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技工作要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这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新时期国家科技发展工作方针所决定的,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重要需求决定的。科学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黄欢 《科技信息》2010,(24):I0115-I0116
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符合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能源系统模型不仅可以为相关决策者制定低碳经济社会的法制法规提供依据,也可以为相关科研工作者研发节能减排等绿色高新技术提供目标性指导。本文介绍了系统论的概念,同时简介了目前低碳经济社会的相关能量系统模型,旨在为相关决策者和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许尔明 《科技资讯》2011,(18):245-245
发展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减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有效途径。纺织印染行业对低碳经济的认识与发展也到了关键环节,必须明确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和关键性。本文从低碳经济的背景出发,阐述了我国纺织印染行业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指出实现纺织行业战略目标的转变、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开发新材料、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发展方式和倡导绿色理念等将是未来我国纺织印染行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应对低碳经济化石能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严飞  吴财芳  姜玮 《科技信息》2010,(17):I0162-I0162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它以全新的理念变革着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为应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绿色化石能源。本文对当前化石能源现状、利用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绿色化石能源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都是以保护、改善资源环境为目的,追求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面协调,将引起现代经济发展全方位变革。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大实施力度,形成整体优势,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实现生态文明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全球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发展低碳经济必将成为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广西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在紧跟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步伐的同时,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面临着种种困难与障碍。通过对广西能源消费碳排放量数据的分析,探讨广西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面临的障碍,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皖江城市带9个城市为研究区域,运用DPSIR方法,建立了包含驱动、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的5项因素22项指标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皖江城市带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皖江地区各市的低碳经济控制水平有待提高;低碳经济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宣城、铜陵、池州、滁州、巢湖、马鞍山、芜湖、安庆、合肥.宣城和铜陵两个城市低碳经济水平相对较好,其资源利用率和单位产出效益水平较高;合肥低碳经济水平排名最后,主要原因是发展中能源消耗、电力、交通路网等压力过大,需要注意能源的有效利用;其他6个城市,各因素层指标比较均衡,但发展中仍需注意对个别极值影响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康世钊 《天津科技》2010,37(3):20-22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达国家提出了低碳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的经济产出。目前它正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潮流,影响着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通过分析滨海新区低碳经济的发展情况,指出滨海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滨海新区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从生产、流通到消费和废物回收这一系列社会活动中实现低碳化发展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不仅对经济发展提出新目标,也对政府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它与我国的科学发展道路选择不谋而合,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人民生存权利。实施绿色新政,建立与低碳经济相应的政府能力,完善相应的管理体制,是我国政府管理能力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0.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达国家提出了低碳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的经济产出。目前它正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潮流,影响着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本论述通过分析指出滨海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马军 《科技资讯》2011,(33):103-103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未来电力行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连择。本文依据这一发展趋势,从电力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入手,对电业行业践行电力发展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各种有效手段及措施作出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在低碳经济基本发展形式下对电网建设的规划与发展方向作出研究在推动整个电力行业与低碳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不断衔接.整合过程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2.
倪宏亮 《科技信息》2013,(17):460-460,496
发展低碳经济,建筑节能是重要环节。低碳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依靠科技进步,持续推进建筑节能减排,走绿色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低碳不是一个点问题,具体包含10个过程:项目立项、方案制定、初步设计、做施工图、工程及产品招投标、施工、系统调试、工程验收、试运行、运行维护,应突出重点,加强监督管理,狠抓节能减排。建筑节能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3.
推动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碳中和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基于2000—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以低碳技术为切入点,实证检验低碳技术创新对我国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低碳技术创新促进了我国绿色经济增长;低碳技术创新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完全为直接效应,存在积极的能源强度和产业结构的中介效应;相较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低碳技术创新对绿色经济增长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考虑细分类别低碳技术创新的影响,发现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是现阶段中国实现绿色经济增长最为关键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薛维忠 《太原科技》2011,(2):50-52,60
介绍了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四者的来源和含义,分析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的背景,并对此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发展低碳经济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推进经济复苏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杭州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低碳经济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引领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理念。低碳经济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科学发展联系在一起,受到全球各地以及各行各业人士的关注。对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低碳经济发展动态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对推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省2000~2012年统计数据为基础,从经济发展基础、碳排放水平、低碳消费、碳汇水平、低碳生活和低碳响应6个方面构建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对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近13年,贵州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向好,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数由2000年0.4447增加到2012年0.6707,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和碳汇水平逐步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人们加大了对能源消费的依赖,但在全省人口总量减少的情况下,人均碳排放量却有所增加。表明全省能源利用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仍存在不足。另外,低碳生活指数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低碳生活水平也待进一步提高。全省应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提高技术水平,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郭艳华 《广东科技》2014,(13):54-56
正一、低碳经济浪潮对广州经济发展可能形成的影响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广州在低碳经济发展的浪潮中,要掌握这种新经济形态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构建与低碳经济发展要求高度契合的绿色经济体系,并借此契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淘汰落后产能,建立符合低碳要求的产业体系。广州要紧跟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浪潮,抢占低碳经济发展的先机与制高点,痛下决心建立淘汰落后产能的倒逼机制,逐步建立与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产业体系,以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  相似文献   

18.
经历了高速工业文明的发展阶段后,全球各大城市正面临气候变化以及资源环境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因此,建设低碳城市已成为促进节能减排、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导向和路径选择。本文在暑期社会实践调研的基础上,以郑州为例,深入探索了制约郑州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因素,对郑州如何开展低碳、高效、经济的城市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为推进郑州低碳经济城市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重大进步,发展低碳经济已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目前国外已采取多种措施发展低碳经济,并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国正逐步面临着巨大的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危机,借鉴和学习国外低碳经济发展经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推动节能减排,将是一项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举足轻重的复杂工程。本文在阐述低碳经济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外低碳经济发展情况,并为我国如何发展低碳经济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阐明了科技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是中国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重要途径。由于信息技术革命,全球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与经济关系日益紧密,科技对社会作用日益深化,科技的核心和关键作用越来越显现,科学技术真正成了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