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国网公司对城市配电网投资的加大,10 k V配电线路设备可靠性大大加强,但配网分支线路的运行可靠性较低。配电网由于配电自动化程度低,往往配电分支线跳闸后配网调度员无法及时掌握,给故障隔离和恢复造成困难。该文介绍了通过建立配电SCADA系统的配电网分支线跳闸预警软件系统,实现配网分支线跳闸实时报警功能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基于分层模型的配电网拓扑辨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的电网模型主要描述网络元件和网络元件联结,其网络模型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某一输入下的输出响应情况。而配电网的网络拓扑描述不仅要表示出各顶点之间的联结关系,而且在描述出当开关状态改变时,其运行网络结构的变化及对应对数的变化。同时配电网中存在T接点、分支,使配电网的负荷分配、网络重构、恢复供电等功能采用图算法难以实现全局最优。基于分层的拓扑模型不仅可以有效地辨识处理区域与分支,而且采用分层拓扑模型可以方便地对配电网各顶点进行状态估计,从而为配电网图算法的解实现全局最优提供了强有力的拓扑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架空输电线路涉鸟故障防治措施的精准性,对江西电网2005—2019年期间的337起涉鸟故障进行统计分析,提取电压等级、杆塔类型、导线排列方式及绝缘子串型等杆塔结构特征,以及农田、水库、林区、河流和鸟类迁徙通道等地理环境特征.根据统计结果计算不同杆塔结构特征对涉鸟故障的影响度,拟合地理环境特征指标值与杆塔距离的关系式,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计算这2类特征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运用线性加权法构建输电线路涉鸟故障风险等级的量化评估模型.基于历史故障数据,划分出杆塔涉鸟故障的风险等级,通过评估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有助于实现电网涉鸟故障的差异化防治,进而降低输电线路的跳闸率.  相似文献   

4.
闫伟  吕玉祥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1):3096-3100
配电网线损是线路传输电能时产生的各种损耗,它是供电企业考核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配电网分支多、结构复杂,理论线损计算困难。为了准确计算配电网线路损耗,依据10kV配电网实际分布情况,构建了一种结构可灵活变化的多层级多节点分支的辐射状网络模型,得出了该模型下的配电网线损计算公式。利用电网调度自动化和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的实时数据进行了10kV配电网线损计算,根据已有的人工实际统计数据进行结果验证。表明该计算方法合理,结果准确有效,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无人机输电线路巡检中无人机与输电线路之间安全距离的测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成像模型的单目视觉测量方法。采用图像处理技术,从无人机拍摄的图像中识别出无人机输电线路巡检中输电线杆塔,以此建立了输电线路的成像模型,并在已知输电线杆塔实际高度的前提下,由模型中的成像几何关系推导出了无人机距离输电线路竖直平面的安全距离。与传统的基于GPS坐标或基于激光测距的方法相比,降低了模型的计算复杂度和系统的硬件需求,提高了在复杂地理环境下系统的稳定性和检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测量安全距离且平均检测误差仅为2.63%。  相似文献   

6.
柳立伟 《太原科技》2014,(2):100-104
中压配电网接线方式的选择是城市配电网建设和改造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前提,同时也是实现配网自动化的基础。文章通过对深圳电网城市配电网10 kV线路的几种典型接线方式的比较分析,发现深圳地区配电线路联络较为复杂,存在着配电网运行方式复杂,联络设备利用率低,同时造成了设备资源的浪费等现象。提出了应以电网应以电缆配电线路为主,并逐步由单环网、双环网向"三供一备"的接线方式过渡的建议,希望能够为当前城市配电网的建设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李彦瑞 《科技信息》2013,(4):502-504
本文基于ANSYS软件建立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二维电场模型。通过计算分析出线路下方工频电场强度水平方向的分布与变化情况的一般规律;研究了杆塔类型、导线类型、导线高度等各种因素对输电线路下方工频电场强度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可通过提高导线高度和优化杆塔结构的方式降低特高压线路下方工频电场强度,减小线路的电场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8.
谢从珍  马康  卢伟民  王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31):13407-13414
针对基于有限元方法的风致输电杆塔仿真模型存在模型参数设置复杂、响应速度低下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杆塔仿真计算与机器学习的杆塔应力快速计算方法,实现了风致输电杆塔仿真模型的高效运算。本文首先利用有限元仿真分析10~35 m/s风速0~90°风向下输电杆塔的应力结果,将其作为神经网络训练样本;分析杆塔本征参数及气象因素对杆塔应力结果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风速、风向和塔材类型等因素的特征值选取方法;利用GWO优化算法提高神经网络准确度,建立基于GWO-BPNN的杆塔风致应力计算模型,计算速度可达建模仿真的10倍以上。在准确率上,基于数据集划分训练集及验证集,模型准确率在98%以上,将计算结果与实际杆塔受灾情况相比情况一致。本模型可用于输电线路防风预警,致力于输电线路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9.
输电线路防雷计算中的新杆塔模型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为了超高压输电线路防雷计算的需要,建立了新的杆塔模型,即多波阻抗模型.新的杆塔模型与传统的集中电感模型、单一波阻抗模型相比,既计及了杆塔参数随高度的变化,又包含了波在杆塔上的运动过程,因此其计算准确度有很大提高.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在超高压输电系统中,采用多波阻抗模型进行计算,塔顶电位更低,受接地电阻的影响较小;塔基电位的计算结果相差不大,受接地电阻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0.
基于VC++的常规输电杆塔荷载计算软件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常规的输电线路杆塔设计工作中,必须对杆塔塔头荷载进行认真地分析和计算.根据杆塔荷载组合原则,分别计算各种不同荷载组合情况下,塔头上的外部荷载.荷载计算公式复杂,涉及参数多,用计算机实现复杂计算是完全必要的.本文较为详细地分析了输电杆塔荷载计算的编程过程和数据、图形的处理方法,开发设计出一个完整的杆塔荷载计算软件.使用本软件不仅能完成复杂的荷载计算,而且计算准确、工作效率高.  相似文献   

