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别应用气相色谱和气质联用技术对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雌蜱吸引性信息素成分进行分析.通过生物测定,确定长角血蜱雌蜱分泌的2,6-二氯酚(2,6-DCP)和2,4-二氯酚(2,4-DCP)具有性信息素的生物学作用,虫体表面点滴这2种物质,均能使交配成功率显著提高.利用气相色谱外标法确定了这2种成分在长角血蜱雌蜱不同发育期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雌蜱饥饿时就已经开始分泌2,4-DCP和2,6-DCP,随着吸血过程的延续,2种物质的分泌量持续增加,交配期达到峰值,交配后含量下降;不同发育期,雌蜱分泌2,4-DCP和2,6-DCP量的比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在试验室条件下观察了中华革蜱、长角血蜱在不同光周期及温度下各虫态发育历期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光周期对这2种硬蜱卵孵化期、幼虫和若虫吸血期、蜕化期无显著影响.2种硬蜱的卵、幼虫及若虫期均无滞育现象.摄食前长日照处理,可诱导中华革蜱雌虫发生饱食过程延迟的滞育.其光周期反应属短日照反应型.长角血蜱在不同处理下均无滞育发生.温度对这2种硬蜱雌虫的发育有一定影响.在非滞育状态下,恒温处理的雌虫吸血期、产卵前期及产卵期一般较变温处理的雌虫时间短.  相似文献   

3.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了长角血蜱提取物中的活性物质α—蜕皮激素和β—蜕皮激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长角血蜱成虫血淋巴中的蜕皮激素在产卵前出现了一高峰;卵巢中的蜕皮激素则在饱血后第三天出现高峰;另外,还发现长角血蜱血淋巴、卵巢中的蜕皮激素含量在吸血交配前出现了一个小峰。在卵的发育过程中,蜕皮激素含量一直升高,持续到幼虫孵出。  相似文献   

4.
南美白对虾血蓝蛋白与抗人IgG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采自汕头的南美白对虾血清为研究对象, 运用Sephdex_75 柱层析、PAGE、Dot_ELISA、SDS_PAGE和Western_blotting等方法, 探索血蓝蛋白与抗人IgG之间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血蓝蛋白不仅可与兔抗虾血蓝蛋白抗血清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也可与抗人IgG发生明显的交叉反应. 进一步研究显示, 血蓝蛋白表现为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75 kDa和73kDa的两个亚基, 其中75 kDa亚基与抗人IgG呈显著阳性, 表明, 血蓝蛋白75 kDa亚基与人Ig存在相似的抗原决定簇或高度同源的同源区域.  相似文献   

5.
为调查河南省信阳市蜱及蜱宿主血清病原体种类,选择该市蜱密度较大的商城县采样区,对该县25个行政村的犬、羊、牛等288头家畜采用体表捡蜱法进行调查,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普通PCR和免疫检测方法对这些家畜寄生蜱虫及蜱虫宿主携带病原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寄生蜱主要为长角血蜱,有少量的血红扇头蜱和微小牛蜱;这些蜱虫携带蜱媒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及嗜吞噬细胞无形体(HGA)病原体;蜱虫宿主血清内检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及嗜吞噬细胞无形体.这与该地区流行病的发生存在相关性,不排除家畜传播人的可能.该调查为进一步研究豫南蜱虫病防治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利用纯化的可溶性人PD-1胞外域(sPD-1)蛋白为免疫原免疫小鼠,获得抗血清.免疫印迹显示该抗血清与原核表达的sPD-1有特异性反应,但与某些菌体蛋白存在交叉反应.经菌体蛋白吸附法处理后,交叉反应明显减弱.以商业化抗人PD-1抗体和小鼠sPD-1抗血清分析经亲和层析富集的活化的Jurkat T细胞表达的PD-1,只有自制的抗血清鉴定到特异反应条带,其表观分子质量为49 ku.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实验室条件下长角血蜱的生物学特性,以幼蜱、若蜱、雌性成蜱、雄性成蜱各1只为1组,共30组,分别接种到15只兔的耳朵上,每只兔耳上接种1组,待其饱血脱落后收集并分装于试管中,观察并记录各发育期的时间、吸血前后的体重变化、雌蜱产卵规律、孵化时间等项指标.结果表明:幼蜱、若蜱、雌蜱、雄蜱吸血后比吸血前体重平均增加15....  相似文献   

