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这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属于新发布的会计准则,它与原有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关于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复函》、《企业会计制度》等有关规定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加深对新准则的理解和运用,现探讨如下两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旧的财务报表准则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合并财务报表准则.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与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略有不同,本文针对投资的初始计量、合并范围、资不抵债问题、报表的内容及格式方面的差异及其将对企业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从新准则看我国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琳 《科技信息》2010,(31):I0381-I0382
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构建已基本完成,它的颁布、执行对会计的理论及实务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旨在结合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分析我国合并财务报表的理论定位及采用新理论所带来的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4.
2005年6月,财政部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会计准则,这标志着中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本文将先讨论世界范围内会计准则趋同的现状,之后重点讨论我国新会计准则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  相似文献   

5.
关于固定资产核算中几个疑难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财政部于2000年12月29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和2001年11月9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中有关固定资产核算中的变化以及核算中未明确规定的一些疑难问题,如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准则施行前固定资产大修理中待摊和预提费用的会计处理以及土地使用权的核算等问题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曲明  余善聚 《科技信息》2007,(31):299-299,193
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合并财务报表》在合并会计报表的构成及内部抵销处理等方面与以往的标准相比,有了重大突破。但是,在合并范围的确定、合并财务报表构成和会计期间的统一、内部抵销以及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及衔接等方面还存在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与原准则相比变化很大,新准则在借款费用资本化资产范围的界定、资本化时点的确定和资本化金额的计量方面的规定与国际趋同,增强了企业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8.
朱瑾文 《科技信息》2007,(34):287-287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含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标志着中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正式建立。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企业会计准则)包括总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会计计量、财务会计报告、附则共十一章。《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包括总则、一般原则、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会计报表、附则共九章。《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异同,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以下简称"新准则")是我国第一次正式颁布关于财务报表列报的会计准则。在本准则发布前,我国关于财务报告列报的规范,主要体现在《企业会计制度》和原会计准则中,比较分散。在新准则与原准则的对比中有了较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
2006年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对我国长期股权投资界定及账务处理给予进一步规范与明确。长期股权投资是会计核算组成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定义、范围界定以及变更更是会计核算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1.
杨彦开 《科技信息》2007,(22):71-72
财政部在2006年年初发布了新会计准则体系,该体系包括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它是在2001年无形资产准则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制定的,对进一步规范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与报告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新准则与旧准则的比较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王敏 《科技信息》2008,(10):246-246
2006年2月15日,由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对原有的旧会计准则进行修订的基础上又发布了20余项新准则。本文所论述的《企业会计准则17号——借款费用》,是在原有准则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借款费用准则在有关借款费用资本化问题上发生了一些变动,本文就新借款费用准则变动之处对企业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下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原来散见于《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等中的有关资产减值准备规定以《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列示其中。为了更好的理解新准则,以期对资产减值进行更加准确的会计处理,本文对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以下简称《准则》),通过新旧债务准则的对比分析,可进一步掌握债务重组的内涵及实质,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王佰华  高华 《科技资讯》2006,(18):201-201
合并会计报表又称合并财务报表,它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一会计主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单独编制的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会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最早出现在美国,随着我国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入,一些股份制企业开始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上海、深圳或香港、纽约等交易所上市交易。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为规范上市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规定上市公司必须披露其合并会计报表,财政部于1995年初发布实施了《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务院关于〈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的批复》的规定,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并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相似文献   

17.
2006年2月16日财政部在京举行了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发布会,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这标志着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其中第3号准则《投资性房地产》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第40号——投资性房地产》中的相关规定,有限的应用了公允价值等方面,并进行创新发展。本文分析这一准则的实施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并指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及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个部分,电力企业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于提高我国会计透明度、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对2001年1月18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作了五个方面的修订,文章就此进行了探讨论述。  相似文献   

20.
财政部对我国原发布的会计准则作了系统性的修改,并指定了一系列新准则,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年10月30日,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从而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但是,任何一项新制度的推行都是机会与风险并存,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也不例外。特别是一些具体准则的执行,由于与原准则的差异无疑会对企业的利润产生影响。本文诣在分析具体准则的执行引起企业利润增加或减少的情况,以利于报表使用者作出正确的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