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氮以游离状态存在于空气中,占空气总体积的4/5,一般植物不能直接利用,但根瘤菌等微生物和藻类却能加以固定,即生物固氮。一年中在地球上由这类生物固定的氮约1亿吨,其中由根瘤菌固定的达3500—5500万吨。在自然情况下,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可提高土壤肥力,为作物提供了大量优质氮肥,使作物的产量提高。豆科作物接种根瘤菌,可达增产目的。人工培养繁殖根瘤菌,制成菌剂接种于丸衣种子,为种子丸衣化解决氮肥问题,以利于牧草飞播,大面积改良草场,增加牧草产量,是国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少散落在农田上的化学物含量,苏联科学家正在研究作物细菌性肥料和疫苗。有关研究人员从小麦的根部发现了一种与植物体形成共生关系并可刺激植物生长的微生物菌落。研究者们试图用这类细菌的一种或多种对作物种子进行处理,这个方法已被应用在某些豆科类作物。那些用被称为  相似文献   

3.
全球变暖和氮输入增加是全球变化的两大重要方面,对全球生态系统均有深刻的影响.为探究全球变暖和氮输入增加对天津滨海湿地不同深度土壤可培养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采集天津滨海湿地0-10 cm和10-20 cm的湿地原生态土壤进行模拟增温和增氮交互实验,分析不同处理间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土壤可培养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差异,应用冗余分析探究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与土壤理化因子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增温和增氮对天津滨海湿地不同深度土壤各理化性质指标有显著影响;增温使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增加,但对土壤可培养细菌群落多样性有负面影响;不同深度土壤的可培养细菌数量和多样性对增氮的响应有所不同,总体上0-10 cm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和多样性随氮输入的增加先升高再降低,10-20 cm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和多样性随氮输入增加而提高.揭示了滨海湿地土壤细菌群落对全球变暖和氮输入增加共同作用的响应特点,为更好保护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有效发挥其在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细菌——植物叶际联合固氮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学观点来看,自然界存在着三种生物固氨体系:自生固氮体系,如自生固氮菌在土壤中或培养基中独立生活时固定分子态氮;共生固氮体系,如根瘤菌和豆科植物共生时才能固定分子态氮,或者只在共生条件下才表现旺盛的固氮作用;联合固氮体系,是自生固氮体系与共生固氮体系的中间类型,固氮菌与相应联合的植物之间有较密切的相互影响,但既不同于典型的共生固氮体系,因为它不形成根瘤一样的特殊形态结构——根瘤,也不同於自生固氮体系,因为它有较大的寄主专一性,并且固氮作用比  相似文献   

5.
“肥料是植物的粮食”,在农业生产中增施肥料,特别是增施氮肥,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一般情况下所施用的氮肥有相当大一部分未被作物吸收利用而白白地损失了。这是因为常用的碳铵、尿素、硫铵等氮肥中的铵态氮经土壤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的作用逐渐分解转化为作物不能利用的硝态氮;而硝态氮往往又被土壤中反硝化细菌还原为氮气或挥发性的氮氧化物,造成氮肥的大量损失。这样损失的氮素常可达施肥量的30%—50%。因此如何提高氮肥利用率就成为我国农业大发展形势下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烟粉虱Bemisia tabaci(Hemiptera:Aleyrodidae)共生细菌的多样性及研究现状.烟粉虱以植物韧皮部汁液为食,体内存在原生共生细菌和次生共生细菌.原生共生细菌可以提供寄主昆虫食物中缺乏的必需氨基酸,而次生共生细菌的功能目前尚不清楚,但可能在影响寄主进化的间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指出共生细菌功能研究的"瓶颈"在于无法实现体外纯培养.最后,讨论了共生细菌在害虫防治方面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菜豆的根系有根瘤菌共生,根瘤菌在菜豆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根瘤菌是一种小型球状细菌,在土壤中根瘤菌能逐渐长大,并长出鞭毛,能够运动,根瘤菌进入菜豆的根部形成根瘤。菜豆白出苗后20天,主侧根上开始形成根瘤,根瘤菌在根瘤中利用菜豆提供的营养物质生活,并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氮并转化为化合态氮,它所固定的氮素又能为菜豆生长利用。菜豆一生所需氮素,  相似文献   

8.
针对以黄河沿岸地下水为水源的东周水厂生产性砂滤池,利用克隆文库的方法解析了滤池内细菌群落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锰砂滤池内细菌群落多样性较低,而硝化螺旋菌门是优势菌,证实了该滤池实际已经成为硝化生物滤池.硝化螺旋菌属和生丝微菌属的共存解释了硝化滤池内生物除锰的可行性.为今后同步去除氨氮和锰的地下水滤池的设计和管理提供了一些微生物学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9.
利用9株具有不同进化背景的大肠杆菌构成5个短期可竞争共存的祖先配对,在限制氮、磷资源的环境下,对5个进化组下6个重复家系进行了约1 100世代的选择实验,考察了这些细菌在进化前后菌体氮、磷质量分数w的变化,并评估了这些性状的趋异程度.研究发现:后代细菌w(氮)的变动范围在13.1%~14.2%,而w(磷)为1.70%~1.95%;不同进化组内,细菌氮、磷含量改变的模式不同;同域后代细菌的趋异模式也并不相同.推测细菌进化本身可能会产生许多独特的性状,连同生态相互作用一起,增加了结果的复杂性,需要在更精细的水平上寻找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农业区地下水三氮(NH+4 N,NO-2 N,NO-3-N)复合抗生素的污染问题, 通过实验模拟研究其微生物修复过程中磺胺类降解菌对氮细菌降解三氮的作用效果. 结果表明: 磺胺类降解菌可促进NH+4-N和NO-2-N降解, 并抑制氮细菌生长及NO-3-N降解; 磺胺类降解菌为杆菌, 属于革兰氏阳性菌, 氮细菌为球菌和杆菌, 属于革兰氏阴性菌. 即磺胺类降解菌可促进硝化作用, 抑制反硝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全球变暖和氮输入增加对滨海湿地植物凋落物分解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在天津滨海湿地采集原状土壤和芦苇叶片凋落物,通过模拟增温和增氮实验,分析不同温度和氮输入水平条件下芦苇凋落物可培养细菌和真菌数量、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差异,并分析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与土壤理化因子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增温处理能够使细菌数量下降,对真菌...  相似文献   

