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室内厌氧培养法对闽江河口湿地不同水、盐梯度及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下的湿地土壤甲烷产生潜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从0~40cm土层平均甲烷产生潜力看,距海由近到远的蔗草、成草和芦苇湿地甲烷产生潜力分别为0.0204ug/g·d、0.0355ug/g·d和0.0378ug/g·d;近潮沟区和远潮沟区成草和芦苇湿地土壤甲烷产生潜力分别为0.0355ug/g·d和0.0400ug/g·d及0.0378ug/g·d和0.0425ug/g·d,远潮沟区大于近潮沟区,成草湿地低于芦苇湿地;短期入侵(5a~6a)的互花米草斑块土壤平均甲炕产生潜力为0.0329ug/g·d,未明显地提高原有湿地整个土壤剖面的甲烷产生潜力。各研究湿地类型土壤均表现为0~5cm土层甲炕产生潜力最高。图5,表1,参23。  相似文献   

2.
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是河口、河岸和湖泊等湿地广泛分布的大型水生植物(aquatic macrophyte),是影响以上湿地类型甲烷排放的重要生物因子.芦苇湿地甲烷排放是甲烷产生、氧化和传输过程的最终结果,通过综述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①芦苇温地中,芦苇是甲烷产生的底物的重要提供者;②芦苇为氧气的传输提供了内部通道,加速了甲烷的氧化;③植物体传输在芦苇湿地甲烷传输中占有重要地位,芦苇对甲烷的传输有对流传输和分子扩散传输2种传输方式.2种传输机制的选择与光强有关,光照充足时,以对流传输为主;低光照和夜间以分子扩散传输为主.比较而言,对流传输更为重要,其对甲烷排放量的贡献率占54%~87%;分子扩散传输仅占13%~46%;④芦苇湿地甲烷排放日动态与对流传输和分子扩散传输2种传输机制密切相关;甲烷排放的年季变化也较为显著,温暖、湿润的生长季甲烷排放较多,而低温的非生长季甲烷排放减少;⑤水位、温度和光照等是影响芦苇湿地甲烷排放量与变化规律的主要环境因子.表1,参40.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比分析向海湿地8种植被群落下表层和亚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磷含量差异,研究了不同植被群落下湿地土壤有机质和全磷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芦苇群落、芦苇—沼柳群落和香蒲群落下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磷含量均高于其它植物群落;根系分布较浅的碱草群落、三棱群落和碱蓬群落下亚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磷含量较低,且碱蓬群落亚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磷含量显著低于其它植物群落。除芦苇群落和辣蓼群落外,其它群落下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高于亚表层土层;对于全磷而言,除辣蓼群落外,其它各植物群落下表层土壤群落下土壤全磷含量均高于亚表层土壤。湿地土壤全磷含量随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呈幂函数增长变化;土壤有机质含量随土壤C/N比和pH值的增加呈幂函数增长和指数衰减函数变化,但土壤全磷与二者之间的函数关系未达到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4.
对上海梦清园人工芦苇湿地中脱氮生物以及脱氮效果进行1年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湿地中氨氮的平均去除率21%,总氮的去除率16%。氮去除效率与水体硝化细菌数和植物量有显著的相关性。作为处理微污染水体用的人工景观湿地.其脱氮效果弱于现有的文献报道,且该湿地反硝化作用不明显,硝酸盐氮在系统中产生累积。图4,表1,参9。  相似文献   

5.
CO2浓度升高对三江平原典型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三江平原典型草甸化小叶章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开顶箱控制CO2浓度,模拟CO2浓度升高对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受土壤氮素水平制约。不施氮和常氮处理,CO2浓度升高对其影响不显著;高氯处理,土壤中可利用的氮相对充足,微生物活性不受氮素限制,土壤微生物量碳显著增加。置于CO2浓度升高环境中的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有增高的趋势,但没有达到统计上显著水平(P〉0.05)。施氮均促进了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水溶性有机碳的增加。图2,参13。  相似文献   

6.
芦苇人工湿地根际微生物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芦苇人工湿地根际微生物变化及其对根际生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芦苇的泌氧作用使根际形成了一个好氧区域,硝化亚硝化细菌等好氧细菌数量明显高于非根际.根际对微生物的促生作用使得根际中的各种微生物数量均明显高于非根际.但根际土壤的pH值要略低于非根际,而土壤呼吸强度的不断升高则证实了根际微生物活性的增强.图4,参19.  相似文献   

7.
向海芦苇沼泽湿地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季节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付老文泡湿地和二百方子湿地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封闭性湿地和开放性湿地土壤中硝态氮含量的季节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封闭性湿地除表层土壤硝态氮的季节动态变化呈不规则的倒"V"字型外,其它各层都较平缓;开放性湿地土壤硝态氮含量除在生长初期以前呈显著的下降趋势外,在以后各物候期内变化都较平缓;但两典型区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季节动态变化也表现出一定的共性特征,各层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季节动态过程均可采用三次多项式来模拟其动态变化,模拟效果都较理想,基本上反映了向海沼泽湿地硝态氮的季节动态变化规律。与封闭性湿地相比,开放性湿地土壤硝态氮的季节动态变化的规律性更强。图2,表1,参9。  相似文献   

