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构建数学模型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本文提出在加强学生建模能力培养时,如何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然后对其模型化,最后再标准化,从而得出问题的解答的数学模式,并通过实例作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2.
学生数学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模型的识别、感悟,只有对数学模型有深层次的领悟,才能促进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内化和数学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赵云 《科技信息》2008,(36):230-230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和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这说明数学教学应有对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要求。本文拟就培养经济管理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的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数学建模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建模方法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思想方法,它是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语言符号,构建数学模型,从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几个实际问题的解决说明数学建模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健  丁琨 《科技咨询导报》2010,(29):122-122
将数学建模系列课程细分为《数学实验与数学应用软件》、《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实习》三门课程,有序进行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提高,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6.
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给出分析,建立数学模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数学建模竞赛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以数学模型课程为主的数学实践性教学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热点。本文介绍了我校在数学建模竞赛活动和数学实验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成绩和效果,对数学实践性教学改革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盛建洪 《科技信息》2008,(12):266-266
新时期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以及数学知识本身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因此,对于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而新时期,要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可通过以下一些途径实现,比如说在生活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加强建模训练,培养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精心编制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等。  相似文献   

9.
王吉 《科技咨询导报》2010,(36):129-129
职业教育的数学是易学的、广泛的,但涉及的生活范围、生活经验却很广。在学习中,做中学来学习数学,利用好生活中的数学模型来学习,对学生提高数学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的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对如何在高职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1.
王庆云  霍桂利 《太原科技》2010,(11):94-96,99
通过对比数学模型与数学建模两者的不同,介绍了数学建模的一般步骤,并对数学模型进行了分类,提出了培养数学建模与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数学建模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知识的应用和创新。本文通过案例说明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引进数学模型,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与方法,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应用数学思想、知识、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杨新枝 《科技信息》2009,(20):265-265
数学中的很多问题都可用静态,线性或逻辑的方法建立其数学模型,本文使用初等的数学方法,通过应用比例关系,状态转移,及量刚分析等方法建立数学模型,达到提高中学生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中学数学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运用美的观点去讲解概念、分析问题、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效果。文章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了多方面探讨。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数学学习焦虑与数学能力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测验法、同卷法和现场观察法,考察分析了小学生数学学习焦虑与小学生数学能力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类型学校学生的数学能力及数学学习焦虑的相关程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2)数学能力与数学学习焦虑的关系呈负相关关系,数学学习处于低、中等焦虑程度的学生数学能力较强,高度焦虑的学生数学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6.
目前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能力,而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的培养.因此,必须把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的培养提高到应有的地位.本文分别从几个方面对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的培养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作者认为只有培养起比较完善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才能把学生和教师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减轻教与学的过重负担.  相似文献   

17.
杨德华 《科技知识动漫》2007,(10X):57-57,120
我们一般认为,数学的能力,分为两种水平:一种是独立创造具有社会价值的数学新成果的能力;一种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数学的能力。中学阶段,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数学能力呢?无疑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因为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毕竟是将来学习数学,运用数学,以及进行数学创新的基础。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的传统教学,  相似文献   

18.
学生数学素养是一种综合素质,主要表现在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观念品质。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反思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刘春华 《科技信息》2007,(22):101-103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空间的日趋广泛,开设数学实验已成为高职院校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一种方法,而且也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大有益处,开设数学实验应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步从数学软件的应用,过渡到结合自身专业创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基础教育中,课堂教学仍是学校教学的最基本单位,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学生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主要是依靠课堂教学。研究如何通过日常教学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初步具备使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进而有意识地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本人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探索。[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