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14,(14):11-11
针对资源环境等行业应用对“资源三号”产品需求、“资源三号”立体测绘技术需求,研究和分析国外立体测图卫星技术特征及其航天立体测绘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制定基于“资源三号”立体测图卫星的影像产品标准(传感器校正产品、系统几何纠正产品、精纠正产品、核线影像产品)和DSM(1:50000比例尺)产品标准,形成影像产品和DSM(1:50000比例尺)产品生产技术规范,与现有的4D产品标准、专题产品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一起形成“资源三号”卫星产品标准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07,(11):45-45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高性能对地观测微小卫星技术与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02BA104A)通过国际合作,以高起点、高标准和高要求开展高性能对地观测小卫星的国际化研究与开发,形成一颗在轨运行的实用型对地观测小卫星,同时通过地面系统关键技术攻关,自主建立星地一体的运行与数据服务系统;依据现代企业制度,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小卫星运行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欧洲航天局和英国国家航天中心在伦敦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欧洲第一个火星登陆器“猎兔犬2”号计划失败的原因,是资金投入不足和项目管理不善。事件回放:“猎兔犬2”号一去不回2003年6月2日,“猎兔犬2”号搭乘欧洲火星探测器“火星快车”飞赴火星。2003年12月19日,“猎兔犬2”号从“火星快车”上脱离,独自向火星进发。但是,就在它按计划于2003年12月25日着陆火星时,地面控制中心与其失去了联系。欧洲和美国科学家通过火星探测器、射电望远镜等一系列手段搜寻“猎兔犬2”号,终未得到任何结果。事故调查:投入少“猎兔犬2”号先天不足欧…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于‘环境一号’等国产卫星的环境遥感监测关键技术及软件研究”项目旨在攻克基于“环境一号”等国产卫星数据和多源遥感数据的应用关键技术,为我国天地一体化环境监测业务化运行提供技术支撑。在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评估方法创新方面,项目在驱动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多角度多波段BBDF模型Angular&Spectral Kernel BBDF MODEL(ASK BRDF MODEL),基于新模型发展反照率反演新算法,并利用多种数据源对模型准确和稳定性进行验证与检验,算法首次提出了多源遥感数据联合反演的新思路,解决了目前反照率反演数据源观测角度数据不足的技术瓶颈,目前该算法已经嵌入项目研发的“多源遥感数据定量遥感产品生产与服务系统”.并在环境监测业务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高精度高稳定度的太阳辐射监测仪技术。太阳辐射监测采用的是绝对辐射计,长春光机所研制出了自主知识产权的SIARs绝对辐射计,并对7项带来测量不确定度的校正因子进行了校正,在卫星上测量一个太阳常数时,不确定度可达到0.11%,SIARs参加了第九和第十届国际日射(强度)计此对,同世界辐射基准(WRR)在0.2%以内符合。太阳辐射监测仪在“神舟三号”飞船和“风云三号”气象系列卫星和地面气象站测量中得到应用,研制出的微型化绝对辐射计可用来作为光谱辐射绝对定标基准,为空间仪器的绝对定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付磊 《科学大观园》2006,(14):77-78
如果要问在成功拜访月球数十年后的今天,哪颗外星球最有可能成为不安分的人类踏足的下一个目标,相信许多人都会在第一时间内想到火星。欧洲的“火星快车”、美国的“勇气”号和“机遇”号都相继登陆火星,人类何时能在这颗红色的星球上留下自己的足迹呢?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11,(1):18-19
1 课题慨述 本课题将在现有沙尘暴卫星遥感监测算法的基础上,以我国风云气象卫星观测资料为主,同时结合国外先进卫星对地观测资料,重点开展:基于星座观测体系的静止气象卫星沙尘暴遥感监测技术研究;基于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的沙尘暴定量遥感技术研究;卫星反演与地面观测的融合技术研究;沙尘暴遥感监测业务系统集成技术研究;国外新型遥感数据源的沙尘暴定量反演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星(CBERS一02),是继01星之后的又一颗对地观测卫星(到目前为止已成功运行2年),02星是地球资源卫星大家庭中一名重要成员。它的成功运行,不仅为我国,也为全世界提供了新的地球信息资源,本文主要介绍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河北省土地沙化、矿山环境、土地利用监测方面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14,(14):24-25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欧阳祖熙研究员于上世纪80年代研制出“RZB-1型电容式钻孔应变仪”,以其高精度四分量观测与优良的稳定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十多年,美国实施了板块边界观测(Plate Boundary Observatory,PBO)研究计划,建设了北美西部钻孔应变仪台网。日本开发出“地壳活动综合观测装置”,集成了含地震、应变、倾斜、地磁和高精度地温等测量单元,安装在千米深的钻井中。上述工作显示出国际地球科学界对发展深井观测技术十分重视,并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磁重联是等离子体中的基本物理过程之一,在地球空间暴(磁暴、磁亚暴)和太阳风暴(包括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等现象)等能量爆发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磁零点是磁重联的发生点,磁力线在此断开和重新联接。理论上磁零点是一个磁场为零的孤立奇异点,在三维空间的测度为零,迄今还没有其存在的直接观测证据。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濮祖荫领导的“双星-Cluster”国际合作研究小组(包括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北京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以及美国、德国、英国、法国、荷兰合作者),基于Cluster卫星的四点观测数据,利用微分拓扑学的方法,首次观测到磁零点存在于磁重联中心区域。他们发现磁零点周围的磁力线存在螺旋结构,  相似文献   

