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1 毫秒
1.
戏剧,也许是当今最为尴尬的一种艺术样式了。它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建筑等等几乎所有的艺术样式,甚至最年轻的电影艺术也被借鉴到戏剧演出中。有意思的是,这样高品位的艺术样式在电影电视的猛烈冲击下举步维艰,戏剧危机的呼声几乎响彻地球的每个角落。但是,在戏剧消亡的诅咒声和戏剧复兴的呼唤声中,戏剧硬是不时地在艺术界掀起一次次浪潮。可以说,迄今还没有任何强有力的理由让我们推断戏剧会在不久的将来趋于  相似文献   

2.
西藏民主改革以前,罗布林卡是历代达赖喇嘛夏天居住的离宫别墅,它包括东、西两大景区。建筑以藏式为主,注重绿化,体现了浓郁的藏民族园林艺术特色。在建筑立面及装饰方面,具有震撼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元代山水画是我国登峰造极的中国画艺术品,究其元代画家的身份和思想背景,多数都为道家道教信仰者,有的就是全真教徒。约37人可以确定为有道家道教情怀追求者,占《元代画家史料汇编》总人数的百分之四十七。这之中多人是元代画家中顶级人物,代表了中国画史的里程碑。中国水墨山水画在经过魏晋探索、唐宋繁荣之后,其艺术生命立足于道家道教思想,找到了真实的艺术思想源泉,进入一种艺术创新、生生不息的良性循环体。元代画家之艺术,表现出天才和哲学、宗教神性的结合。尤其是追求艺术极限表达的时候,特别需要这样的结合,因此它不是人人可为,需要很高的修养,元画家具备了这样的素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藏、汉、印三种佛教式样的比较,对西藏佛教艺术样式的形成以及演变作了细微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古老的壁画艺术发展到现代,已经演变成为一种涉及“多部类学科”的系统设计的综合艺术.现代壁画以其多元的内容、风格样式和功能,日益成为现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代城市空间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其在现代城市空间中的作用是其它任何门类的视觉艺术样式所不能取代的.不但使现代城市建筑和建筑环境更具魅力,同时也极大提升和丰富了现代城市空间的人文和艺术内涵.洛阳城市公共空间壁画发展需要整体的规划,并探索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科技潮》2002,(5)
掠影写真 (一)古迹风貌添风采。在众多古迹当中,位于朝外大街的东岳庙已被国务院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朝阳区古风貌的代表。它是华北地区正一派的最大道观,占地96亩,多为元代建筑艺术的精品。东岳庙是道教创始人张道陵(也称张天师)第38代  相似文献   

7.
元杂剧是元代一种新兴的综合性艺术,它通过舞台角色的歌唱、宾白、舞蹈、科介的表演及音乐的伴秦,演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它在反映元代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方面,以及剧作家所站的思想高度方面,都为中国文学史提供了许多新鲜的经验,揭开了文学史、戏剧史的新篇章。因此,元杂剧正如唐诗、宋词一样,作为一个时代灿烂的文学艺术高峰而载出文学史册,成为不可企及的艺术典籍而光照后世。在元代,在不到一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戏剧是一种融汇“唱、念、做、打”等多种形式的诗剧艺术。经过元代杂剧、明代传奇的繁衍发展,中国古典戏剧在清代的京剧、昆曲等样式中达到其艺术的峰巅阶段。然而可悲的,也正是在这里潜埋下使它走向衰微的危机,——进入宫廷王府使其缺乏现实生,命,没有戏剧文学使其少有鉴赏文彩,但更重要的是,它那已经僵化、程式化的舞台表现艺术,使其难以反映当今激烈复杂的现实社会。因此,当鸦片战争的枪炮声催发近代中国的革命浪潮,先驱者呼吁借戏剧以张扬、鼓吹社会革命时,一场前所未有的戏剧改革就不可避免地在中国戏剧界艰难地展开了。汪笑侬、夏月润、潘月樵等人的京剧改良,就包含着较多的  相似文献   

9.
在西藏藏式麻将被称为藏牌,它的游戏规则与玩法以及样式都和麻将有着很大的区别,它代表着这民族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本文详细介绍了一款采用了VC++6.0的MFC作为开发平台的3D藏牌游戏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形式丰富多彩,造型多变,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和极高的艺术价值。明清是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发展的重要时期。明清花卉装饰纹样兼有两宋时期装饰纹样的清新柔和、朴实无华和元代的粗犷豪放、刚劲有力之风韵,注重形制与意境的结合,样式独特,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意蕴不凡。  相似文献   