11.
浅议城区电力电缆线路入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小艇 《广东科技》2008,(18):85-87
随着城市经济发展,电缆线路以其架空线路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会越来越多替代架空线路用于城市配电网中。本文介绍了城区电力线路入地的各个方面,为今后城区电力线路入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减少输电线路杆塔缺陷检测过程中受噪声信号和装置性能等因素的干扰,提高输电线路杆塔缺陷检测的正确率和检测效率。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GAN)和改进区域建议网络(Region Proposal Network,RPN)的输电线路杆塔缺陷检测方法。采用GAN采集输电线路杆塔的显著性图像,并利用半软阈值函数模型剔除图像中的噪声,避免噪声对缺陷检测过程产生影响。通过随机森林决策树提取输电线路杆塔图像的轮廓特征,基于多尺度算法对RPN进行改进,将特征输入到改进RPN模型中,通过缺陷的定位、分割完成输电线路杆塔的缺陷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输电线路杆塔缺陷检测正确率较高,具有较好的缺陷检测效果和检测效率,从而有利于提高输电线路杆塔缺陷检测的质量,减少电力事故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输电线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与管理所涉及到的线路、杆塔、设备以及日常管理工作中的数据与信息流,提出了以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数据库软件分别管理输电线路数据的方法,构建了输电线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框架.输电线路的空间(图形)数据采用GIS软件进行管理,非空间(属性)数据采用关系数据库管理,两者通过集成地图开发的方式进行关联.数据库设计时,定义了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与从属关系,例如输电线路与杆塔、杆塔与塔头等,可依据这些关系对设备和输电网络进行追踪.整个系统数据库基于C/S(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实现网络共享和系统安全性功能.  相似文献   

14.
范佳勇 《广东科技》2013,(20):76-77
生活和生产用电量的持续增长对输电速度和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对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抗压能力与抗拔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所以,在杆塔基础施工中质量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介绍了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分类,并分析了杆塔基础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其控制措施,为当前杆塔基础施工中质量问题的控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考虑了配网的树形结构,特别的现配电网的馈线往往采用电缆-架空线混合形式,波速在各个馈线段上不一致的情况,运用B型行波的双端测距原理,测出故障点到配电网线路各末端的距离,提出了一种电缆-架空线多分支配网行波故障定位方法。最后通过MATALB仿真软件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此定位方法能够精确地定位到故障点。  相似文献   

16.
1县城10kv线路(1)10kv配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应与县城配电网的规划和建设相结合,与市政工程相结合,与配电网的检修、改造工程相结合。(2)10k v电网应根据变电站布点、负荷密度和运行管理的需要,划分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分区电网。分区配电网应有较为明确的供电范围,线路不应交错重叠,以便提高检修维护人员的安全系数。(3)10kv配电线路的供电半径,在满足供电能力和电压质量的前提下,供电半径一般为1.5 ̄3km(4)10kv配电网主干线通过线路分段和联络设备形成环型网络,正常时开环运行,异常时能转移负荷,尽可能缩短停电时间及缩小停电范围。(5)为保证10kv配电网有较大的适应性,主干线截面积按长期规划(一般为15年)选择,一次性选定钢芯铝绞线150mm2,分支干线选定120mm2,分支线选定70mm2,分支线一般比主干线低两个规格,但最小截面积不低于70mm2,若选用绝缘导线要比裸导线截面积高一级。(6)10kv架空线路的正常工作电流不应超过允许值的60%,当相互联络的另一条线路检修或出现故障时,运行线路应能承受非检修段的全部负荷。(7)城区10kv配电线路走廊难以解决的地段,均采用绝缘导线或电缆架空敷设。(8)城...  相似文献   

17.
沈远威 《广东科技》2007,(12X):114-11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市政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本文是作者给出了目前城市配电网的结构形式,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多分段、多连接的配电网络结构形式,并通过分析计算比较得出:多分段、多连接的配电线路从根本上可提高配电网络的供电可靠性、配电设备的负荷利用率、事故线路的负荷转移能力,可保证向城市用户不间断地供电,从而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8.
基于配电网经济运行的馈线无功优化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配电网经济运行的角度 ,提出建立以降损效果最大为目标函数的模型 ,并将其分为单点补偿和多点补偿两种方式进行优化 ,确定配电网馈线电容器最佳安装位置和最佳补偿容量 .算例表明 ,对于 10kV带分支的长配电线路 ,经杆上无功优化补偿后 ,配电网的网损将进一步降低 ,经济效益可观 ,可推广采用 .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线路氧化锌避雷器在宜昌所辖500 kV线路上的应用,针对雷害较为严重的三江二回线路59#杆塔,采用了ATP-EMTP软件建立了仿真模型,并对该基杆塔安装线路避雷器前后的耐雷水平进行计算.结合线路避雷器挂网运行的实际情况,认为避雷器的应用是输电线路有效的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20.
配电线路与电缆线路承担着传输电能的重要作用,随着智能家电、智能工业等理念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于对电能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为了更好地配送电能,架空配电网成为城市重要电力系统。该文将结合架空配电线路运行特点,讨论做好预防测试、提高设备质量、安装防雷系统、降低自然风险等故障解决措施,为技术人员开展配电网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