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微波测量线误差校正的方法 ,提出了仅用小反射滑动负载即可确定测量线误差网络参数的新方法 ,给出了测量线误差网络参数的最小二乘法显式解 ,并实现了测量线误差网络参数的CAT(ComputerAidedTest) .利用误差网络参数 ,对被测网络的输入反射系数进行误差的自动校正 ,提高了测量线测试系统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2.
网络测量技术已成为当前互联网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 时钟误差是网络测量中最主要的直接误差来源. 传统网络测量技术重视修正和提高时钟精度,但忽视了测量中客观误差对结果的影响,这种做法不适用于对高速网络的分布式协同测量中的误差进行定量描述. 基于此,结合误差分析理论和网络被动测量的具体特点,提出了针对单点双信道被动测量系统的一般性时钟误差概率模型,引入误差不确定度来定量描述协调测量结果的精确度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干涉拼接测量技术主要用于大口径光学器件的测量,由于其能够测量出被测表面的细节,也开始应用于非球面的测量.拼接测量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拼接测量过程中的误差累积,如何消除拼接误差,尤其对非球面拼接测量的误差修正,是干涉拼接测量的技术关键.本文就拼接误差修正中难以解决的随机误差与高阶波像差问题进行了研究,在研究拼接测量中所引入的误差的基础上,建立了拼接测量的误差修正模型,并提出误差随机修正的方法,实现随机误差和高阶波像差修正.根据所建立的模型和误差修正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误差随机修正技术能够修正随  相似文献   

4.
在应用林尼克结构干涉测量系统进行测量时,发现系统存在一个近似为二次曲面的测量误差。根据光学干涉系统的测量原理,分别对林尼克结构干涉测量系统的相移器误差、摄像机误差和光学系统误差进行了分析,确定光学系统误差是干涉测量系统的主要误差源,其中显微物镜焦点轴向误差是产生系统测量误差曲面的主要原因。以平面为实验测量样件,应用测量系统对参考光臂显微物镜的不同轴向位置进行了测量,通过分析测量结果验证了焦点轴向误差对系统测量误差的影响,并与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同时测量运动平台五自由度误差的方法。采用准直的激光光束作为基准,仅以角锥棱镜作为误差测量的敏感器件,由1个斜方棱镜和聚焦透镜并辅以光电位移传感器组成测量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直线运动平台2个直线度误差和3个角度误差可同时测量,且测量头无电缆连接;测量直线度误差的分辨率小于0.1μm,角度误差的分辨率小于1″;直线度和角度测量精度分别达到1μm和5″。测量系统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调节,适用于运动平台多自由度误差精密测量。  相似文献   

6.
用激光干涉仪测量三坐法测量机的动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用激光干涉仪测量三坐标测量机动态误差的方法,分析了激光干涉仪的测量原理并分别对扫描测量和触发测量中的动态误差进行了模拟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运动中的加速产生的附加惯性力是产生动态误差的重要因素,由于惯性的原因,扫描测量中的换向时产生的误差大久是同样条件下惯性力造成误差的2倍。  相似文献   

7.
工程施工前的定位测量工作出现误差,会对工程测量定位精度产生极大的影响,定位点的精度公式,能够在工程测量中解决定位测量的误差难题,使定位测量中的误差得以纠正。  相似文献   

8.
用激光干涉仪测量三坐标测量机的动态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用激光干涉仪测量三坐标测量机动态误差的方法,分析了激光干涉仪的测量原理并分别对扫描测量和触发测量中的动态误差进行了模拟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运动中的加速度产生的附加惯性力是产生动态误差的重要因素.由于惯性的原因,扫描测量中换向时产生的误差大约是同样条件下惯性力造成误差的2倍.  相似文献   

