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文化大革命”后期,中国政府努力改善和发展对外关系,不但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地位,而且还改善了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关系,并同许多国家建交,在外交工作上取得重大成就。本文从政治、经济、国际关系以及中国政府运用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理论、采取灵活外交策略等方面分析了取得重大成就的诸因素,及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外交工作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听证制度自传入中国,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从回顾听证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探析其在我国取得的实践绩效,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闯 《世界知识》2022,(1):68-69
近年在中国国内兴起的东方外交史研究绝不是偶然的.它与东方国家如火如荼的现代化浪潮和发展的大趋势密切相关.东方外交史学科体系提出与构建始于21世纪初.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在以空前的规模与速度走向世界,从世界体系的边缘进入战后形成的国际体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与全球对话、接轨的需要,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走向世界已是大势所趋。本文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走向世界的必要性、历史性、现实性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世界文学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辩证关系等诸方面进行有理有据的论证。特别提出了“容异”、“碰撞”、“认同”、“吸收”是中国少数民族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这是国内第一次提出这一论题的首篇文章。  相似文献   

5.
郭立业  孟红霞 《科技信息》2010,(7):224-224,246
中国动画片发展经历了70多年的时间,其间,中国动画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产生了一大批蜚声海内外的优秀作品。新世纪中国动画俨然又要迎来它的又一繁荣时期,中国动画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中国动画不仅要拥有国内市场,更要走向世界。如何运用中国民族文化风格来创作有民族特点的中国动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将围绕创作有中国民族化特点的动画这个问题深入研究,为创作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6.
今天是韩中建交13周年纪念日。13年前的8月24日,我站在钓鱼台芳菲苑的大厅里,亲眼目睹了韩中两国外交部长签署两国建交联合声明的激动人心的时刻。虽然已经过去了13年,当时的情景依然恍如昨日。建交时两国的人员交流仅有9万多人次,但到2004年已达到350多万人次,是建交时的39倍。2004年,访问中国的韩国人为285万人次,仅次于日本位居第二。今年,到7月为止,来华的韩国人数已经超过日本。韩国成为中国最大的海外游客来源地。目前每周有380多个航班穿梭于韩国的六个城市和中国的24个城市之间。大约30多万韩国人长期居留在中国。为确保韩国侨民在…  相似文献   

7.
1950年1月18日,中国和越南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国是第一个承认越南的国家,越南也是与新中国最早建交的国家之一。60年来,在两国几代领导人和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越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8.
对经济因素在美苏建交和美中建交中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正是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的危机以及资本主义主要国家之间的激烈竞争,迫使美国与苏联和中国建交,以便为美国资本获取广阔的市场,而苏联和中国为了获得美国先进的技术、资金和设备建设社会主义,也愿意实现苏美、中美关系正常化。  相似文献   

9.
刘金红  姜程甦 《科技信息》2009,(20):I0170-I0170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是一场令全世界震撼的伟大变革,30年中国社会经济的沧桑巨变让全世界刮目相看。而30年间,改变世界、改变中国、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传播技术当推互联网。  相似文献   

10.
《科技潮》1999,(10)
一、中国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有利条件(一)、我国的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成就推动了世界传统医学的发展与中医药走向世界。中医药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二千年前就开始传布到海外。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来,中医药在中国得到极大的发展,同时开展的政策也给中医药走向世界创造了条件。中医药行业在学术上、经济贸易发展上、人才培养上都为中医药更广泛走向  相似文献   

11.
谈判1992年8月24日,中国和韩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十年来,中韩关系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韩建交使两国关系的发展获得了广阔的空间,对促进本地区安全与稳定,改善我国周边环境十分有利。作为中韩建交谈判的当事人之一,我对此也有深切感受。回想起当年中韩建交谈判的一些情景,至今仍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2.
8月24日,中国与大韩民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中韩两国是隔海相望的近邻,在历史上两国人民有着长期的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现在中韩两国终于在新形势下结束了几十年的隔绝和不正常的状态。对于这一历史性事件,国际舆论给予了密切注意,并进行了广泛报道和积极的评价。英国路透社说,中韩建交“标志着中国在成为世界上一个主要角色方面进入最新阶段”。日本舆论对中韩建交普遍表示欢迎,称中韩实现关系正常化符合中国恢复国际威望、引进外资、推进改革开放这一基本国策。意大利《共和国报》说,中韩建交是“改革之父邓小平的另一成就”。  相似文献   

13.
听证制度自传入中国,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从回顾听证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探析其在我国取得的实践绩效,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世界知识》2012,(13):69
改革开放以后,犹太人再次掀起了移居中国的高潮,特别是1992年中以两国建交,更加促进了犹太社团在中国大陆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每年来大陆访问、经商、旅游、投资、学习和生活的犹太人达万人次,其中有不少  相似文献   

15.
20周年福建     
《华东科技》2007,(7):58-59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未来发展必须与中国的全球经济地位紧密联系。被称为“世界工厂”对中国并不是什么好事,这一切都源于全球价值链对中国的低端锁定,多数跨国公司只是把它们的车间搬到了中国。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最重要的历史使命就是通过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使它们在长成参天大树后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6.
中韩关系及其对东北亚局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中韩建交13年来,两国关系在各个领域均取得了飞速发展。在政治上,两国高层互访不断,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在经济上,两国经贸关系改变了建交前空间小、成本高、风险大的特点,建交后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成果;在文化上,两国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在新世纪里,中韩两国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这势必对东北亚局势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世界博览》2014,(2):90
正近日,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发表题为《继往开来,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文章纪念中美建交35周年。他在文章里说:35年来,在中美几代领导人和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美关系走过了风风雨雨,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1979年,两国双边贸易额仅24.5亿美元;2013年,已突破5000亿美元。双向投资也从建交初期的微乎其微发展到目前超过1000亿美元。今天,中美两国已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第三大出口市场。35年的历史证明,一个良好的中美关系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王毅部长在文中强调35年的中美关系给了我们很多  相似文献   

18.
洋务运动的兴起与改革开放的实施都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从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来分析今天中国现行的改革开放,经济改革要取得成功必然需要政治体制改革。重温历史,总结经验,可以给我国现今的改革开放提供更多有益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东北亚双边、三边乃至区域合作中,韩国的角色不是单一、稳定的,而是复杂的、多变的。1992年中韩建交后,经济关系突飞猛进。目前中国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进口来源国。在国际关系发展历史上,建交26年的时间,双边贸易额能达到3000亿美元级别的国与国关系,恐怕只有中韩关系。在中韩经济关系的发展史上,  相似文献   

20.
回顾虹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取得胜利的历史事实。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党的正确路线,维护我党我军团结.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组织、宣传、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群众。这些都是红军长征胜利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在进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应该将这些精神财富继承下来。并一代代传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