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用户呼叫层和分组层的不同运行机制,建立了认知无线电网络呼叫层和分组层相互关系的跨层马尔可夫模型,推导了次用户的呼叫阻塞概率和分组时延的表达式,提出了一种基于跨层建模的随机频谱接入新机制,并对认知无线电网络进行了系统级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模型能够准确地评估认知无线电网络的性能,随机频谱接入新机制可同时保证次用户呼叫层和分组层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CR)信道的动态特性,以部分可观测马尔科夫决策过程(POMDP)为模型对认知无线电网络用户的频谱感知和频谱接入过程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POMDP模型的分布式机会频谱接入算法.该算法利用网络信道的历史频谱感知信息对主用户接入信道的状况作出估计,以认知用户吞吐量最大化为目标进行频谱接入.同时,通过贪心算法得到此优化策略的次优解,降低了最优策略的计算复杂度.论文分析了认知用户接入吞吐量与网络中信道数目以及信道状态转移概率之间的关系,将贪心算法与随机检测接入算法进行了仿真比较.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获得的吞吐量比随机检测接入算法提高了约25%,能够更有效地做出接入策略.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地保证终端、接入交换路由器和认证中心的安全,本文提出了一体化网络中可证明安全的三方认证协议.该协议实现了终端和认证中心之间及接入交换路由器和认证中心之间的相互认证,不仅可以有效防止非授权终端接入网络,还可以防止伪造的认证中心和接入交换路由器对终端的欺骗.在BR扩展模型下,可证明该协议是安全的.通过性能分析得出,协议具有很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呼叫级无阻塞的多级ATM交换网络。在ATM交换后,无阻塞交换网络所需内部通路的多少与呼叫业务的速率、连接允许控制方法及业务的服务质量需求等因素有关。文中用链路的分配函数表征这些因素的作用,给出了双边和单边多级Clos交换网络对给定类型的呼叫业务的无阻塞条件。该结论包含了线路交换和多速率线路交换中已有的无阻塞条件,是对传统多级交换网无阻塞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给出了交换网络非阻塞特性图论形式上的定义,运用图论的概念和方法得到了4级Clos网络严格不阻塞的充分必要条件和可重排不阻塞的一个充分条件。并运用Hall定理,证明得到了代数学中的一个引理。  相似文献   

6.
针对N×N端口内部无阻塞输入缓存ATM交换网络的队头(HOLHeadofLine)阻塞现象,该文采用称为K窗口输入缓存交换方式,并且对该交换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该方法在每一时隙内,依次检测输入缓存队列中前K个信元的目的地址,从中选择满足无阻塞交换条件的信元作为该时隙的交换信元,以减少HOL阻塞,从而提高互联网中该类ATM交换网络的信元通过率.当网络端口数N=512、窗口宽度K=14时,其信元通过率将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7.
通过速率分配将单数据流拆分到多网络可实现高速协作传输,但对无线随机接入网而言,这相当于增加了竞争传输的用户数,会导致接入碰撞率和平均等待时间增大.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随机接入代价函数的协作传输速率分配算法,用信道利用率建立的价格函数来描述接入时间代价,按照以最小接入代价换取最大吞吐量收益的原则对速率分配进行数学建模,并证明了该速率分配问题是一个凸优化问题,还根据拉格朗日乘数法推导出了显式解.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根据网络状态和信道效率进行网络选择和资源调度,在接入时延和分配公平性上进行了折衷;同时可避免接入重载随机接入网,从而提高接入效率.  相似文献   

8.
假设副载波交换网络中链路是随机连接的,在最短径路由算法与副载波标记分配限制条件下,结合一定拓扑结构的网络分层模型,利用链路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状态计算当前状态下某一链路对随机连接通道建立的阻塞概率.通过构建第,分层的虚状态集,计算了第Ⅰ分层当前状态下某一连接通道形成的阻塞概率,以连接通道的阻塞概率作为资源分配的代价函数来降低网络连接请求阻塞概率.  相似文献   

9.
以隔离网闸技术为基础,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多网安全隔离交换系统.系统采用了多线程、ARP缓存、网络地址转换等技术,使多个外网能够并行接入系统,对内网进行安全访问;采用了零拷贝技术,并优化了规则匹配算法以提高处理性能.经验证,设计实现的多网安全隔离交换系统能够对内外网络进行物理隔离,并对网络数据进行深度内容检查和安全控制,且具有较高的网络处理性能.  相似文献   

