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库恩范式论的心理学方法论蕴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心理而言,库恩的范式论蕴涵着丰富的方法论思想,在心理学研究对象上,范式论对科学主义的分析与批判和对科学中人性的张扬,有助于科学心理学重新回到人这一主题,在心理学研究研究方法上,范式对自然科学的解释特征的阐释,使人文心理学的解释学方法纳入科学心理学成为可能;在心理学理论建设上,范式论批判了科学的“积累观”,这就使理论心理学可能走向复兴。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科学划界"观"问题是理论心理学元理论的基本范畴,也是心理学发展、建设及未来走向的指南和航标.它构成了心理学家的视野,导致了他们能看到什么和看不到什么,以及容纳什么和排斥什么.心理学如何进行科学划界事关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也事关心理学能否获得全面而又深刻的理解.心理学家对心理学的理解和对心理学划界标准的理解,反映了心理学家不同的哲学观、科学观和理智背景,折射出时代的社会文化形态,提供了理解心理学的不同视角和侧面.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社会实践的发展,公众理解科学的理论发展中遭遇了自身的困境和问题。科学修辞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理论资源能够在公众理解科学领域发挥其功能,为讨论缺失模型、语境模型等理论问题,科学传播、技术的社会责任等实践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进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4.
贝耶斯主义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对诸多学科如统计学、经济学、政治科学、决策论、心理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等产生过广泛影响的学术思想.近二十多年来,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一般性的科学推理理论,是目前科学方法论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纲领.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这一纲领进行概略性的介绍:贝耶斯主义的基本概念及其归纳理论框架;贝耶斯主义解决各种科学方法论问题的尝试和成果;贝耶斯主义纲领留下的有待争论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Q方法论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Q方法论(又称操作性的主观性)是由Stephenson于1935年提出的一种科学地研究“主观性”的心理学方法,在心理学界堪称一场令人措手不及的革命。其原则是对传统相关分析法的转变,即主要强调主观性与个别性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本文在简要介绍Q分类技术基本操作步骤的基础上,着重阐述Q方法论的这两个原则特点,并进一步将Q方法与等级量表、R方法进行比较。Q方法论在很多实践领域都有广泛用途,与心理学主要派别也有密切联系。如果这些理论流派能够充分吸收借鉴Q方法原则,则他们自身理论的发展也会从中获得裨益。  相似文献   

6.
波普尔证伪主义的心理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俊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5):45-48,66
心理学之所以选择或不选择实证的方法,并不是由实证方法本身的特点来决定的,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精神,不同的时代精神下又有着不同的科学标准。而科学哲学一方面是时代精神影响的结果,同时又是一个时代精神形成的标志,因此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来探讨心理学的发展就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波普尔证伪理论对心理学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唯物辩证法视角下的库恩科学发展范式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哲学的主流评价中,库恩的科学发展范式模型因为结合了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心理学的因素而显得大异其趣。同时,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英国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就认为库恩的研究“是对科学哲学的降低”。然而,目前为止鲜有人对库恩的范式理论做唯物辩证法解读。在唯物辩证法视角下,可以看到库恩的范式模型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逻辑实证主义和批判证伪主义科学观的有机整合,还在局部显现出对其后理论一定意义上的涵盖。从唯物辩证法的视角看,范式模型不仅符合其最根本法则——矛盾法则,也体现出了事物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意象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科学思维中的意象》述评林可济科学概念的起源与创造性科学思维之间有什么联系,以及心理意象(mentalimagery)①在科学研究中起什么作用,科学家是怎样发现或发明理论的?这些都是困扰着科学家和哲学家、科学史家和认知心理学...  相似文献   

9.
哲学对于自然科学发展的意义的问题很久以来就为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所注意了。这是十分自然的:因为人类认识的两个不同的领域彼此间是紧密地联系着的,并且这两个领域始终都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发生相互作用的。在很长的时期内存在着一种总的、不分的科学,在这种科学中哲学观点与关於自然界的专门知识是紧密地错综在一起的。恩格斯指  相似文献   