8.
杨兆芬 《武夷科学》2002,18(1):318-318
用环己烷浸提黄粉虫幼虫干粉得 2 8.0 %含量的脂肪、脂肪提取率占虫体中脂肪含量的 94 .0 % ;提取出的脂肪碘值为 96 .1,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总量的 76 .4 % ;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之比为 1.5 0。环己烷的回收率为 4 5 .3%。用碱法和酶法分别从抽去脂肪的虫渣中提取蛋白质 ,提取出的蛋白粉量分别占干虫重的 6 .9%和 18.3% ;蛋白粉中的总氮含量分别为 13.0 %和 15 .5 % ,蛋白粉中蛋白质的含量分别为 81.4 %和 97.1% ;蛋白粉中的氨基酸含量分别为 6 4.6 %和 94 .7% ;蛋白粉中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为虫体中氨基酸总量的 7.5 %和 2 9.8%。用剩下的两种去脂去蛋白质的虫渣和幼虫虫蜕分别提取甲壳素 ,从碱法和酶法虫渣中和虫蜕中提取的甲壳素分别占幼虫干重的 4 .4 %和 4 .2 % ,占虫蜕重的 10 .9% ;三种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分别为 70 .8%、6 6 .5 %和 6 1.0 %。用碱法和酶法提取的有效物质总量分别占幼虫干重的 39.3%和 5 0 .5 % ,显示了很高的利用价值。文章中还讨论了碱法和酶法提取率出现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研究弧菌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OMP)OmpK免疫交叉反应的特征,探讨OmpK免疫交叉反应性的分子机制.利用克隆得到5株弧菌的ompK基因,通过比对10种(22株)弧菌的OmpK基因序列发现,ompK基因在弧菌中高度保守,其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达77%93%.对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VPL4-90的ompK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利用纯化的OmpK重组蛋白,制备了兔抗OmpK血清.通过western blot分析发现,OmpK抗血清能够与16种不同的弧菌发生交叉识别反应,其中V.proteolyticus、V.furnissii、V.damsela和V.metschnikovii这4种弧菌OmpK的免疫交叉反应为首次报道,并且证实弧菌OmpK的免疫交叉反应具有种属特异性.通过抗原表位预测和比对发现,弧菌的OmpK具有8个保守的抗原表位,包括7个T细胞表位以及1个T细胞和B细胞的共同表位.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OmpK抗体能够识别这些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提示这些抗原表位可能位于细菌表面.结果表明,这些保守的且位于细胞表面的OmpK抗原表位可能是弧菌OmpK具有免疫交叉反应性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0.
“害获灭”(Ivomec)对山羊内外寄生虫的驱杀试验,国内报道甚少。我们于1990年4—5月在汶川县威州乡用该药对18只山羊(试验组12只、对照组6只)的内外寄生虫进行了驱除试验。试验结果,Ivomec按0.2mg/kg一次颈部皮下注射,对线虫的驱虫率为94.0—100%(其中:毛首线虫Trichuris为94.0%、奥氏线虫T·ovina为95.4%、捻转胃虫H·contortus、羊仰口线虫B·trigonocephalum、微管结节虫O·venulosum、舒氏歧尾线虫B·schulzi均为100%),对外寄生虫——微小牛蜱B·microplus、台湾角血蜱H·cornigera、山羊腭虱L·stenopsis、山羊毛虱D·caprae的杀灭率均为100%。该药注射时出现极短暂的疼痛反应外,在整个试验期内未见任何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11.
咪唑类化合物对天蚕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了咪唑类化合物——金鹿三眠素对天蚕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三龄0~48小时喂饲浸渍过500~2000ppm三眠素溶液的白栎鲜叶后,三眠蚕诱导率最高可达94.56%;诱导所得三眠蚕三、四龄历期明显延长,四龄起蚕体重和四龄末丝腺鲜重重于正常四眠蚕(对照),而三龄至结茧的总历期和熟蚕体重、丝腺鲜重则反之;仍为四眠蚕的三、五龄历期和三龄至结茧的总历期多长于对照、四龄起蚕和熟蚕体重大多重于对照。四龄0~48小时喂饲浸渍过500~2000ppm三眠素溶液白栎鲜叶后,极大多数仍为四眠蚕,三眠蚕诱导率最高仅为9.88%;其中四眠蚕四、五龄历期和四龄至结茧的总历期大多长于对照;诱导所得三眠蚕的四龄历期明显长于对照,但总历期反之。三眠蚕四龄期丝腺鲜重增长明显快于正常四眠蚕,但最终鲜重不及正常四眠蚕。  相似文献   

