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科学人文主义可以界定为当代所有的关于对科学的人文主义理解的观点的总称。这些观点大致可区分为三种类型:(1)“传统型”或“正统型”;(2)“激进型”或“反叛型”;(3)“中间型”或“折衷型”。这三种科学人文主义都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科学与人文主义的融合,都有我们应当加以认真总结、借鉴和吸取的合理因素,但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与偏颇。对科学人文主义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科学与人文主义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而且有助于切实推进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2.
石里克的科学哲学蕴含着丰富的科学人文主义思想,它主要体现于以下三方面:(1)反对传统形而上学的世界观,积极建构肯定人类理性和科学知识的人文价值的“科学世界概念”;(2)展示科学创造的动力与“青春激情”和“游艺自由”之间的紧密关联,张扬科学求真的人文意义;(3)以逻辑分析和心理学揭示人性的基本规律,倡导追求现世快乐和自我实现的科学人生观。石里克的科学人文主义努力在科学与人文、传统与革新、理论与实践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将“逻辑的冰峰”置于“人文的大地”之上,为科学与人文之间的沟通与融合增添了一条颇具启发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科学史与人文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中对人文主义阐释,来考察科学史与人文主义的和者主要依据著名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的研究成就,从四个方面来说明,科学史研究是人文主义传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科学史特别关注科学家的思想和生产,它旨在弘扬人的创造性;作为一门思想史,它还是沟通科学与人文主义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当代西方人文主义的文化整合思潮作了评析和反思。文章认为,当代西方人文主义者把人文文化看作是整个文化的基础,将科学消解于人文文化,或用人文文化来统一科学,其结果是走到了与科学主义正好相反的另一个极端;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汇合更重要的是文化精神上的汇合,它们应当汇合于既超越狭隘的科学主义,又超越陕隘的人文主义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5.
萨顿新人文主义科学教育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劼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1):97-100,104
萨顿认为,科学史的研究和学习,有助于公民科学素养的养成.可以帮助人们建构新人文主义,使科学得以理性的发展;可以培养人们对科学的信仰和科学批判精神;会告诉我们对成长中的青年应当宽容;有助于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科学人文主义在中国的演进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萨顿首倡的科学人文主义,在西方各个领域得到重视和发展,在中国也受到了特别关注,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快速演进,其创新成果“科学发展观”继承弘扬了萨顿的核心思想,既克服了科学主义的缺点,又超越了西方传统人文主义的狭隘性。具有开放性、人本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等显著的中国特色,从而是“中国科学人文主义”,它对指导未来中国社会实践,对促进科技、社会和人的全面而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从语义约定与形式体系、物理特性与形式体系、量子本体论与形式体系、实在的意义解与形式体系等方面,去分析实在论的诠释与物理形式体系之间的内在关联,以说明科学实在论所具有的某些后现代性的特点及其意义。并由此表明后现代性作为一种方法论的趋向,它现实地存在于物理哲学的研究之中,任何试图消解、排除或否弃实在论诠释的后现代反实在论的倾向都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8.
卡尔纳普的科学人文主义致力于在新时代理性重建启蒙的人文理想,这主要体现于以下三方面:(1)通过批判神学和形而上学世界观,理性重建肯定人性自律的科学世界概念;(2)通过清除近代科学的形而上学残余,理性重建科学自治的主张;(3)通过消解传统习俗中的道德偏见,理性重建倡导生活自主的科学人生观.卡尔纳普的科学人文主义捍卫了人性的自律,推进了人类心智的启蒙,为科学与人文的交融和对话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9.
科学主义心理学亦称自然科学心理学,是指一种以自然科学为价值定向的心理学研究取向,它坚持心理学的自然科学观和实证主义的客观实验范式,力图建构以自然科学为模板的心理学理论模式。人文主义心理学亦称人文科学心理学,是指一种以人文科学为价值定向的心理学研究取向,它坚持心理学的人文科学观和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的主观经验范式,力图建构以人文科学为模板的心理学理论模式。科学主义心理学与人文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学的科学观、对象观、方法学以及理论观等方面都存在着两极对立的倾向,表现出相互对立的理论特征,代表了心理学研究中的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是西方心理学的两种向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库恩的“范式”和解释学的“前结构”为基本脉络,分析了现代西方哲学中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合流趋势及主观性基础。库恩的“范式”不是静态的概念系统,而是有约束力的指导性信念模式;解释学的前结构也表现出由“前有”到“先行把握”的运动过程,两者都强调事实世界之呈现是基于“看”且被“看作”的主观基础,把客观存在显示为主观性使之照面出来的远景,消解近代哲学主客二分的框架,重新确立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共同基础。  相似文献   

11.
科技与人文的分化是现代社会中的一个特有现象,而其秘密则在于现代科技对于古代科技当中艺术性的遗忘,所以,科技与人文交汇的可能性依赖于技艺的重新复活.  相似文献   

12.
科学起源的技术传统与精神传统为科学植入了技术意志和人文理想的双重文化基因.正是这双重文化基因,使科学具有了对于技术和人文的双向推动和中介转化作用,进而为科学在适宜的社会条件下扬弃技术和人文两者片面的对立性存在,实现对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超越提供了可能.为此,我们必须洗清附加在科学身上的工具理性"原罪",赋予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在内的人类科学活动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波兰尼的意会认知理论指出,人类知识大多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个人知识”,这种知识是“两种文化”的桥梁,它的“支援成分”是不可解蔽的。波兰尼的理论是有缺陷的,解蔽科学知识不仅必要且有可能,SSK试图沿着波兰尼的线路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然而,其结果却导致了“科学知识只是一种社会建构”的结论,科学的客观性和真理性因此被彻底消解了。这种解蔽显然是过犹不及的,其后果是在客观上对萨顿、波兰尼等人倡导和实践的科学人文主义的叛逆与反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社会环境、哲学思维、精神氛围、学术气氛等方面分析了人文义为近代自然科学发展所营造的较为适宜的外科条件;从技术,人才和方法论等方面分析了人文主义为自然科学所奠定的内在发展基础。从而论述了人文主义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环境问题中的人学论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环境问题产生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人类中心主义从古到今分别依附于唯心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在古代依附于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摇摆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现代依附于唯心主义.二者的分歧表现在价值观、本体论、认识论等方面,争论的实质是用什么思想为指导来解决环境问题,二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依靠技术生存方式生存的人类,必须树立现代的科学发展观,才能解决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论马克思的人本理想与休闲教育目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海春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12):95-97,120
我们对休闲教育目标的理解应该以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为理论原点.马克思的人本理论与历史上的人本理论最大的区别在于揭示出人的社会本质.马克思的休闲思想中蕴涵着深刻的人本内涵,凸现了人本理想.休闲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使人"成为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科学的社会契约描述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其核心是政府以经费资助和给予科学家自治权来换取科学发现及技术创新。随着科技活动的发展,科研方式、科技与社会的关系发生变化。契约的两个隐含前提——科研诚信与线性模式——受到了理论的和现实的不同方面的冲击,使原契约关系受到了挑战。后常规科学描述科学知识生产的新状况中科学知识质量标准的转变以及对同行评议的质量控制方式的扩展,为科学的社会契约的调整方向从理念上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论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对象和方法上的本质不同,得出结论,社会科学不能盲目搬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然而,鉴于这一做法绝不是个别现象,本文以一篇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为案例,强调肃清这种惟科学主义立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