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决西铭矿运输巷和辅运巷粉尘浓度较高、爆炸危险性较大的问题,从粉尘产生的原因出发,研究了新型气水联动混合雾化除尘技术的除尘效果。在介绍该新技术原理及装置的基础上,通过现场测试和曲线拟合,检测了除尘效果。结果表明:在喷雾点后100 m的范围内,全尘和呼吸性粉尘除尘效果显著,且呼吸性粉尘的除尘效率高于全尘。  相似文献   

2.
化学除尘就是通过特殊化学物质的应用,防止粉尘的产生,捕获空气中的粉尘,消除或减轻粉尘对环境的污染,以达保障人们身体健康之目的。 化学除尘大致可分为三类: (1)粘结剂除尘:主要是将特定的粘结剂涂撒在外部环境,使飞扬的粉尘碰撞在粘结剂上,便可达到除尘目的。如在矿井巷壁上,喷撒盐膏等。 (2)抑尘剂除尘:是将化学抑尘剂注入或喷撒在易产生粉尘的地方,抑制粉尘的产生。如在煤层开采  相似文献   

3.
塔山煤矿为了有效解决大断面掘进巷粉尘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引进了液动除尘风机,并对其安装位置进行了最佳选择,取得较好的成效,有效降低了粉尘对员工身心健康的侵害。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控制巷道内煤尘的运移扩散,降低矿井煤尘危害,设计了巷道水膜除尘装置,通过水膜的吸附和阻挡作用达到净化风流的目的。同时根据铜川徐家沟煤矿530运输机巷内水膜实际布置情况,建立了数学模型,对该装置的除尘效果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网帘孔径是影响除尘效果的关键因素,孔径越小,除尘效果越好,但对巷道内风阻的影响越大。因此,需根据巷道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孔径尺寸,针对实验巷道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最佳孔径为1.6 mm,水膜除尘装置对应除尘率高达94.9%,能够有效降低巷道内煤尘浓度,且水膜前后风速变化仅为0.042m/s,对巷道内风阻变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综掘巷道湿式除尘器配合附壁风筒除尘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明彦 《山西科技》2008,(3):128-129
文章分析了王庄煤矿掘进工作面6206运巷在掘进机内、外喷雾的基础上,再实施湿式除尘器配合附壁风筒进行通风降尘。经过二次除尘,达到了从源头上防尘的目的。并且设备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降尘效果良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效降低岩石机掘面粉尘质量浓度,利用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等方法,研究应用一种多径向旋流风控除尘方法。基于多径向旋流风控除尘方法研制控除尘系统,并在东区皮带巷岩石机掘面进行现场应用,实测多径向旋流风发生装置开启前后各测点粉尘质量浓度。研究结果表明:多径向旋流风发生装置开启后,可形成覆盖巷道全断面的多径向旋流风,并在掘进机司机至掘进头间形成风流方向均轴向指向掘进头的控尘风幕,压抽比越小,控尘风幕的风速波动系数、质量浓度为50 mg/m~3以上的粉尘运移距离、司机处粉尘质量浓度均越小,压抽比为0.75时控除尘效果较优。开启后,压抽比越小,控除尘效果越优,压抽比为0.75时,相对开启前,有人作业区域各测点的实测降尘率平均值为81.72%,控除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MDS脉冲电湿式脱硫除尘净化器集重力除尘、惯性力除尘、湿法除尘与电除尘为一体,除尘效率高,还具有脱硫功效。  相似文献   

8.
杨婕 《科技资讯》2013,(11):112-112
针对唐山赛德热电有限公司输煤系统除尘现状,分析了常用除尘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水雾封除尘、荷电水雾除尘技术、输煤系统和锅炉燃烧系统联合除尘技术等改造方案,为电厂高效除尘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9.
韩荣孝 《甘肃科技》2012,28(7):73-75
转炉一次除尘新型LT干法静电除尘技术相对传统OG湿法除尘技术而言,是一项新型除尘技术,其特点是技术先进、能源消耗低、劳动工作强度低、运行费用低、除尘效果好、环境污染小.根据钢铁企业发展趋势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业限制,转炉一次除尘将会向新型LT干法静电除尘技术转向,并且LT干法除尘有利于环境保护,能使转炉实现负能炼钢.  相似文献   