9.
对汽轮发电机转子中心测量中的误差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对于传统的百分表四点测量的方法,测量数据的主要误差是测量位置停位不准产生的误差和测量表架变形产生的误差。而测量表架变形产生的误差具有数值大,不能用有效性进行检验的特点,对测量精度影响较大,在汽轮发电机转子找中心时应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0.
利用相移技术进行相位测量时,相移误差是相移算法的主要误差来源.本文提出一种五步相移算法,可以减少相移误差.先由傅立叶变换求出相移误差,然后用相移误差计算相位分布.由傅立叶变换测量相移误差,测量速度快,简单易行.对系统存在相移误差和探测器非线性误差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五步相移算法较该算法的三步、四步相移算法,误差最小,测量精度最高.  相似文献   

11.
杨帆  张超甫 《河南科学》2002,20(5):566-568
通过对电能测量装置综合误差分析 ,找出电能测量装置产生误差的综合因素 ,提出减少综合误差的措施 ,提高电能测量装置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综合应用齿轮整体误差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误差分离技术、故障诊断技术和误差预报技术的多功能CD320G-D型单啮仪的一些具有特色的功能。这些功能包括齿形误差起测点的自动找定、凸形齿凸形量的测定及其形状误差与倾斜误差的分离、取值范围扣除齿顶部的齿形误差的测量、齿面轮廓度误差的测量以及齿轮加工误差的大样本统计分析。给出了统计分析的数学模型以及测量和分析实例  相似文献   

13.
文中采用谐波分析的方法,分析各次谐波在一定测量精度条件下测点数对圆度误差的影响,并给出测量过程中测量精度、滤波条件与测点数的定量关系。为在圆度误差测量过程中合理选取测点数提供了理论依据,恰当地解决了测量精度与测量效率的矛盾。结论对圆弧误差及圆柱度误差的测量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GPS测量的误差来源进行分析.总结出各类误差对GPS测量精度的影响,指导我们在进行GPS测量时如何消除或减弱各类误差对GPS测量精度的影响,达到快速取得满足GPS测量精度要求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气动测量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新型气动量仪,它不仅能用于测量尺寸误差、形状误差,而且还可以测量相互位置误差。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综合应用齿轮整体误差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误差分离技术,故障诊断技术和误差预报技术的多功能CD320G-D型单啮仪的一些具有特色的功能。这些功能包括齿形误差起测点的自动找定,凸形齿凸形量的测定及其形状误差与倾斜误差的分离,取值范围扣除齿顶部的齿形误差的测量、齿面轮廓度误差的测量及齿轮加工误差的大样本统计分析。给出了统计分析的数学模型以及测量和分析实例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数控机床几何误差的固有特性,提出一种使用较小范围测量仪器获得整个机床平面误差场信息的方法——接力测量法.该方法以距离机床坐标原点较近的点(该点的误差直接通过测量仪器获得)为基点,从而获得离机床坐标原点较远位置点的误差,依此类推,最终获得整个机床平面上位置点的误差信息.给出了接力测量的法则,对平面误差场中任意一点的误差,应以最少的接力次数获得,接力测量次数相同时,测量路径对测量结果影响不大.试验结果表明,在数控机床反向间隙补偿后,由接力测量产生的误差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小,接力测量法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且操作方便,能够用来进行平面误差场的标定.  相似文献   

18.
在智能电子测量系统中,常会使测量数据产生粗大误差,含有粗大误差的数据必须剔除.分析了传统粗大误差判据的不足,应用数理统计参数估值理论提出了一种粗大误差的判据,该判据适用于采样次数较少(一般n≤10时)的测量系统中,剔除粗大误差的准确性高,应用于高精度智能电子测量系统中,可以提高测量数据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9.
田英 《科技信息》2007,(15):345-347
讨论了基于相关性理论动态测量圆度误差的方法,可实现圆度误差的在线测量,为研制新型测量仪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采用误差分离技术提高了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20.
张海馨  赵洋 《科技资讯》2012,(15):88-88
利用光电检测技术对轴类零件的直径尺寸进行测量时,影响其测量结果的因素多种多样,有来自测量系统中的误差因素,也有来自测量环境中的误差因素,本文对测量系统中的各主要误差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