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3年上映的电影《霸王别姬》无疑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导演陈凯歌也因此片捧回国际大奖,奠定了他在电影界的重要地位。即使二十多年过去了,这部电影的艺术价值依然很高。在这部影片中陈凯歌呈现出了许多的矛盾冲突,人性的、道德的、生活的、社会的、政治的等等。所以看这部影片给人的内心冲击很大,引发的思考也是相当深刻的。关键的是透过这部影片中的重重矛盾冲突,使我们对人生、人性、道德、生活等有一个更为全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莺莺传》是元稹“自寓”之作,高超的叙事技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作品“始乱终弃”的悲剧冲突,却无法扭转作品的思想内涵。从作品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叙述者与作者的矛盾等3个方面可以看出,爱情在男人和女人的生命中,分量是不对等的,张生的无情与莺莺的多情是造成二人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第四十一》主要反映了苏联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军事斗争生活,围绕红白两军的交锋,再现了战争中的爱情悲剧。围绕情感与理智冲突的主旋律,通过对作品内容与艺术的分析,从三方面论证:(一)从战争与爱情的冲突来表现“人性”的复苏;(二)色彩冲突的象征意义;(三)伊甸园式环境的营造。三个论点各自所蕴含的冲突是服务于情感与理智冲突这个中心的,它们在相互交织中凸现出独特的人性的魅力以及巨大的情感的震撼力。  相似文献   

4.
孟文彬 《科技信息》2009,(9):159-159,161
女性对自己的身份意识更加关注,现代语境下女性所面临的婚姻与情感状况就更为当代女作家所关注。乔叶的小说《我承认我最怕天黑》通过故事的讲述表达了现代语境下对婚姻、爱情、欲望之间关系的梳理,同时又交织着作者对道德与人性等诸多矛盾复杂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在戏剧创作中,冲突常常是推动情节发展的根本动力,戏剧情节是在矛盾冲突及冲突的消解过程中发展的,换句话说,矛盾冲突构成了戏剧的灵魂。而《罗剧》中的矛盾冲突主要体现为两个世仇之间的矛盾冲突、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封建与反封建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的消解主要是通过暴力这个中介而完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暴力成了罗与朱二人之间爱情的对立物。本文将就《罗剧》中的暴力冲突描写进行分析,进而挖掘罗与朱二人之间爱情悲剧的真实原因。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长篇小说《弦歌》的主题思想从人性与道德的层面进行深刻的分析,对作品中三个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进行独到的剖析;指出《弦歌》是一部深刻揭示学校弊端,切中时弊,独具一格的佳作。  相似文献   

7.
《易传》是阴阳理论衍生出的《易传》的宇宙创生模式,“道”是其核心内容,从“道”向下落实到人心、人性,最后贯通于“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道”是《易传》形上道德本体的内涵依据。《易传》的致思倾向与《孟子》、道家哲学稍有差异,对比之中凸显了自身的局限性。而《礼记》之《乐记》乃《易传》道德本体论的落实与延续。  相似文献   

8.
《诗经》中描写爱情婚恋的诗作很有特色,它们是青年男女心声的自然流露和倾吐,或是爱情既得的欢歌,或是爱情压抑的悲鸣。在《诗经》时代,礼制的影响力逐渐加强,表现在对待男女婚恋上其禁锢人性的一面逐渐显露出来。从描写男女爱情及婚姻的诗作中都可以看出情与礼的激烈冲突与碰撞。  相似文献   

