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7 毫秒
1.
王锡麟 《华东科技》1998,(8):36-37,30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始于19世纪,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和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特征基本上符合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然而,到19世纪末期,自由资本主义走向垄断资本主义,垄断资本家在大量输出商品的同时,也尽量输出资本和技术,由于工业革命的兴起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商业贸易与经济交往日益扩大,智力作品和科技成果的交流在世界范围内日趋加强,从而知识产权的国际市场也逐步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垄断资本主义为了摆脱知识产权地域保护的限制,维护其垄断地位,扩张其国际市场,便迫切要求建立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制度,以期获得最大的市场份额和最高的利润。  相似文献   

2.
怎样看待垄断固有的停滞趋势,理论界的说法很不一致。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一些个人的浅见,就教于同志们。一资本主义进入它的最高阶段——帝国主义阶段,便产生了垄断固有的停滞趋势,这是帝国主义腐朽性的重要表现。但是,垄断固有的停滞趋势并不排除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整个说来,  相似文献   

3.
在资本主义以前的时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很缓慢。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由于有了系统的科学实验作为基础,科学和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科学和技术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是它们的量变过程;它们的质变表现为在原有基础上的重大突破,一般称之为科学和技术的革命。科学技术革命则指科学革命转化为技术革命而形成为统一的科学技术革命过程。由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所以它的根本质变必然会对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发生巨大的影响。历史上空前深刻的科技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了一次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影响深远的科学技术革命。它是在四十年代末  相似文献   

4.
资本输出     
资本输出是帝国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一方面,垄断资产阶级所攫得的利润量愈益增多;同时,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资本主义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也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资本主义殖民扩张和掠夺、资本原始积累以及资本主义制度普遍建立和巩固的长达五百多年的过程中,技术起着基础性的推动作用。资本主义的每一次进步几乎都是以技术作为历史的前提和基础的。  相似文献   

6.
苏联“共产党人”杂志1959年第十期发表了苏联恩·加乌茲聶尔一篇题为“资本主义和新按术”的文章;苏联“哲学问题”杂志在同年第十一期上又发表了美国维克托·佩洛(Victor Perlo)一篇题为“科学技术革命的社会后果”的文章。这两篇文章都根据大量资料论证了:新技术的发展不但不会给资本主义带来新的主命力,使其复兴,相反地会使资本主义内在一切矛盾更加急剧地深刻化。两篇文章的论证都有力地驳斥了资本主义维护者和现代修正主义者关于“新技术开辟了资本主义繁荣的新时代”和“新技术是资本主义逐渐改造为社会主义的手段”的谬论。下面是这两篇文章的要点。  相似文献   

7.
列宁的笔记本现在我们看到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笔记,编了号的有二十本,此外还有若干本没有编号的。这些笔记本有多大份量呢?只须举一个数字就可以明白了:笔记的中文版,共有八百八十页,而《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的中文版,才只有一百一十九页?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笔记,一共摘录和评述了一百四十八本书,四十九种期刊中的二百三十二篇论文。列宁说,他写书时感到“英法文参考书相当缺乏,尤其是俄文参考书十分缺乏”。但是列宁也还是利用了有关帝国主义的许多重要著作,其中包括一本英文的重要著作,即英国资产阶级学者霍布森的《帝国主义》。大约在半个世纪前,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候,列宁就着手研究资本主义发展的垄断阶段。随后在1915和1916年,列  相似文献   

8.
(一) 过去由于我们对列宁关于帝国主义学说的片面的理解,总是片面的强调帝国主义停滞腐朽的一面,而否认其发展的一面,结果使得我们的认识与现实脱离,造成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上的偏差。现在我们应当客观地认识眼前的世界,全面地理解列宁的光辉思想。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资本主义并没有象人们想象的那样长期停滞不前,在其进入帝国主义时期,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尽管有过停滞的时期,但总的趋势是向前发展的。据“经合组织”经  相似文献   

