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垄断企业产品质量改进与过程创新的最优控制问题,考虑参考质量和参考价格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建立了双参考效应下的动态控制模型,分析系统稳态均衡及投资策略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利润最大化条件下,存在可行的参数取值使系统为鞍点均衡,企业稳态投资受到产品质量、边际生产成本、参考质量及参考价格的影响。随着参考质量的增大,企业对质量改进的瞬时投资率不断增长而对过程创新的瞬时投资率不断下降,两种瞬时投资率随参考价格的增长而下降,且符号相同时投资组合具有互补性。企业通过对质量与创新投资策略的选择提升消费者需求及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一个生产单一产品的垄断企业在连续时间内进行产品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与过程创新(降低边际生产成本)的最优控制问题,并建立了网络外部性条件下的动态控制模型,探讨系统的稳定均衡以及相关的投资策略问题。研究结论表明:系统存在唯一的鞍点均衡。当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投资变化率的符号相同(相反)时,两种投资具有互补性(替代性)。当网络外部性的固定强度减小时,企业的稳态产品创新与过程创新投资随着产品质量提升而增加,随着产品边际生产成本的降低而增加,且产品质量和边际生产成本在稳态状态附近变动时,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投资具有互补性。此外,社会福利最大化条件下的企业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投资均高于企业利润最大化条件下的相应投资;尽管社会福利最大化条件下的产品价格由企业决定,该情形下的产品价格依然高于企业利润最大化条件下的产品价格。  相似文献   

3.
产品创新有助于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以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过程创新优化企业生产流程以降低生产成本,用动态优化控制理论建立了具有负外部性的上下游企业产品创新及过程创新独立决策的最优投资模型。研究发现:上游企业对过程创新投资的增加使得排污量增加,对产品创新的投资并不影响排污量;上下游企业对一种创新投资量的增加将降低另一种创新投资增长率,而两种创新投资的增长率则同向变化;上下游企业对于产品创新及过程创新的投资为互补关系。发现上下游企业存在唯一最优均衡解且是稳态的。  相似文献   

4.
在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绿色渠道中,基于博弈模型分析集中和分散决策下的博弈均衡,研究非价格因素的变化对产品绿色创新水平、定价与利润的影响,设计激励契约实现产品绿色创新水平与订货量的同时协调。研究表明,在两种模式下,增加产品潜在市场需求、增强消费者的环境意识、降低消费者的价格敏感性或者采用新技术降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及绿色投资成本,能够提高产品绿色创新水平、增加渠道成员利润;收入共享契约不能实现产品绿色创新水平与订货量的同时协调,而两部定价契约能够实现产品绿色创新水平与订货量同时达到集中决策时的协调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单位成本的增加不一定引起产品价格的上升,这取决于消费者的价格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综合型平台自营业务和第三方商家之间的销售竞争,考虑双方进行劝说性广告投放,构建了平台自营和第三方商家在不同市场地位情况下的博弈模型,分别给出了平台自营主导,第三方商家主导以及市场地位相同时的最优决策和均衡利润,并分析了横向差异化、纵向差异化和广告服务费系数对最优决策和均衡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横向差异化(消费者偏好强度)越大,在平台主导和第三方商家主导的两种情况下,平台价格和广告投放水平越高;第三方商家广告投放水平降低,价格先降低后增加;双方市场地位相同情况下,平台和第三方商家的均衡价格和广告投放水平相等,并且双方的价格随消费者偏好强度增加而增加,广告投放水平与消费者偏好强度无关。纵向差异化(平台相对于第三方商家的质量差异)越大,无论市场地位情况如何,平台(第三方商家)均衡价格和广告投放水平越高(越低)。广告服务费系数并不是越高越好,只有当第三方商家主导市场且广告服务费系数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此时广告服务费系数增加才能增加平台利润。  相似文献   