11.
迄今已有7个探测器在火星成功着陆,除了1971年第一个“活着”踏上火星的苏联火星3号探测器,其他都来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世界其他国家又有哪些火星之梦呢?  相似文献   

12.
正欧洲空间局发射的"盖亚"卫星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对银河系内数以十亿计的恒星进行观测,测量它们的位置、距离和运动。这颗颠覆性的卫星观测效率比同样是由欧洲发射的前任依巴谷卫星高出数百万倍。天体测量学主要关注对恒星位置和距离的测量。通过长期测量可以觉察到这些恒星在星系中的运动。通俗地说,天体测量就像是给天空绘制地图。但即便是使用地球上最强大的望远镜,但星光在进入地球大  相似文献   

13.
杨宁 《科学大观园》2013,(22):72-72
美国前宇航局工程师约翰·曼金斯博士正在研制一种鸡尾酒瓶形卫星,声称能够在2025年满足人类三分之一的用电需求。这种卫星名为“SPS-ALPHA”(随机性大型相位阵列太阳能人造卫星的英文首字母缩写),由宇航局委托曼金斯研制,旨在探索利用部署在太空中的太阳能电池板向地球传输能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对“97'中国·张家港高新技术成果发布暨转让洽谈会”的实地考察和事后跟踪,深感我国高新技术无论就其发育方向,还是其成果形态、交易方式均存在着“贵族化”走向。“贵族化”走向的存在为技术市场的运作、高科技成果转让增加了巨大的“交易费用”,给我国高新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设置了巨大障碍。本文在力陈“贵族化”走向表现形式及对此给出因果解释基础上提出了具体对策,并着重强调了政府“制度安排”的必要性,其主要内容包括:(一)利用高新技术开发高科技“第二产业”;(二)利用既有的专业技术公司发展高科技“第三产业”,建立起制度化的技术市场;(三)推广“定单制”形式,由企业界向科技界提交“技术定界”;(四)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制定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前,遥感卫星(又称对地观测卫星)及其应用的最大功能,就是可以为我们国家的科学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6.
1 项目概述 电离层电子密度分布是无线电测量技术进行电离层介质改正和研究电离层、太阳活动以及与其它各圈层活动关系(如地球磁层、大气层、地壳剧烈运动等)的关键。最近十年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特别是星载和地基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发展使得GNSS成为快速监测电离层的有效手段,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方法,以国际参考电离层IRI为背景和初值,利用多种GNSS测量,根据电离层电子密度分布的空间相关特性,应用地学统计学内插算法中的克立格算法,进行了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的反演和基于三次样条基函数的四维电离层电子密度反演,并针对GNSS数据量庞大的特点,采用OpenMP并行计算模型来精确快速解算电离层总电子含量和电离层电子密度分布。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12,(3):7-7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哈拉尔德一哈斯表示,他研发出一种全新的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可利用普通的电灯泡完成整个过程。在打开房间电灯的同时,用户也打开了互联网连接。哈斯将这种装置称之为“LightFidelity”(简称Li-6),可用于传输来自电视波段“自空间”的无线数据或者未被使用的卫星信号。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严格按照规范要求、选择能达到精度的仪器、严格操作仪器和正确选择已知点求解转换参数的情况下在已有控制网的基础上检测单基站GPS(RTK)技术精度,检测表明单基站GPS(RTK)技术测量精度能达到四等以下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4):F0002-F0002
小型自主航行观测技术是"十一五"国家863计划"区域性海洋监测系统技术"重大项目的研究课题.课题依托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展开研究工作,在天津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协助单位的大力协助下,经过4年的艰苦努力,课题组完成了既定的研究目标,取得了一定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小型自主航行观测技术是融合水下自主航行器技术、海洋环境测量技术、海洋环境观测平台技术的新型海洋环境观测技术,创新地实现了航行剖面观测与定点坐底观测技术的一体融合.观测平台根据观测任务的需求搭载上视、下视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和温盐深传感器等多种海洋环境观测设备,在用户设定的航线上自主进行水面、水下走航测量,并且在到达预定地点后,自动下沉进行定点坐底连续测量.  相似文献   

20.
美国科学家最近报道,美宇航局的“雨燕”天文卫星观测到了距地球130亿光年处恒星爆炸发出的伽马射线。这是迄今人类观测到的最远也是最古老的恒星爆炸现象。“雨燕”是美宇航局一颗观测宇宙伽马射线和紫外线源的天文卫星,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