9.
杜丽娘是《牡丹亭》唯一的核心人物,这是由汤显祖运用心学生命价值观理论塑造新佳人形象的创作意图所决定的。杜丽娘这一文学形象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爱情自发一择偶自由一婚姻自主三端。在她身上“矛盾”与“冲突”两相分离的情形是非常特殊的,可以称之为戏剧冲突的“《牡丹亭》模式”。《牡丹亭》严肃崇高的文化品位与戏剧冲突具闹剧的丰富性与活泼性,形成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王芳 《南昌高专学报》2009,24(4):28-29,32
劳伦斯的诗歌具有浓郁的自传色彩。他把自己的生活经历、爱情体验和哲性感受融入了诗歌创作之中。本文旨在分析劳伦斯诗歌中的“黑暗意识”,探寻他生活中的矛盾、爱情中爱与恨的冲突及晚年面时死亡的心境在其诗作中的表现,深入了解劳伦斯对生活、爱情和死亡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1.
女性作家徐晓的散文集《半生为人》隐含着作家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尤其是对青春、生命和爱情的深切体验,徐晓在以散文的方式为青春寻找证据、为生命寻找给养、为爱情寻找定义的过程中,不仅阐明了个人的人生经历和内心感动,还诠释了散文写作应该关乎道德与责任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12.
刘震云早期的中篇小说《新兵连》、《单位》、《一地鸡毛》、《官人》、《官场》、《头人》等系列作品都渗透出一种有关权力的思考,作品刻画了一个个在权力重压下被扭曲的“官”或“民”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为获取权力或为权力所驱使,在权力的角斗场上疫于奔命,成为主体意识沦丧的灰色人群。通过对灰色人群生存状态的审视,刘的“新写实”叙事文本极大丰富了当代文学对人性内涵的表达,揭示了国人真实的文化心理和当前面临的精神困境。同时,这些作品蕴含的矛盾也表明作家思想的犹疑及其对传统现实主义写作观念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来,随着“沈从文研究”、“《边城》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边城》爱情悲剧性原因的关注和探讨也十分热烈,多有创新。这方面的观点经过梳理可归纳为孤独说、误会说、天命说、义利冲突说、本能与道德冲突说、文化冲突说、恋父情结说、主动选择说和寻找平衡说等九种。  相似文献   

14.
于晓冬 《科技信息》2013,(11):260-261
《等待老左》是奥德茨于美国大萧条期间创作的社会批判剧,由几个短小精悍的场景组成。作者运用娴熟的技巧,在极短的时间里迅速将矛盾展开。通过分析剧中人物之间的激烈冲突和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可以体味到奥德茨对人性、阶层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独到眼光。  相似文献   

15.
《白豆》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对人性的书写。作品从两个方面展现了下野地人的传统道德观念:一方面接受和认可强制性的婚姻方式,另一方面又极力挤压被伤害的弱小者。作品对人性冲突的思考极为深刻。  相似文献   

16.
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多少带上一些人性矛盾。《复活》通过聂赫留朵夫从人性冲突到道德永恒的人格心理变化历程,显示了一种不能实现的人道主义新宗教。  相似文献   

17.
陈颖聪  黄燕 《科技信息》2009,(20):I0090-I0090
荷兰哲学家伊拉斯谟为16世纪初欧洲人文主义运动主要代表人物,作品因善用讽刺和机智的语言而著称。小说《愚人颂》为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该书全文以动态的内心独白为基础,揭示了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作者对人性的呼唤和渴求。本文将对《愚人颂》里的人文主义和人性关怀做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人性实际是探讨道德事实之如何的问题,是研究道德究竟有没有可能性的问题,本文从对先秦人性论的分析入手,挖掘其人性论问题上的理论价值:先秦人性论虽然本善本恶,可是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他律、自律)加以塑造,都是可以教化的。进而揭示人性本质,———人性是在人类求生存的实践活动中由需要而引起,并随实践活动的深化而发展的人类的特性。从而推导出人性与道德基础的关系:人性是道德的出发点和主体性前提,人性的实现与完善是道德的目的和归宿,道德是人性的显现和完善的表征。  相似文献   

19.
《小王子》爱情的凄美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是一部成人童话,作者表达对爱情的真谛,就是"交给"产生的责任。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小王子对玫瑰花产生了隔阂,这些"细节"的产生却是玫瑰花对小王子深深的爱。小王子在漫游中得到关于爱的智慧,原来他要逃离的恰是他最应该珍视的。小说构造了三层人物和性格的冲突:人性的冲突、情感的冲突、生命的冲突。作品以三层冲突为引线,以隐喻的方式完成小王子对爱情的最终诠释。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的唐明皇李隆基是帝王中较为罕见的“钟情者”,目光敏锐的洪升抓住这一特殊的历史题材.从他的“罕见之情”中发掘未泯的人性,从他的爱情悲剧中展示异化文明与爱欲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