6.
针对代际产品的研发合作,考虑消费者的学习因素,建立了消费者学习与政府补贴下的制造商-供应商合作研发博弈模型,研究双方的最优研发投入以及制造商分担供应商的最优研发投入比例,比较了是否考虑消费者学习时双方的研发投入水平,分析了政府的研发补贴策略,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表明,在上述两种均衡下,制造商和供应商最优研发投入均随消费者学习能力的增加而增加,随代际产品周期(消费者学习阶段)的增加而降低。消费者学习时的制造商和供应商最优研发投入水平均高于不考虑消费者学习的情形。政府对供应商的研发补贴与消费者的学习水平对促进制造商和供应商研发投入的作用是互补的。消费者的学习提升了政府补贴对制造商和供应商提升研发投入的强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更好的服务,消费者有时选择向厂商提供个人隐私。鉴于此,构建了圆形城市模型,其中,消费者决定自己的隐私提供量,厂商竞争消费者隐私信息,并从消费者的购买和隐私披露中获得利润,分析消费者隐私信息的披露对于市场竞争的影响,考察市场最优进入对于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消费者支付意愿较低且水平差异化较大时市场不完全覆盖,此时厂商价格可能为负,且厂商的定价和利润都随着支付意愿的增加而增大,隐私披露水平随着支付意愿的提高而降低。当消费者支付意愿较低且水平差异化较小或支付意愿较高时,市场完全覆盖。此时,如果消费者支付意愿较高,则厂商不对消费者隐私进行披露,否则厂商从消费者购买和隐私披露两个方面获得利润,且定价和利润都随着水平差异化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厂商数量的增加而减小。厂商市场最优进入分析表明,与社会福利最大化下的厂商数量相比,自由进入的情况下厂商的数量过多。但是,自由进入的隐私披露水平等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隐私披露水平。从规制的角度而言,当厂商告知消费者的隐私披露水平时,消费者的隐私提供量和厂商的隐私披露水平能够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非线性边际支付意愿假设,有效地克服了线性假设的缺陷;通过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证明了每位消费者都存在理想消费量,且理想消费量是偏好参数的严格递增函数;通过对厂商行为的分析,证明了厂商的版本质量及其对应的价格都是偏好参数的非减函数;基于消费者和厂商行为的动态博弈分析,建立了信息产品定价策略的一般变分模型,并给出模型求解方法和计算结果. 模型结果表明,厂商的最优定价策略是:对于高端用户,厂商采取的是最大质量的固定定价策略;对于低端用户,厂商采取按质定价策略. 该结果对信息产品定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网络外部性条件下企业产品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与广告投资(提高产品商誉)关系的最优动态控制模型。进一步,本模型中不但考虑了产品价格的管制问题,而且产品价格取决于产品质量。研究结论表明:系统存在唯一的鞍点均衡,并且,当提高产品质量的投资和商誉投资变化率的符号相同(相反)时,两种投资具有互补性(替代性)。此外,当网络外部性的固定强度增大时,系统在均衡状态下的产品创新投资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而增加,并且产品质量在稳态状态附近变动时,产品创新投资和商誉投资具有互补性。  相似文献   

10.
从消费者效用的角度,通过构建两期的决策模型来分析当耐用品质量不稳定的情况下二手市场信息对耐用品垄断厂商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稳定均衡状态下,当消费者对耐用品的情绪效用比在某定值之下时,二手市场消费者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耐用品垄断厂商最优产量比信息对称情况下的最优产量大;二手市场信息不对称情况下耐用品的一手市场出清价格和二手市场出清价格分别低于信息对称情况下的相应价格;当消费者对耐用品的情绪效用比处在某特定范围内时,二手市场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垄断厂商的每期最优利润比信息对称情况下相应的最优利润大.  相似文献   

11.
以纵向差异化的多产品构建产品线,是厂商普遍采用的(二级)价格歧视策略。现有研究分别基于完全垄断、寡头垄断、耐用性产品等市场结构或产品特性,分析厂商产品线策略。基于消费者认知的存在,讨论了完全垄断厂商的产品线策略。模型分析表明:若消费者认知实现后厂商利润增加,厂商将采用产品线策略;厂商通过设计一个相同成本的低质量产品帮助消费者实现认知,再而向部分消费者提供高质量产品,并获得较消费者认知前更大的利润水平;消费者认知成为产品线设计的关键因素;厂商利润增加的同时,社会总福利水平也获得提高。研究虽然针对完全垄断厂商进行分析,相关性质在寡头及垄断竞争市场也存在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获得更好的服务,消费者有时选择向厂商提供个人隐私。鉴于此,构建了圆形城市模型,其中,消费者决定自己的隐私提供量,厂商竞争消费者隐私信息,并从消费者的购买和隐私披露中获得利润,分析消费者隐私信息的披露对于市场竞争的影响,考察市场最优进入对于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消费者支付意愿较低且水平差异化较大时市场不完全覆盖,此时厂商价格可能为负,且厂商的定价和利润都随着支付意愿的增加而增大,隐私披露水平随着支付意愿的提高而降低。当消费者支付意愿较低且水平差异化较小或支付意愿较高时,市场完全覆盖。此时,如果消费者支付意愿较高,则厂商不对消费者隐私进行披露,否则厂商从消费者购买和隐私披露两个方面获得利润,且定价和利润都随着水平差异化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厂商数量的增加而减小。厂商市场最优进入分析表明,与社会福利最大化下的厂商数量相比,自由进入的情况下厂商的数量过多。但是,自由进入的隐私披露水平等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隐私披露水平。从规制的角度而言,当厂商告知消费者的隐私披露水平时,消费者的隐私提供量和厂商的隐私披露水平能够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过程创新基准收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技术创新基准收益的概念,建立了同类异质产品生产企业通过过程创新竞争时的收益分析方法.迄今为止,许多学者在做技术创新收益研究时,通常假设创新前同类企业处于相同的条件.论文的研究把这一条件向现实推进了一步.作者认为租金溢出是创新企业实现创新私人收益最大化的条件,但租金溢出的客观存在也形成了不同于私人收益的社会收益;由于对应私人收益最大化和社会收益最大化的创新最佳投入水平不同,因此导致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投入通常不能同时满足私人收益最大化和社会收益最大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基于网络外部性的产品升级与兼容选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产品存在网络外部性时,厂商如何选择其产品升级和兼容性策略以创造新的销售额和留住原有的消费者,进而对抗其竞争对手?通过构造一个两阶段的动态模型,垄断厂商在第2阶段提供其产品的升级版本,按照新旧版本间是完全兼容和不完全兼容两种情形,分析了存在网络外部性条件下,垄断厂商的产品升级与产品的定价策略。研究表明:如果厂商推出升级产品并且产品是部分兼容,则均衡价格的变化随前向兼容和后向兼容的网络外部性强度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并且垄断厂商有强烈的动机扩大其产品间的兼容性以获得最大利润。  相似文献   