12.
宿主与肠道微生物区系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是宿主与细菌间的互利共生.在人的消化系统中拥有成千上万的共生细菌,这些共生细菌对宿主肠道的营养加工、粘膜免疫耐受和一些其它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现行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无菌动物模型为研究宿主与共生细菌之间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肠道的共生细菌对人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从而发展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对氮输入和盐渍化的生态响应,在天津滨海湿地采集土壤,进行不同氮输入水平和盐度的交互实验.氮输入水平分别为0、20和40 g/(m~2·a),盐度分别为0.1%和1.0%,研究不同处理下土壤可培养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组成、数量、群落多样性和土壤酶活性.从天津滨海湿地土壤中分离到可培养细菌和真菌各10个属:在不同氮输入水平和盐度处理组合中均有分布的细菌有农杆菌属、微杆菌属、溶杆菌属和芽孢杆菌属,真菌有曲霉属、拟青霉属、镰刀菌属、青霉属和多环孢霉属.总体上,随着氮输入水平的增加,土壤细菌数量增加,而真菌数量降低,且细菌与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均呈降低趋势.随土壤盐度的增加,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及多样性均有所降低.氮输入的增加显著促进了土壤蔗糖酶、β-葡萄糖苷酶和脲酶的活性,而土壤蛋白酶活性随氮输入增加先升高再降低;盐度增加对土壤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宿主与肠道微生物区系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是宿主与细菌间的互利共生.在人的消化系统中拥有成千上万的共生细菌,这些共生细菌对宿主肠道的营养加工、粘膜免疫耐受和一些其它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现行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无菌动物模型为研究宿主与共生细菌之间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肠道的共生细菌对人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从而发展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5.
将膜分离技术与细胞固定化技术结合起来,研究了一种可用于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复合膜生物反应器(CMBR),并分别通过正交实验及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复合膜生物反应器的最佳脱氮条件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CMBR平板状固定化细胞适宜的制备条件:厚度4 mm,w=15%聚乙烯醇溶液中细菌包埋量20 g/L,地下水反硝化脱氮适宜的碳氮比...  相似文献   

16.
对1株螺旋状专性化能自养铁氧化细菌ML-04的16S rDNA基因PCR扩增产物进行了序列分析,并以16Sr DNA序列同源性为基础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ML-04菌株与氧化亚铁钩端螺旋菌(Leptospirillum ferrooxidans)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而与嗜铁钩端螺旋菌(Leptospirillum ferriphilum)的相似度达99.7%以上,属于同一类群.  相似文献   

17.
国外信息     
日本BByB公司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水净化装置.这种装置中采用了一种含有脱氮细菌的无纺织物,在对水进行净化处理时,把这种织物固定在框架上,并浸在水中,水中的氮和磷就能被无纺织物中的脱氮细菌除去.这种水净化装置使用的无纺织物为P—C—X,P—C—X具有很大的表面积,吸附细菌的能力比普通无纺织物大100~500倍.采用固定有脱氮细菌的新型无纺织物净化水的价格比常规的水净化方式约贵20%.但是,采用这种新装置具有建造周期短,淤泥不会沉积,维修工作量少等优点.据试验,在蓄水约为1000吨的水塘中安装新装置两个月左右,每升水的含氮量从2.77mg下降到0.91mg,含磷量从0.29mm降到0.04mg,塘水污浊物减少, 水透明度明显提高.虞杏英 编译自[日]《New Technology Japan》1993年21卷第7期  相似文献   

18.
对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目前在农业上的应用情况、杀虫毒素、抗茵物质及其基因工程方面进行了概述,并展望了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9.
经过多年的研究,对于水热作用状况,活性磷的供给,土壤耕作方法,秸秆还田及微量元素钼的应用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大豆光合作用器官及共生器官的形成及工作,产量的高低和生物氮在参与氮形成中所占的比重等的影响得出了评价。大豆光合作用器官的发育水平及生物氮的供给决定了作物产量的高低,由于各年度的水热条件不同,磷营养的改善能提高大豆单产2.0~3.6公担/公顷。利用综合农业技术措施促使大豆单产提高1.5~2.6公担/公顷众所周知,在俄罗斯所进行的经济改革导致了在农业生产总体方面,特别是在大豆种植业方面的退步。大…  相似文献   

20.
共固定化微生物对养殖水体脱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光合细菌、枯草芽胞杆菌、放线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共同固定在同一个载体内,构建成简单的人工微生态系统研究其对养殖水体的脱氮作用.结果表明,微生物共固定化对养殖水体脱氮效果优良,对氨氮、硝基氮、亚硝基氮的降解率可达85.0%、79.3%、8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