11.
通过跨文化的方法,对汉藏族大学生在字形相似性判断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发现:(1)藏族大学生对汉字对字形相似性判断平均评定等级数低于汉族大学生平均评定等级数;(2)在高频汉字对中,藏族男大学生对汉字对字形相似性判断平均评定等级数低于汉族及藏族女大学生平均评定等级数;(3)在低频汉字对中,藏族男大学生对汉字对字形相似性判断平均等级数低于汉族男大学生平均评定等级数,其他两两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滇西北藏区民居建筑绚丽多彩,可谓雪域高原的一朵奇葩。而其门饰图案更是集藏传佛教与苯教文化内涵于一体,将物质与精神、宗教与世俗、实用与审美诸要素十分和谐地融为一体。通过对滇西北藏区民居门饰吉祥图案"妙莲"和"吉祥结"、"狮子"以及门饰色彩的分析考证,提出藏族门饰吉祥图案具有图腾信仰、藏传佛教和祈福文化的多重内涵。  相似文献   

13.
藏族民间文化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创造和积累并延续继承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是藏族历史渊源、生活习惯、风俗观念、宗教信仰、语言文学、文学艺术、生产技术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特征的总称,是民族个性特征的重要表现,积淀了藏族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因素。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保持藏族民间文化特色和多样性的保障。“道”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遮部县旺藏、尼傲一带盛行的一种藏族传统节日,意即欢庆。主要是为祭祀神灵、欢庚丰收而过的节日。  相似文献   

14.
略考更敦群培与“西藏革命党”的关系始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相关资料的相继问世,“西藏革命党”事件越来越被人所关注。文章认为从龙厦的“吉求共吞”到邦达绕嘎等人组建的“西藏革命党”的出现,是西藏近代社会的连锁奇迹,都曾经为藏族社会的发展提出过进步的革新思想,是西藏地方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5.
“颇罗”一词作为一个物名是在中古汉语文献中开始出现的。关于“颇罗”,学者们各说纷纭,有“酒器”说、“马球”说、还有“吸管”说等。在进一步辨析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旧《唐书》的有关记载,认为“颇罗”应是包括青藏高原在内的西域诸国普遍习用的饮食器具。藏语里的“酞”无论从语音、语义、形制上都与“颇罗”相符,“颇罗”一词可以在古代藏文和现代藏语中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佛教在印度本土式微后,中国事实上已成为世界佛教的中心。但藏传佛教的复兴不仅未能促进涉藏问题的有利解决,反而成为制约我国涉藏问题国际话语权的战略"负资产"。将这种战略"负资产"转化为"正能量"的一种可行思路是,重视藏传佛教信众的心理认同,加强藏传佛教统战工作,争取宗教文化认同,占领道德制高点。  相似文献   

17.
藏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四部医典》这部巨著是长期的医疗实践的结晶,具有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高原文化特色。文章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探讨和分析了藏医学对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三要素”学说是藏医学的理论基础;藏医用“外緣”和“三要素”的平衡紊乱阐述疾病的发生发展,认为外界的原因如导致“三要素”失衡就会引起机体的病变。“三要素”的辨证关系,也是机体器官功能的辨证关系。研究藏医学的理论基础,对于继承和发扬藏医学遗产、促进藏医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雍布拉康、大昭寺等著名寺庙的形成历史,分析藏族本土风格与外来风格融合的过程。指出藏民族在浓厚的本土风格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外来建筑风格,使之融入本土风格之中,体现出一种发扬推展的创新精神,这种精神比古老的建筑群自身更为珍贵。  相似文献   

19.
李春斌 《西藏大学学报》2013,(6):135-140,161
藏族特殊婚姻形态法律文化的形成有其深刻和复杂的动因,单纯地通过对法律形式理性的片面认知,容易污名化这种在藏区农牧区非常适应的本土化的婚姻习惯,导致不必要的冲突和对立。藏族作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其特殊婚姻形态法律文化是适应青藏高原特殊地理环境的生存策略和选择,是一种本土性适应。将藏族特殊婚姻形态法律文化定性为“落后说”、“野蛮说”、“残余说”是受时代局限的产物。在性质上定性为“本土适应论”更为适宜。这对于我国建立稳定、和谐、有序的民族关系,缓解民族冲突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世界,民族、宗教问题已经成为世人瞩目的最普遍、最突出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帝国主义的反动势力把民族、宗教问题作为他们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和强权政治的重要工具,肆意挑拨民族关系,制造教派纠纷,干涉别国内政,使民族、宗教问题变得更加敏感、更加尖锐、更加复杂,已经成为世界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在西藏,由于达赖民族分裂集团的存在,他们长期在西藏民族地区搞"西藏独立"活动,使西藏民族地区的民族、宗教问题呈现出复杂的局面,使西藏分裂与反分裂斗争更加尖锐、更加突出,更加成为西藏民族地区乃至全国政局不稳定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