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武国芳 《奇闻怪事》2007,(2):87-87,89
学生视作文为“畏途”,无言可说,无情可抒,其根源在于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笔者从四个方面创设了学生“可知可感’’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推行已有一段时间,而作文教学仍是停留在改革的边缘,让人无所适从。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所有学科教学中最费时费力,而且低效的。为评改学生的作文,教师可谓费心费力,付出的实在太多太多,然而效果却微乎其微。就学生作文的现状而言,“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现象极为严重,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再加上作文讲评时教师“一言堂”、“目中无人”。这正是作文教学“高耗低效”的主要原因。作文教学费时低效的严峻局势,迫使我们研究如何教会学生自主性评改作文。  相似文献   

3.
几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令我最头痛的莫过于作文,对学生来讲,难于对付的也是写作文,大多数学生不喜欢作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就说明作文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对于作文教学这一“老大难”很有必要一起探究。下面就如何上好作文课,变“老大难”为快乐作文。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语文创新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规定:“能具体明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作文“难教”,学生“怕学”的现象普遍存在,作文是相当一部分小学教师和学生“心中永远的痛”,执教者为作文教学难而感到棘手。学生对作文有畏难情绪,一听说写作文就头疼,家长对此更是束手无策,于是只好求助于各种各样的辅导资料,导致学生作文抄袭成风。程式化、成人化、泛政治化倾向严重。教与学之间产生了一种严重的不信任感。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生活,作文的源泉,想象,作文的翅膀,创新,作文的灵魂。学生对生活有了思考,有了自己的思想,就会产生加以具体阐述的欲望,作文时就会用具体事情、生动的形象表现这种思想,这样“文思泉涌”、“妙笔生花”才不会是梦想。有了不断充实自己的个性化“生活百宝箱”,有了不断丰富独具特色的“材料宝库”,到作文时就有源头活水,写作时就可以左右逢源。作文教学不仅需要教师传授写作知识,而且需要教师更新教学观念,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让学生感受生活,丰富体验,激发写作欲望。  相似文献   

6.
张香兰 《科技信息》2007,(18):223-223
自古以来学生怕作文,老师怕改文。学生一听作文就头疼.一写作文就绞尽脑汁。那像铁索似的作文题,死死地束缚住充满幻想的童心:那千篇一律的作文内容,像白而淡的开水。的确,一直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往往为作文而作文,为分数而作文,结果为完成教学任务就把作文当作编造谎言的园地,当作涂抹文字的游戏,当作折磨心灵的苦差事,劳而无功,“雾里看花,终隔一层”(王国维)。  相似文献   

7.
孔瑜 《吉安师专学报》2004,25(B12):182-182,184
电化作文教学打破传统一批二改单一作文教学格局,充分利用影碟机、放像机、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工具进行教学。这种教学工具已广泛深入生活,为社会所接受。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了学生作文兴趣,为学生提供广阔思维空间、想象空间,让学生作文“活”起来了。多年来,我一直利用电化工具进行作文教学,取得了良好的实效,现将对电化教学几点体会归纳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育家黄光硕先生说:“学生的语文学得怎么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学生的语文过不过关,作文也是一个重要标志。”可见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是一提起作文,教师摇头,学生叹气,把作文视为语文教学中的“拦路虎”,因为学生普遍感到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针对此,我们进行了“小学生生活化作文”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增强了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和兴趣。我们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激发兴趣是开阔思维、激奋情绪、丰富想象的手段。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的心灵兴趣之火。”学生作文也是如此,如果对作文没产生兴趣,就必然导致学生厌恶作文,怕作文,为了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我采取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10.
积蓄·倾吐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提高作文素质必须找准突破口。我的看法,突破口应是正确引导学生积蓄材料,同时使学生乐于倾吐。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训练学生作文,必须注重倾吐他们的生活积蓄。”叶先生所言“注重倾吐”与“生活积蓄”就是谈“为炊”与“米”的问题,意在告知语文教育工作者:作文教学必须密切结合学生实际,了解其生活积蓄,挖掘其生活库藏,从而激发他们的情感。“教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动学生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赞可夫)要唤起、激发学生写作冲动,既在于使学生的“积蓄”可以“倾吐”,…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作文教学要真实地展现学生生命的本色,要生活化。因为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生活进行写作,就如无米之饮,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12.
陈俊坤 《科技信息》2008,(8):231-231
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堂的写作教学遇到很大困难,很多学生甚至老师由于学生写作基础差,认为学好技能便可,写作好不好无所谓,不愿写作或进行教学写作。但作者认为写作是人们表情迭意的重要途径,是人们在涉世之初就应熟练掌握的一种本领,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走向成功彼岸的重要法宝,学好写作的意义深远。本文作者论述了从“灵活命题,审慎选材”到“和谐互动,循循善诱”、“集思广益,营造氛围”、“宽容鼓励,科学评价”、“广泛涉猎,博采众长”等作文教学方法,以期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作文教学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李兆迎 《科技资讯》2006,(36):81-81
小学作文写作是语文教学中难点之一。不少学生对作文存在着自卑、厌烦、畏难心理,把作文当成一个包袱,消极应付。这种心理,严重影响了作文成绩的提高。需要是动机的源泉,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任何一件事,先要愿做,有兴趣做,才可能积极去做和认真去做。因此,要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成绩先要从培养作文兴趣,激发作文动机入手,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被动写”为“主动写”,“害怕写”为“喜欢写”,使作文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乐趣。反之,如果学生缺乏这种作文的心理需要,心理欲望,再好的指导方法也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针对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偏向,要培养小学生作文兴趣、调动作文的积极性,我们可采取这样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4.
学生要参加升学考试,就必须应对“考场作文”。本文从标题、选材、立意、构思、语言等八个方面,探讨“考场作文”的有效训练。  相似文献   

15.
邬绍瑜 《科技知识动漫》2009,(13):76-76,100
所谓“自主写作”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付诸于语言文字。一句话,写作是个人情感、灵性的外化。学生既然是作文的主体,作文教学就应以学生为本,学生的写作活动就应是自主性写作。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作文提早起步已普遍推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儿童习作能力应“从一年级起就注意培养”。进行早期作文训练,能收到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良好效果。那怎样进行早期训练呢?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17.
阮海龙 《吉安师专学报》2004,25(B12):183-184
传统的由教师包办命题的作文训练方式,容易集中学生的思绪,便于作文统一指导和评析。但存在教师出题的意图和学生对题目的理解有时不一致、题目难以符合每个学生的表达愿望等弊端。为激发学生在作文中的自主性与独创性,顺应时代对语文教学和考试的要求,必须加强学生的“拟题”训练,注重在阅读教学中要渗透“拟题”训练,在作文教学中加强“拟题”训练,作文讲评时重视“拟题”训练。  相似文献   

18.
部分学生怕作文,原因种种,其间对作文无兴趣、把作文当着“苦差事”,似乎是重要原因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激发学生作文兴趣、让学生带着愉快、欢喜和满意的情感去作文,的确是提高作文质量关键的一环。那么怎样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9.
“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这些,成了某些孩子的口头禅。笔者以为:出现这样的现象,许多时候是因为我们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环节——评价。有时候为了赶进度,简单地读几篇好作文,批评几位缺点的作文就草草过场。结果,经常被夸奖的学生,会越写越好,而其他的学生,要么还是原地踏步,要么越发糟糕。如何以评价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呢?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陷入困境,大部分学生对写作毫无兴趣,对老师批改过的作文视而不看。为了改变现状,教师更新语文教学观念,改变惯常的批改方式,从“学生自批互改,教师浏览批改,课堂重点讲评”等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