12.
按常规动物免疫方法用黑胸大蠊不同发育阶段可溶性抗原对新西兰兔进行免疫,并通过SDS-PAGE和酶联免疫印迹(EL IB) 技术分析黑胸大蠊不同发育阶段抗原的免疫学特性,同时用黑胸大蠊若虫和雄虫免疫兔血清筛选美洲大蠊若虫cDNA 文库,对阳性克隆进行PCR 鉴定和序列测定,结果显示:卵抗原、若虫抗原、雄成虫抗原、雌成虫抗原分别可见13,28,26 和41 条蛋白区带,4种抗原组分相互之间有交叉抗原存在,用黑胸大蠊若虫免疫兔血清筛选出1个新基因,用黑胸大蠊雄虫免疫兔血清筛选出6个新基因.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研究日本血吸虫天然抗病分子(SIEA 28 kDa)的结构与功能,采用SDS-PAGE制备电泳和电洗脱法从日本血吸虫未成熟卵可溶性抗原(SIEA)中快速分离纯化了SIEA 28 kDa抗原分子,纯化后抗原分子经梯度凝胶电泳分离,重复测定其分子量。同时,采用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SIEA 28 kDa分子的免疫活性及其生化纯度。证实获得的提取物SIEA 28 kDa抗原分子的纯度高、活性好;用该抗原分子免疫家兔获得的单特异性抗血清可同时识别日本血吸虫未成熟虫卵、雌虫和雄虫的28 kDa抗原组分。说明该分子与日本血吸虫成虫(AWA)28 kDa组分具有部分交叉抗原性。  相似文献   

14.
<正>通过8代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幼虫室内饲养和野外调查,明确了该虫在宁溧山区一年发生2~3代,以2代为主,幼虫一生为害针叶量接近3000cm,折合鲜重13.4g,干重5.04g。不同性别的幼虫取食量和排粪量均有显著差异,末龄幼虫为害量占总为害量的70%以上。幼龄林上的幼虫越冬期大都在梢头针叶丛中。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转谷氨酰胺酶(TGase)将花生分离蛋白(PPI)与蓝园鲹酶解物(DPH)进行酶法交联,并经高压均质制成O/W型乳状液,研究了TGase的交联作用对乳状液的粒度分布、表面积平均粒径、显微结构及离心乳析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TGase可促使PPI与不同水解度的DPH交联,与交联前的电泳图相比,低分子量亚基条带(31-14 kDa)消褪,高分子量亚基条带(>97 kDa) 生成;DPH的水解程度对交联物的乳化性有重要影响,DPH的水解度DH=5.5%时所得PPI与DPH的交联物具有较好乳化特性。此外,结果分析显示交联作用使PPI-DPH乳状液表面积平均粒径d3,2及离心乳析率减小,表明TGase可提高PPI-DPH异源蛋白交联产物的乳化活性与乳化稳定性。因此,通过TGase催化制备具有优良乳化特性的异源蛋白交联物用于食品领域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利用以生物素标记钙调素为探针的凝胶覆盖技术检测动物体液中胞外钙调素结合蛋白(CaMBP)。结果,人的唾液中检测到至少3种分子量分别为14kD,24kD和52kD的CaMBPs。其中,52kD蛋白与CaM的结合依赖于Ca2+的存在,而24kD和14kD蛋白则不依赖于Ca2+。在鸡血清里,检测到以94kD,44/45kD蛋白为主的4~5种胞外CaMBPs,所有的这些蛋白与CaM的结合都依赖于Ca2-。此外,在牛奶中也检出胞外CaMBPs。以上结果,证明了在动物中普遍存在胞外CaMBPs,为胞外钙调素的作用机理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17.
用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别对长角血蜱雌蜱盾窝腺中性信息素2,6-二氯酚含量和整体蜕皮激素20-羟基蜕皮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雌蜱2,6-DCP生物合成开始于由若早蜕出后5d,之后其含量增加并在盾窝腺中沉积,吸血前后达到高峰,吸血后3d开始下降,但吸血后3-5d内保持在一恒定水平,此期内2,6-DCP释放以吸引雄蜱,吸血后7d即交配后含量急剧下降,饱血后下降为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