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湖北省兴山县与巴东县同属湖北西部地区的三峡版块。两县又与另一个核心版块神龙架相邻,可谓是同处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一个大圈中的两个小环。既是同心的,也是相交的,既有相同的圈内大背景,即区域旅游发展空间,又有不同的旅游文化资源,即昭君文化和纤夫文化。而搭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平台,再造民族村寨传统文化,使之进入大区域、大旅游文化建构的现代历程,是促进县域旅游经济与民族区域文化呈开放环境和蓬勃态势向前发展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2.
王潇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11,(Z2):153-155
运用SWOT分析法,对鄂西地区休闲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提出开发鄂西地区休闲体育旅游产业,要科学认识鄂西地区休闲体育旅游资源,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加强鄂西地区行政区域之间协作,同时,开拓多种融资渠道,做好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
贺申泰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218-224
在对Landsat TM影像进行监督分类得到土地利用利用现状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生态足迹模型,通过对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8个市(区)2000年、2007年、2012年三个年份的生态消费量和承载量进行了计算,分析数据得出2000-2012年鄂西圈生态变化的整体趋势.研究表明,生态足迹与GDP相关系数为0.775,呈显著正相关;与人口的相关系数为0.937,为高度正相关;鄂西圈各市(区)的GDP与人口的相关系数为0.733,也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可以推测鄂西圈各市(区)产业模式主要为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这将不利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鄂西圈各市生态足迹大体呈逐年增长趋势,而生态承载力各年基本保持不变状态.且鄂西圈各个市(区)均呈生态赤字,生态压力大,并且有赤字逐年加大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补偿机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补偿作为一种调节生态环保各利益主体间关系的一种有效工具,在平衡生态产品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在分析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实施生态补偿的驱动力的基础上,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补偿机制的3大构成系统:定位系统、运行系统和反馈系统,力图构建螺旋上升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当阳是关公文化的渊薮,发展关公文化旅游条件得天独厚,但由于诸多原因,当阳关公文化旅游没有很好发展。在分析当阳关公文化旅游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深度开发旅游资源、构建关公文化旅游圈、营造关公文化旅游氛围和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方面提出了发展当阳关公文化旅游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6.
凤凰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虽然局部地区在文化旅游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文化旅游规划缺乏顶层设计、旅游资源挖掘与整合不够、文化旅游设施建设薄弱、旅游人才队伍欠缺、区域合作有待加强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凤凰县文化旅游发展必须采取加强区域合作、强化政府主导型管理与引导、加快景区景点建设、打造旅游公共服务中心、强化营销合作联动、加大旅游人才的建设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策略,实现凤凰县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
民间传说大多口口相传,千年传诵,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积淀着广大民众的思想感情与价值观念。挖掘和研究民间传说故事中的旅游文化价值,不仅对于旅游产业的开拓性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于文化产业的深度开发与挖掘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9.
王永强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38-42
通过分析藏文化旅游开发现状,藏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探讨推动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和建议。树立大品牌旅游产品意识、培育引导成熟的旅游市场、强化管理机制,才能引导藏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层次性原则,结合获取评价数据的可能性,从旅游业核心竞争力、旅游业发展环境竞争力两个方面构建了城市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和TOPSIS求逼近理想解方法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下简称鄂西圈)内宜昌、襄樊、荆州、荆门、随州、十堰、恩施、神农架8个市(州、林区)旅游业竞争力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宜昌市的旅游业竞争力最强,神农架与其他城市相比较弱.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安徽大别山体育文化与旅游资源进行论述,在分析安徽大别山体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路径及案例的基础上,从安徽大别山体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困境入手,提出安徽大别山体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当前体育产业的经济功能已引起全球的关注,我国的体育产业正处于积极探求发展的过程,但由于起步晚,我省的体育产业还存在诸如:产业政策缺失、产业规模狭小、产业形式单一等问题。本文尝试从多学科、多角度的方法来研究江苏体育产业的发展,介绍江苏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经验,对于提高我省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历史名人文化的旅游行业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基于此,从河南省历史名人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发展的融合点出发,阐明河南省发展历史名人文化旅游产业可借鉴的成功因素,以及河南省历史名人文化遗产对于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并针对目前河南省历史名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和科研支撑,而当前江西高校的旅游英语专业建设存在诸多问题,难以适应环鄱阳湖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需要。只有在把握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人才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主线改革课程教学,以创意双师型为标准建设教师队伍,并发挥科研优势积极参与企业实践,高校旅游英语专业才能更好地为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5.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和科研支撑,而当前江西高校的旅游英语专业建设存在诸多问题,难以适应环鄱阳湖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需要。只有在把握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人才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主线改革课程教学,以创意双师型为标准建设教师队伍,并发挥科研优势积极参与企业实践,高校旅游英语专业才能更好地为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6.
宁波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玲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20(4):71-73
文章阐述了宁波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性,在分析宁波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为如何利用现有优势推动宁波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文化振兴往往与文旅融合、产业振兴联系在一起,但通过分析,笔者认为文化与旅游的关系不必然是融合关系,无论从发展阶段还是功能性质来看,二者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当前从文化振兴的角度来看,文旅融合还存在五大矛盾,包括文化资源稀缺与旅游产业逐利性之间的矛盾、文化的严谨性与旅游的随意性之间的矛盾、乡村文化的外来性与旅游资源的本土性之间的矛盾、文化与旅游融合在不同禀赋特征地区之差异化的矛盾、乡村文旅融合低层次性规划与可持续性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转变思维,加强农村文化价值内涵的挖掘保护工作;尊重人的主体性,发挥人才的推动力;加强基础工作建设,避免超前跳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恩施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相对于传统的农业、工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等)来说,具有投资少、见效快、风险低、回报率高的比较优势,其资源开发限制因素少、市场潜力大、发展速度快,产业关联度高。对一、二、三产业均有巨大的带动作用。文化旅游业搞得好,吃、住、行游、购、娱,一动百动,构建这类地区特色的产业结构,从而为落后地区发展提供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