15.
构建了一个上游为一个垄断中间投入品生产企业,下游为存在质量差异且进行古诺竞争的双寡头纵向结构,考察纵向结构对下游企业创新激励的影响.研究表明:上游投入品生产企业对下游企业实行歧视性定价,以保证不同产品质量企业存在;在纵向分离结构下,一个下游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会降低其竞争企业的创新激励;在纵向一体化结构下,竞争企业质量提高会降低一体化企业的创新激励,而一体化企业质量提高会增加竞争企业的创新激励;与纵向分离结构相比,纵向一体化结构提高一体化企业的创新激励,抑制竞争企业的创新激励.  相似文献   

16.
考虑市场上存在两个非对称竞争性厂商,强势品牌厂商比弱势品牌厂商拥有更多的忠诚消费者。研究了竞争性厂商为消费者发放基于LBS的移动定向优惠券的策略,探讨了单位定向成本对厂商的定向促销策略(包括移动优惠券的优惠力度、定向范围、推送对象等)、市场均衡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位定向成本大小会影响厂商是否发放定向优惠券;厂商发放基于LBS的定向优惠券不一定会导致囚徒困境;在一定条件下基于LBS的定向促销会增加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7.
在双边市场理论框架下,分析了消费者广告屏蔽和信息隐藏两种反广告行为对媒体平台竞争和社会福利的影响,以期为媒体运营商和传媒产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结果表明:在广告商单归属情形下,媒体平台竞争的均衡广告量不依赖于消费者反广告强度大小.在广告商多归属情形下,媒体平台竞争的均衡广告量、均衡利润均随消费者广告屏蔽概率单调递增,均衡广告价格随广告屏蔽概率单调递减;社会福利最大化时的广告投放量随广告屏蔽概率单调递增,随信息隐藏程度单调递减;当广告商对消费者的网络外部性强度大于消费者对广告商的网络外部性强度时,消费者信息隐藏时的社会福利最大化水平小于广告屏蔽时的社会福利最大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通过借鉴现实中的在线渠道运营模式,建立了由一个加盟商和一个在线零售商组成的在线渠道模型,其中在线零售商为主导者,加盟商为跟随者,两参与者销售的是相互间完全替代的产品,并且,将消费者退货的那部分需求在两渠道间转移的情况引入到模型中.分别分析了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的最优决策情况,并对两类决策下的收益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集中决策在一定情况下能够实现渠道总收益的增加.结果还表明,位于约束边界和不在约束边界下的最优决策随各参数的变化情况差异很大.最后,通过激励相容契约和借鉴Nash的议价模型来协调在线渠道.  相似文献   

19.
随着平台与互补企业之间的排他性行为日益增多,排他性行为所引发的问题逐渐显露,因此政府加大了对排他性行为的管控力度.综合考虑网络效应与溢出效应的作用,运用Spokes模型在排他性网络下构建平台与互补企业的两阶段博弈模型,探讨平台产品与互补产品的排他性行为对平台企业创新投入与定价的影响,并与非排他性网络情境下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在排他性网络下,平台与互补企业的创新决策均衡状态随不同条件变化发生转变.在单个平台与互补企业进行创新投入时,网络效应与溢出效应对创新投入均有促进作用,选择创新投入的平台与互补企业将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在一定条件下,未进行创新投入的平台及互补企业将被激励进行创新投入;当所有平台与互补企业均进行创新投入时,仅溢出效应对创新投入有促进作用,此时企业的均衡利润低于均不进行创新投入时企业的均衡利润,企业将陷入创新投入的“囚徒困境”.与非排他性网络相比,排他性网络下的企业创新投入更少、平台定价与企业利润更高.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平台企业的排他性行为动机,分析排他性行为对平台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对平台监管与反垄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现有文献关于空间差异环境专利许可假定厂商位置外生,且只考虑了固定费与提成2种形式.本文考虑了边际成本差异对厂商定位的影响,分析了外部发明人和厂商创新者的两部制最优许可策略.对于外部发明人,通过提成制许可2个厂商是最优的;对于内部发明人,出售专利是最优的,并且都出现空间差异最大化.专利对内部人的激励高于外部人.专利的发明增加社会福利但不增加消费者剩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