8.
于2006年6~10月在大安牛心套堡湿地芦苇气候环境的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大安牛心套堡湿地芦苇的生长季节动态和地上生物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芦苇群落的平均株高呈单峰曲线,9月株高最高为200.4cm,6月株高最低为110.3cm;芦苇群落的平均叶片数和茎节数呈一定的规律;芦苇地上生物量整体上出现上涨趋势(干重),鲜重的生物量峰值出现在7月,达2 636g/m2;茎生物量在生长季中不断增加,鲜重在7月最高,达1 780g/m2;叶片生物量在8月出现最大值,为309g/m2,然后下降,鲜重和干重出现同样的波动;叶鞘生物量随季节推移,不断增加,鲜重在6月时最大,达308g/m2,然后逐渐减小,8月后又增加,到9月出现次高,然后下降.图6,参15.  相似文献   

9.
三江平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氮库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分析三江平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氮含量及储量的变化,揭示土壤氮库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湿地土壤的全氮含量及储量明显高于农田、火烧地和弃耕地土壤.开垦导致土壤全氮含量及储量下降,且随耕种年限增加符合一阶指数衰减模型(p<0.01);连续火烧5a导致土壤全氮含量及储量显著降低,而弃耕7a导致其值有所增加,但增加量较小,说明土壤氮库耗竭易、恢复难;土壤全氮与有机质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湿地开垦后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是引起土壤氮肥力下降的主要因素,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将有利于维持和提高农田土壤氮肥力;通过向连年火烧湿地输入适量人为氮(如农业排水)可减缓土壤氮的持续损失,进而可防止湿地植被退化及农业排水大量直接排入河流而引起的许多不利影响.图5,表1,参15.  相似文献   

10.
芦苇人工湿地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PCR-SSCP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技术对清园芦苇人工湿地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在水力负荷60cm/d。70cm/d条件下,芦苇湿地对苏州河水氨氮、BOD和S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30%、50%和60%左右。采用SSCP技术对芦苇湿地底泥中的微生物DNA研究表明,当凝胶浓度10%、交联度49:1.5%的尿素,PCR产物上样量为4μl,电压为150V时,可以得到重复性好的指纹图谱。PCR—SSCP实验结果显示,芦苇人工湿地中优势微生物主要是一些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的芽孢枰菌。季节变化知进永求质变化婷微生物群落结抽宥棱失夥喃,湿地微生物DNA多样性呈现季带性和地带性变化;投加菌剂和酶制剂可以稳定和丰富系统的微生物多样性,有利于污染物的降解。图5,表2,参17。  相似文献   

11.
选择三江平原典型小叶章湿地不同水分带上的两种土壤类型(草甸沼泽土和腐殖质沼泽土)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二者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二者不同土层硝态氮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差异较大,缺乏相似性,而铵态氮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尽管差异较大,但存在一定相似性;二者不同土层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季节变化特征的差异主要与不同生长期植物吸收作用、融雪补给、大气氮沉降、冻层深度、土壤结构和水分条件的差异有关;不同土层硝态氮淋失、对铵态氮的吸附以及不同时期有机氮矿化和硝化一反硝化作用等进行的程度对其也有重要影响;尽管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在两种土壤不同土层间差别较大,但均可用四次多项式进行模拟,模拟效果比较理想.基本反映了二者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图2,表2,参14。  相似文献   

12.
湿地面积的大小制约着湿地功能的强弱,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扎龙湿地土地利用类型有明显变化。通过灰关联分析表明,在扎龙湿地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中,对扎龙湿地面积影响最大的是居民用地和耕地面积,其次是盐碱地、草地面积的变化。在保证水资源量的前提下,控制湿地内的人口数量、限制耕地的开垦、发展替代产业,应该是保护扎龙湿地的有效措施。表1,参10。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寻求三江平原农作物播种面积和沼泽湿地面积两者间的合理比例,使之既能保证粮食生产,又能维持沼泽湿地的重要功能,有必要对三江平原粮食生产与沼泽湿地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动态分析与评价。在获取过去50多年三江平原沼泽湿地面积和农作物播种面积数据的基础上,通过选取表征粮食生产效益和沼泽湿地效益的评价指标,应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函数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建立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对两者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动态分析与评价。评价结果显示,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农业生产和沼泽湿地环境是比较协调的。该时期三江平原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58万hm^2,沼泽湿地面积为282万hm^2。此结果可以作为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恢复程度的一个参考标准。按高产水平计算,三江平原可提供111077t粮食,而三江平原的生物种类可以恢复到建国初期的95%。图8,参25。  相似文献   

14.
三江平原典型草甸小叶章湿地土壤的反硝化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三江平原典型草甸小叶章湿地土壤(草甸沼泽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厌氧淹水培养法,研究了不同土层的反硝化率、反硝化能力及反硝化速率。结果表明,不同土层的反硝化率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0~30cm土层的反硝化率较高,30cm以下土层较低且相近;不同土层的氖损失贡献率在不同阶段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0~30cm土层的氮损失贡献率较高,介于52.39%和57.91%之间;不同土层的反硝化速率与培养时间均符合一阶指数衰减模型(R2≥0.97),上层土壤的反硝化速率明显高于下层土壤。不同土层的反硝化率和反硝化速率与土壤理化性质密切相关,反硝化细菌的剖面分布可能对其具有重要影响。图3,表4,参24。  相似文献   

15.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耗散结构性。针对当前中国湿地利用和保护面临的问题,利用耗散结构理论与熵,加以研究。结果表明,耗散结构理论对恢复湿地生态、发展替代产业、湿地利用与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行性的政策建议。图1,参11。从新的视角最后提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