10.
对复合可重构无线通信系统进行了建模,将含有3种不同无线接入技术的异构网络建模成一个M/H3/m/m排队系统,得出了系统的阻塞概率.通过分析,得出了3种不同无线接入技术组成的复合可重构通信系统,与现有的单一无线接入技术构成的系统相比,有更大的系统容量和能适应更复杂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分层异构移动云接入架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围绕如何解决目前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接入的功能瓶颈,以解决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与有限无线资源间的矛盾,提出一种新型的以异构间网络垂直分层、同构网络水平形成移动云为核心思想的分层异构移动云接入网架构。研究多天线增强的新型接入控制理论、动态移动云内(间)自适应协作通信机制、基于新型接入架构干扰协调避免机制以及业务普适的动态接入机理等,从根本上突破传统无线接入网的能力瓶颈,实现灵活有效可靠的异构网络无线接入,为未来网络信息传输架构设计和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与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最大化瓶颈工站的利用率,在获得较高系统产能(TH)的同时得到一个合理的制造周期(CT),构建了一种确定半导体晶圆制造系统中瓶颈工站前合适的时间缓冲的启发式算法.首先,根据排队理论及系统随机变动特性,提出了G/G/m排队网络模型.其次,根据瓶颈工站多重入特性,对时间缓冲进行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确定合适时间缓冲的启发式算法.最后,根据时间缓冲,提出投料策略,并对算法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内外两级并行的多通道闪存存储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单片闪存存取速率低、存储容量小的问题,根据对NAND型闪存存取带宽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多通道闪存存储系统结构,同时采用通道间流水和通道内交织两级并行访问方法提高存储系统吞吐量,推导出了通道内外并行多通道存储系统的存取带宽计算公式. 此外,通过给出的系统并行加速比公式,对影响系统并行加速性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设计和实现了以该系统模型为核心的多通道闪存存储模块,验证了两级并行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JDBC可复用的数据库连接池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据访问效率低下已成为多层体系结构应用软件的主要性能瓶颈,而数据库连接池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传统的连接池数据访问机制和基于JDBC2.0数据库连接池方式各具有不同的优缺点,本文在讨论其优缺点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基本的数据库连接池框架,通过这一连接池框架实现了高效、安全的数据库连接对象复用.  相似文献   

15.
双结构互补网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近几年研究发现,互联网运作的数学模型,由原先正态分布的随机模型转变为幂次分布的无尺度模型。无尺度现象导致“带宽瓶颈”、“数字鸿沟”等问题。如何才能从爆炸式增长的互联网信息资源中筛选主流资源?由此提出双结构联网思想:在保留TCP/IP主体结构的基础上,增添一种专门用于传播主流资源的次级结构。采用互联结构与播存结构并存,可以让主流资源通过卫星广播直达全国城乡,克服数字鸿沟,实现“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候享用适当的信息”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会议初始化协议(SIP)凭借其简单,易于扩展等优点,已成为未来网络发展的重要应用协议.它采用Client/Server(C/S)的结构体系,当系统业务量增大时,系统容易达到性能瓶颈,成为其技术发展的障碍.基于分布式点对点(P2P)网络的去中心化特征,正好弥补了SIP的这一缺陷.因此,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P2P网络架构的SIP视频会议系统模型,将现有SIP视频会议系统的C/S架构改进成为P2P的混合网络体系结构.这既发挥了P2P无中心的优越性,又体现了SIP的C/S模式的优点.其次,阐述了该系统主要功能模块以及相关程序设计.最后介绍了该系统的主要信令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基于移动智能体技术的分布式网络管理模型HostWatcher,突破传统集中式网络管理模式在日益复杂网络环境下暴露出的网络管理瓶颈.阐述了如何兼容传统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NMP)等核心技术.并给出了模型的原型系统,验证了系统在降低网络负荷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物流配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瓶颈”.在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应用于物流配送的优势、三层C/S结构特点之后,提出了三层结构下的GIS物流配送系统,并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系统除提供经营配送中心所需要的一般信息,如库存信息、供货厂家信息、需求用户信息外,还提供建立配送中心过程中的配送中心选址优化以及运营过程中的运输路线优化等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基于集中控制的Web Cache体系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Web Cache体系结构中引入基于集中策略的控制层, 利用控制层监控各个Cache的工作状况, 对其存储空间和工作负载进行全局、 有效地控制, 以达到Cache中的存储结构合理化和工作负载平衡. 在控制层中实现负载平衡算法解决Cache 瓶颈问题, 基于Pull机制的预取算法和TTL与生存系数相结合的淘汰算法提高命中率和系统 效率. 通过引入这些算法, 使控制层对整个Web Cache层进行有效控制, 从而提高系统的命中率, 极大地缩短请求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相对于传统网络构架来说,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SDN)是一种颠覆性的网络技术构架创新,这种网络架构打破了网络领域多年来的沉寂,逐渐成为各个专业领域的热门议题.从电信业(communicationtechnology,CT)和信息业(information technology,IT)的比较出发,对当今网络技术发展的瓶颈进行分析,描述了SDN 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NFV)2种典型的标准网络架构,阐述了SDN作为网络重构技术的必要性,详细分析了其核心价值、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应用场景,继而引申到产业链重构的机遇和挑战;阐述了对SDN战略层面的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