10.
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是大众认识论和个人认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在这方面,美国心理学教授迪安娜·库恩做了大量的工作。从心理学哲学的视角出发,对库恩关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理论进行整理和综述。并对她的主要观点,即儿童和成人如同直觉的科学家,科学思维发展起源,元认知发展,认识论的理解和智力价值的发展,超越变量的控制,达到成熟的科学思维等方面的研究,给予理论的分析,阐述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过程。并指出她的理论优点和不足之处,提出日后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非科学的心理学"对社会心理学方法论的启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7年6月,160余位心理学者聚集在纽约Edith Macy会议中心,召开了一次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的题目是“非科学心理学──心理学研究的另一种声音”。与会者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三分之一来自美国以外。研讨会所提出的“非科学心理学”并非是指没有科学性的心理学,而是相对于传统的强调实证研究的“科学心理学”而言的。长期以来,实证主义心理学的危机问题使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化越来越成为心理学家必须面对的现实。了解“非科学的心理学”的立场和方法论,对于我们发展和完善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应当说是有启发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关于现代哲学奠基人笛卡尔与现代心理学创始者冯特这两位各自缔造了一门现代学科的开风气者之间在思想史逻辑上的内在勾连问题仍是一个有待深入开掘的学术领域。从意识的内在性这一视角出发,可以发现笛卡尔的形而上学如何为冯特的科学心理学先行奠基,并内在决定了科学心理学的可能与界限。而其它心理学势力所作的反抗冯特的努力由于仍始于笛卡尔的座架并最终停留于其内,结果往往沦为由笛卡尔所塑形的现代心理学的内部辩论。  相似文献   

13.
1963年6月在苏联杜布诺举行了一次讨论现代物理科学方法论问题理论会议,这次会议是由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和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过去,这二个研究所就已经建立了密切的科学联系,就现代自然科学在哲学方面最迫切的一些问题交换意见。几年前,苏联哲学研究所从事现代物理学哲学问题研究的一些人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主义心理学亦称自然科学心理学,是指一种以自然科学为价值定向的心理学研究取向,它坚持心理学的自然科学观和实证主义的客观实验范式,力图建构以自然科学为模板的心理学理论模式。人文主义心理学亦称人文科学心理学,是指一种以人文科学为价值定向的心理学研究取向,它坚持心理学的人文科学观和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的主观经验范式,力图建构以人文科学为模板的心理学理论模式。科学主义心理学与人文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学的科学观、对象观、方法学以及理论观等方面都存在着两极对立的倾向,表现出相互对立的理论特征,代表了心理学研究中的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是西方心理学的两种向度。  相似文献   

15.
《科学哲学导论》一书是罗姆·哈瑞科学哲学思想的开端,此书论述的内容已经显现出他的实在论倾向,其科学实在论的核心观点是科学理论以模型的建构为基础,科学理论的似真性依赖于模型的操作。但在思想的后期,哈瑞转向话语领域,他认为社会-文化通过话语的形式来影响心灵的动态生成和变化。他试图通过话语分析这一研究方法来达到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与发达地区比较,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贫困地区能否后居上实现超越式发展?这是许多人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1968年,匈牙利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Imre Lakatos,1922-1974)提出一种科学发展模式,即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许多人认为该模式精致但不中用。能否将拉氏理论加以推广并找到有用的证据?这是许多人关心的又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将高新技术用于扶贫实践,并按照卡拉托斯科学发展模式建构了贫困地区超越式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7.
论心理学的日常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科学心理学的研究中,过度地张扬了心理学的科学性,导致心理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面对现实问题束手无策。心理学应该是科学性与日常性的有机统一。心理学的日常性就是关注个体的自我心理生活,关注个体的常识理解,把心理学理论的支点回归到现实的个体身上。  相似文献   

18.
文化论和进化论是差异很大的心理学元理论,它们对许多心理学问题都有不同看法,由此形成心理学中二者的纷争。其纷争主要表现在心理发展路向、心理规律与决定因素、发展路径、对心理文化差异的解释、立场与理念和判定心理或行为的标准等几方面。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两种理论实际上呈互补关系,可以把它们整合起来。这样能够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有更为合理的解释,进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9.
范式论心理学史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对心理学学科性质的思考为出发点,通过揭示范式的本质并讨论以之为基础的库恩的科学哲学思想对心理学的影响关系,批判性地考察了范式论心理学史的研究背景及其基本结论,并指出,范式论心理学史研究不能在任何实质的意义上增加我们对心理学及其历史的理解.在此背景中,作者倡导用心理学理论同一性范畴来把握心理学及其历史,并认为,心理学的存在依赖于它的理论同一性的确立;心理学的发展,是对它的理论同一性的展开;现实形态的心理学史,是心理学对它的理论同一性的不断寻求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而且是一种实践形式。在当代科学认识体系中,既存在着一个相对自主发展的理论研究纲领,同时还存在一个相对自主发展的实验研究纲领,理论和实践具有同等的地位。因此,自然辩证法教学不仅要重视对科学的理性本质的研究,同时要重视对科学的实践本性的探索,从而实现从当前的理论优位走向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