预应力损失量和容许张拉预应力.分析结果表明,有效预应力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吻合,但预应力损失量的实验值比理论计算值稍大.  相似文献   

7.
预应力锚索的分类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预应力锚索是一种受拉构件采用施加预应力对岩体产生抗滑力和正压力来稳定岩土.通过对预应力锚索的构成及分类,阐述了其受力状态的不同及其适用岩土类别的差异.同时应该注意减少预应力损失,可选用高强度低松弛的钢绞线或对锚索进行超张拉.  相似文献   

8.
96m预应力箱梁后张拉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呼武公路马家店大桥施工为例,介绍了96m曲线箱梁张拉过程中对张拉材料与机具的性能要求以及预应力筋的安装,张拉力与伸长量的计算,张拉的实施和孔道压浆等技术。  相似文献   

9.
预张拉纤维布约束混凝土圆柱预应力损失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混凝土墩柱有效施加环向预应力,研制了一种自锁式锚具用来环向张拉纤维布,从而对核心混凝土提供主动约束应力,提高混凝土墩柱的强度和延性.根据自锁式锚具的施工工艺,分析了引起预应力损失的主要原因,针对摩擦损失、碳纤维布应力松弛损失、混凝土收缩徐变损失等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得到了各项预应力损失的发展规律及其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提出了减少预应力损失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施工期钢绞线锚下有效预应力测试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准确检测锚下预应力大小,研发了预应力钢绞线锚下有效预应力测试系统,基于等效刚度理论揭示了系统的工作机理,针对两类情况分别提出了张拉力的判别准则,解释了张拉力与延伸量关系的特征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张拉力与延伸量的关系曲线分为消除非弹性变形阶段、反拉段弹性变形阶段及反拉段和锚固段协同受力阶段;根据张拉力-延伸量曲线出现"拐点"和未出现"拐点"两种情况分别提出判别准则,"拐点识别法"可用于锚下有效预应力测试,实际工作张拉力与测试张拉力误差不超过3%;锚下有效预应力测试评定标准需考虑预应力损失.  相似文献   

11.
抗剪加固用U形纤维布条带预应力系统设计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纯粘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抗剪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技术中,FRP强度利用率低、端部极易发生剥离和被动受力等问题,自主研发了抗剪加固用U形纤维布条带预应力系统.它由锚固装置、张拉装置和转角圆钢3部分组成.详细给出了各部件尺寸的设计方法和预应力施工工艺.设计制作了适用于2层50mm宽FRP的预应力系统,分别进行了1组直线条带的承载力试验和8组抗剪U形条带的预应力损失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预应力系统能够有效锚固FRP并实现拉断破坏,使其强度利用率最大可达到96.1%;各部件尺寸设计方法是安全可靠的;施工工艺能够在确保FRP两侧应力的均匀性和对称性的基础上施加不同大小的预应力值;预应力系统适用于施加244.84 MPa以上预应力值的抗剪FRP,其长期预应力损失比约为15%.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定结构中的有效预应力水平,对巴东长江大桥索塔锚固区结构中具有多种线形的预应力筋孔道摩阻损失进行了试验研究,介绍了测试原理、方法以及获得的试验成果,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获得了不同线形预应力筋在各分级张拉荷载作用下的预应力损失值;采用最小二乘原理,根据测试数据进行回归计算得到了摩阻系数和孔道偏差系数;与中国、美国各相关规范进行了对比,试验发现测试值与规范参考值有一定偏差.对于类似重要工程结构,建议宜采用试验测试方法确定孔道摩阻损失水平.  相似文献   

13.
唐维东 《科技资讯》2013,(27):47-47,49
以沪昆客运专线湖南段某桥七跨连续梁为背景,对其超长预应力束一次张拉与分段张拉预应力损失进行对比,进一步介绍采用分段张拉预应力连接的工艺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在铁路客运专线中被广泛应用,箱梁具有其他梁型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具有平稳性高、承载能力高、刚度大的特点。简述了后张法预应力箱梁的施工质量控制问题,包括预应力张拉前预应力定位网片的制作与安装、管道的敷设,预应力施加阶段钢绞线及张拉机具的质量控制、张拉准备工作、预应力钢绞线伸长量及回缩量控制以及张拉后的质量检查。  相似文献   