9.
欧洲共同市场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是被经济、历史、政治和军事的因素提出来的。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个计划的某些经济问题,首先是能否行得通的问题。如果我们从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出发,我认为我们不能不承认共同市场计划一般说来是可以实现的。在资本主义的最后发展阶段,生产的集中和垄断统治达到了最高峰,追逐更高的利润的斗争有加无已,在这样的时候“财政资本必然企图扩大自己的经济领土,甚至扩大一般的领土”(列宁)。可以肯定地说,西欧资本家集团通过本国政府采取的促进经济整体化的步骤,不能不被认为是这样一种扩大经济领土和瓜分现有市场的企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争夺西欧市场和一般的资本主义市场的斗争是更加激烈了。人们重新试图用建立较大的市场的办法来解决垄断企业之间对抗性的矛盾。现在,事情已经超过筹划的阶段,因为某种形式的共同市场已经存在了。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和国际资本流动推动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具有了全球性,呈现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主要梳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学术界关于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研究成果,这对于深入认识列宁主义和当代垄断资本主义的演进趋势十分重要。由于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它一直是各国学者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但由于立场不同,国外学者在对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研究中呈现了显著的多元化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从前面几讲所提供的事实中,我们知道美英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世界各个角落存在着和发展着,它几乎表现在每一个重大的国际问题上。有些读者就产生了这样一些疑问:英国的力量比起美国来弱得多,它怎么敢和美国争斗呢?美英两国的统治集团为什么不商量出一个办法来避免互相伤害呢?它们之间的矛盾发展的趋势又将会怎样呢?下面就来谈谈这几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须了解:美英矛盾之作为资本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以及这一矛盾在战后时期的日益尖锐化,是由现代资本主义基本经济法则的作用决定的。斯大林曾指示道:“正由于必须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润,才推动垄断资本主义去采取这样冒险的步骤,如奴役和不断掠夺殖民地和其他落后国家,把许多独立国变为附属国,组织新战争、即现代资本主义的头子们认为是取得最大限度利润的最好“生意”,以及企图夺取世界的经济霸权。”(“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列宁主义及其"帝国主义论"曾经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广大殖民地人民寻求解放的理论灯塔,其中的主要观点和"预言"也一再地被历史实践所证实。然而,随着二战后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风云变幻,资本主义"全球化"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以及"苏东巨变",列宁主义(包括"帝国主义论")合法性根基逐步受到蚕食、鲸吞,帝国主义理论也面临着日益被肢解和摧毁的威胁。严酷的时代背景中,怎样看待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个重要课题和难题。本文通过对库恩"范式"(paradigm)论及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学说的回顾认为,列宁"帝国主义论"虽然不属于自然科学,然而,其作为成熟的社会理论体系,在某种意义上可被视为一种社会科学"研究纲领",那么,这个"研究纲领"必然具有内在的"硬核"理论部分。我们将这个部分指认为:资本垄断、殖民主义及帝国主义战争,并进而将这些因素放置于当代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时期中进行辨析;与此同时,文章对"苏联解体"与列宁主义(包括"帝国主义论")的关系作出梳理和阐释,通过上述两个维度的考察,尝试着对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当代适用性问题作出肯定性的回答:列宁主义及其帝国主义理论正通过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奇幻斗篷下所深藏的危机,远未消失的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对抗以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伟大实践展示出了蓬勃的生命力和深广的理论包容度。  相似文献   

14.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科学技术进步导致人为物役,遏制社会发生质变,并且异化为政治统治的工具.他们欲以科学技术为基点透视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目的在于确立人本主义的合法地位.透视该学派的观点,我们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关系及政治统治变革的基本动因,但都不是唯一的动因.科学技术变为政治统治的工具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科学技术的异化与其被使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分不开的,而政治统治与科学技术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试论科技革命与20世纪两种社会制度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作为人类历史前进“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 ,不但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演变 ,同时也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嬗变。源于 1 9世纪下半期至 2 0世纪初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促进自由资本主义向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转变 ;第二次科技革命在促使社会主义制度在俄国诞生、巩固的同时 ,也导致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战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其全方位的辐射力促进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更经历了一个从巩固、发展到被迫改革的曲折过程。随着 2 0世纪 80年代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为标志的第四次科技革命 ,首先冲击了集权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 ,导致社会主义制度在苏东地区出现断层 ,原苏东社会主义制度向西方资本主义制变演变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 ,资本主义在这一时期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演变。社会主义在改革中新生  相似文献   

16.
传统经济理论将垄断与竞争对立起来,把垄断等同于低效率.以经济全球化、网络化为主要载体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客观上要求我们对垄断效应进行重新认识:垄断推动而不是抑制技术进步,增进而不是损害社会福利,促进而不是阻碍有效竞争.消除竞争崇拜,正视垄断的正效应,需要对我国的产业组织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三月十六日,苏联代表在日内瓦举行的保护工业所有权的国际会议上宣布,苏联准备参加《保护工业所有权国际同盟公约》。三月十八日,苏联正式向该公约的保存国瑞士交存了加入文件,该公约已自七月一日起对苏联生效。这个公约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大垄断资本为了解决它们之间在专利权方面的  相似文献   

18.
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无论从外延和内涵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我们应从资本的矛盾运动出发,结合垄断资本出现的新特点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由此得出资本主义正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区域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科学技术决定论的评价,阐述对科学技术的人文关怀。从科学发展的内外动因以及科学创造方面,说明科学离不开人文关怀;从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进步方面,说明技术也没有脱离过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0.
苏联改革在深化。这两年主要是为改革作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解放思想的中心问题是批判教条主义和僵化思想。苏联认为,旧体制是阻碍机制,这是苏联社会“停滞”的根源。下一步转入改革实施阶段。以企业为改革的中心环节,带动管理体制,组织机构和其他方面的全面改革,实现模式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