10.
倾斜煤层走向长壁开采沿空留巷,可以采用区段上行式留风巷方案或区段下行式留机巷方案.为了研究二者顶板活动的差异,利用叠加连续层板模型和顶板载荷条带分割法,考虑煤层倾角的影响,得出了相应条件下的巷旁支护阻力计算公式.对比分析表明,巷旁支护所需支护阻力留机巷时比留风巷时大;采用风巷留巷,巷旁支护阻力随煤层倾角α增大而减小;采用机巷沿空留巷,巷旁支护阻力随煤层倾角α增大而增大,但当α大于采空区冒落矸石自然安息角时,考虑矸石堆积支撑作用,有利于降低巷旁支护阻力.研究结果为倾斜煤层沿空留巷时区段开采顺序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水帘极板静电除尘模型的收集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水帘极板电除尘器实验模型,研究了其电晕特性,以及极距、电场风速、水帘流量、供电电压、初始粉尘浓度等参数对除尘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帘形成好坏对V-I特性曲线有一定影响,水帘流量影响形成水帘好坏的程度,因而影响除尘效率;极距对除尘效率有较大影响,极距300mm时除尘效率最高;供电电压对除尘效率的影响较为明显,随着电压的升高除尘效率也升高;风速增大除尘效率降低,初始粉尘浓度对除尘效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我国沿空留巷支护技术发展现状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我国沿空留巷巷内和巷旁支护形式及其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了沿空留巷的适用条件,指出了我国沿空留巷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支护设计思路不合理、巷内支护多属于被动支护、巷旁支护存在力学性能与沿空留巷围岩变形不适应、对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机理研究不够深入。并提出了将沿空留巷技术视为一项系统工程、采用锚网索支护作为沿空留巷内基本支护等发展沿空留巷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文峰 《科技信息》2013,(7):131-131,170
本文主要从烟厂工艺除尘风机的特性入手,分别研究线除尘风机的管路特性曲线,并以此为基础分析除尘风机出现喘振的原因,随后提出消除除尘风机喘振的管理措施。希望能对我国从事烟厂工艺除尘风机喘振和管理措施的相关研究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4.
静电除尘装置具有除尘效率高、造价适中、运行费用低、安装快等特点,在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对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各种除尘方式进行比较,认为在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中利用新型高效静电除尘器除尘不仅大大提高除尘效率,而且点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新型湿式静电除尘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静电除尘和水雾除尘的理论,研制设计出了一种圆柱芒刺电晕极.并对其电晕放电效果和静电除尘效果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静电除尘和水雾除尘相结合的复合型除尘方法。结果表明,以圆柱芒刺电晕极为特征的静电水雾复合型除尘器具有较高的除尘效率,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安全、适应性强、易于推广应用等优点,论文最后对静电和水雾相结合的复合型除尘机制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6.
针对转炉烟气除尘和污水处理的现状,本论文详细探讨了转炉烟气除尘污水处理的工艺技术问题,首先简单分析了当前烟气除尘污水处理的方法设备及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重点结合转炉烟气除尘污水处理,给出了详细的烟气除尘工艺流程和污水处理工艺步骤,对于进一步提高转炉烟气除尘污水处理效率和效益、进一步提高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具有较好的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静电除尘技术作为治理大气污染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对静电除尘工作原理、除尘过程、理论计算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探讨,使全社会了解静电除尘,重视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8.
对唐山钢厂氧气顶吹转炉的湿式除尘系统及其各级设备的除尘效率进行了实际测定,并初步分析了进一步提高除尘效率,节约除尘费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对棉纺企业除尘设备的技术改造,是改善工厂卫生环境条件,提升产品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对XLZ复合式等除尘设备技术改造与目前更新的蜂窝式除尘系统各项性能指标对比表明,无论在节能降耗和除尘效率等诸多方面都有明显改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较好的满足了老厂除尘系统的技术改造要求,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技术及矿压显现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充填材料、充填体支护参数、系统布置及充填工艺等几个方面对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实践,通过控制充填材料承载特性和变形性能,改进了充填工艺,并对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段进行了矿压观测,分析了巷旁充填沿空留巷及充填体的变形及受力情况.结果表明: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技术能够有效地保证顶板的稳定性及完整性,充填体能够达到控制顶板下沉、适应顶板活动规律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