15.
张斌 《甘肃科技纵横》2009,38(1):152-152
本文以K33+560大桥预应力箱梁为例,介绍了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施工控制技术,阐述了张拉、复核是设计预应力准确施加的方法,提出了计算与施工时的注意事项。在张拉前控制要点为:管道定位必须准确,确保孔道不堵塞;钢绞线下料准确,确保张拉作业工作长度;计算“双控”数据准确,确保张拉误差在容许范围。在张拉中控制要点:理顺张拉顺序,确保应力施加对梁体不造成损害;控制张拉、回油速度,保证应力有效释放;及时检查千斤顶有无滑丝,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在张拉后控制要点:控制压浆时间,保证应立即能完全释放,又不致于松弛;严格按规范进行孔道压浆,确保梁板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混凝土箱梁横向预应力合理的张拉顺序,利用体梁组合单元建立了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汊桥悬臂施工的空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采用不同张拉顺序施加横向预应力对箱梁顶板横向正应力分布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分段立即张拉会造成顶板中部下缘横向压应力沿纵向近似线性增加,从与前一梁段交界处的2.9 MPa增加到与后一梁段交界处的10.1 MPa;采用滞后张拉时,顶板中部下缘产生约6.7 MPa的均匀压应力,表明滞后张拉能更合理地发挥横向预应力的效应.据此提出了基于滞后张拉的施工方法,以克服横向压应力沿纵向分布不均的缺点,并进一步指出了滞后张拉在设计和施工中的注意事项,为改进现有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设计理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试验研究了玻璃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可行性,确定了不锈钢螺栓合理的预拉力值.结果表明,不锈钢螺栓施加预拉力时需涂抹润滑剂以降低其扭矩系数,其中二硫化钼润滑效果最好,扭矩系数约0.15.垫片的材料对不锈钢螺栓预拉力的损失影响较小,不锈钢螺栓预拉力扭矩检查最佳时间为终拧25 h以后.玻璃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时应使用固化后硬度较小的胶粘结不锈钢板与铝垫片,避免玻璃应力集中破坏.抗滑移试验应使用引伸计确定试件的滑移时刻以计算抗滑移系数,玻璃的摩擦面酸蚀处理对试件的抗滑移系数有明显作用,抗滑移系数可达0.3.  相似文献   

18.
预应力施加过程中混凝土的徐变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实测资料,对预应力施加过程中混凝土的徐变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在预应力施加过程中产生的徐变应变与应力σ和持荷时间t成直线关系。对于需要数天时间才能完成预应力施加的大型混凝土结构,在进行预应力效果分析时可把整个张拉过程划分为若干个张拉时段和停置时段,分别记录每个时段观测仪器的读数变化,按ε0=α∑σiti来近似计算预应力施加过程中徐变应变。  相似文献   

19.
提出预应力钢丝绳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加固方法,通过绳扣进行钢丝绳搭接锚固性能试验及钢丝绳孔道注胶搭接锚固的拉拔试验,验证搭接锚固方法的可行性.由试验结果分析可知,采用两端分别拧紧绳扣的方法可实现对已完成预应力张拉的钢丝绳的临时搭接锚固;采用密封孔道水平压力注胶的施工方法可保证胶体充满孔道确保施工质量;试验中采用的植筋胶对钢丝绳具有较好的锚固效果,可在较小锚固长度的情况下保证钢丝绳拉断而无明显滑移.  相似文献   

20.
基于ANSYS的预应力筋张拉顺序数值模拟及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预应力筋进行张拉时,一般基于对称张拉的原则,确定张拉顺序.采用有限元程序对某大型后张法预应力构件的张拉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基于2种不同张拉顺序的方案,计算出2种张拉顺序对构件应力和变形的影响,并对张拉顺序进行了优化.该方法可为类似大型预应力构件的张拉顺序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