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丽 《海峡科学》2004,(6):17-18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随着外资银行、新兴的中国国内股份制银行的分支机构开始向全国范围渗透,一场金融竞争已悄然展开。中国各商业银行要迎接市场的挑战,必须在金融市场中塑造出独有的银行品牌形象。在拓展和竞争中提升企业形象,把文化渗透到银行经营模式之中。  相似文献   

2.
2001年12月,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承诺从2001年开始逐步开放我国金融市场,到2005年所有的地域限制都将撤销,中国将全面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和人民币业务。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外资银行大量涌入,将使国内银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一些经营不好、效益差的银行的倒闭将成为事实。开展金融创新,提高国内银行的竞争力,是国内商业银行当前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国内金融市场日益开放的形势下,加强金融监管,特别是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日显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WTO时外资银行实施监管的挑战。然后,结合我国的国情阐述了对外资银行实施监管应该采取的政策原则,最后提出了完善外资银行监管的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4.
薛艳辉 《科技信息》2012,(6):163-164
全球业务扩张是目前国际大银行的发展趋势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手段。近年来,我国银行的海外机构建设已初具规模,经营绩效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同时随着我国正式加入WTO,我国开放了国内金融市场,外资银行纷纷进入中国寻找发展空间。各大银行集中战略发展,提高竞争力,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本文将根据统计数据,比较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与外资银行在华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对于中国银行业而言,WTO带 来的挑战已是不言自明:两年以后向外资银行开放企业人民币业务,五年以后开放居民人民币业务,有人将之形容为“高悬在中国商业银行头上的达莫克利斯之剑”。特别是在银行信息化、金融电子化的今天,作为银行业核心部分和电子商务不可或缺之要件的中国网络银行,将遭遇到更加严峻的考验。 网络成本切分市场蛋糕 按照对WTO的有关服务贸易承诺减让条款,我国原有的一些金融限制将被打破,从而有利于外资银行大举进入中国,即便如此,外资银行的本土化却不是一个短暂轻松的过程。由于在分行数目方面的管制,…  相似文献   

6.
徐宁 《镇江高专学报》2001,14(4):22-23,95
我国即将加入WTO,面对经营网络遍布全球、经营管理理念先进的外资银行竞争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业务受到严峻挑战。我国银行应转变观念,学习外资银行的经营管理理念,抓住机遇,大力发展银行中间业务,培养新的发展空间,迎接竞争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现代银行体系的建立是市场经济取得成功的关键,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尤其在中国加入了WTO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速度和力度不断加速,在放松管制、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背景下形成的银行业发展趋势下,风险管理机制不仅是银行治理机制的重要支撑,而且是银行提升竞争力的基础和保证,银行改革与发展必须重视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因此加快构建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紧迫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与其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共同构成商业银行业务的三大支柱。随着我国兑现加入WTO时的承诺,中国金融市场将对外资银行全面放开,外资银行必将凭借其先进的管理和成熟的经营,在业务上尤其是中间业务上与国内银行业展开竞争。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的描述,找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重点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渐开放和金融改革的深入 ,银行业从业家数不断增多 ,不同规模、不同产权性质的银行主体大量出现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商业化进程的加快 ,以及新兴商业银行的蓬勃发展 ,使市场竞争不断升级 ,市场集中度不断下降 ,基本形成了垄断竞争的局面。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 ,客户需要重新组合 ,行业竞争更趋激烈 ,再加上我国即将加入WTO所带来的冲击 ,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1商业银行整体营销运作基本构架1.1商业银行营销的基本特点1.1.1商业银行营销是一种服务营销。…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与其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共同构成商业银行业务的三大支柱。随着我国兑现加入WTO时的承诺,中国金融市场将对外资银行全面放开,外资银行必将凭借其先进的管理和成熟的经营,在业务上尤其是中间业务上与国内银行业展开竞争。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的描述,找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重点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彭玲 《韶关学院学报》2003,24(10):67-70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体制上存在同样弊端,也没有建立起多元化的股权制衡机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进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造,少走弯路,转变为社会公众型的股份制银行。  相似文献   

12.
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开始逐渐进入中国,给中资银行在发展中间业务方面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就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必要性和制约因素进行了阐述,重点探讨了发展中间业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与组织就中国加入WTO问题达成协议,我国加入WTO已成定局,这标志着我国银行业即将进入国际竞争的大环境,并融入全球金融一体化。加入WTO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然趋势,它将极大地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使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快速发展轨道。根据在加入WTO谈判中所作出的承诺,我国将在5年内取消外资银行设立的地域限制,允许外资银行进一步开拓人民币业务。“入世”一方面将使我国的金融市场更大程度地扩大开放,另一方面对我国银行业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就不能不从正视现实开始,正确认识自己,…  相似文献   

14.
银行营销在我国被日益重视,但我国商业银行营销尚处于初级阶段.加入WTO以后,我国商业银行面临新的竞争条件和竞争形势.要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中资银行必须加快银行营销创新,积极探索商业银行整体营销、产品营销、关系营销、内部营销、服务营销、品牌营销和网络营销等方面的创新,使我国银行营销尽快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5.
入世与百姓     
入世五年后,将改变什么 据世界银行的估计;中国加入WTO的前5年,中国占世界贸易量将由目前的45%升至 6.2%;中国加入WTO在头 5年,GDP将额外增长 0.5%至 2%。中国加入WTO,人民币不但无贬值压力,反而有升值潜力(因大量外资涌入),因此人民币很快变成国际流通货币,不再是弱势货币。 压力最大的是农业,因为中国农业仍停留在 “小农经济”。不过,估计中国加入WTO头5年,进口产品只能占据5%市场,甚至加入WTO后的10年,也只有沿海省市五谷类食物受进口产品侵占;反之,内陆地区因运输成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在经过13年艰苦谈判后,中美双方于 1999年 11月 15日签署了关于中国加入 WTO的双边协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最大的障碍已经被扫清,正式加入WTO指日可待。中国正处于全面、彻底开放的前夜,各行各业都在进行全面调整,以更好的迎接WTO的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加入WTO最重大的意义在于中国得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与重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中国可以根据本国经济特点和优势,扬长避短,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化重组的进程,更好地为全球经济服务,同时也更好地发展本国经济。 加入WTO对…  相似文献   

17.
郭枋 《科技资讯》2010,(3):163-163
面对法人外资商业银行大量准入,外资银行与本土银行开始了相互的较量和学习,银行界的发展,由单一的支付模式和营销理念,开始慢慢随着新阵营的入住有了巨大的调整,而对于法人外资上银行的挑战则是如何本土化,本土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在竞争中学习,专业化拥有了属于本国特色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步伐的临近,有关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问题也逐渐提上议事日程。国内金融机构地自身不利因素必然遭遇巨大挑战,但也面临着走向国际金融市场的契机。我国金融业如何2借助人世的机遇和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监管力度,忙尽快与国妆轨,并最终在竞争中与外资金融机构实现优、劣势的转换,便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从商业银行保险业、证券市场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金融业的现状,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加入WT0后,外资银行的涌入使国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空间进一步萎缩。因此,制定跨国经营战略,开拓境外市场,将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必然选锑。各大银行必须采取调整业务,提升技术手段,加快人才储备等措施以迎接国际化经营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内金融市场正式进入对外开放的又一新阶段,本文简要概述了外资银行顺利进入我国后的发展进程和经营状况,并且对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银行业对我国银行业造成的影响作出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对策,如促进国内银行改革,完善公司治理;转变经营机制,提高银行盈利能力;建立健全银行业市场竞争体系;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力度等等,旨在推动我国银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